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网络小说《国士》

已有 7727 次阅读 2016-3-28 23:01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后, 武术, 《国士》

这可能是我读过徐皓峰短篇中最好看的一部。故事曲折但合乎情理,甚至还有些寓意深刻,至少我这么理解。短短的篇幅,不仅写出了技艺,而且还有情义。更有对人性的透彻体认。

 

故事围绕以国士这一荣誉的争夺开始。1928年,全国武术考试,三组的第一名进入决赛,按决赛名次依次为国士、侠士和武士。来自长沙的32岁军校教官郝远卿进入决赛。他因被学生认为思想反动抵制而离职。出乎预料的是,鉴于分组竞争出现伤亡,决赛取消。三位胜出者皆为武士。做出这个决定,是名誉裁判总长太极拳宗师级人物石风涤的高论,中华武学是宽恕之学,国考取消决赛,为向大众宣示,具备止戈罢战、好生厚物的精神。方为真国士…… 郝远卿把塔尖造型的武士奖牌,送给萍水相逢但看着养眼的刨冰店老板娘。

 

郝远卿受聘在新成立的河南新县中等专科学校编制的国术馆教刺刀课。校长正是石风涤。他不仅为太极拳名家,而且工扇面画和京胡,有三绝美誉。最大的教室上绘画课,教师是艾可丹,石风涤的代笔,有白种人血统的22岁女子。郝远卿去争教室,劝架的武师被要求比试。结果先分别单上的两位武师和后来持刀群殴的三位都被打倒。无人再劝,十余名武师开始喝茶聊天。石风涤赶到,开除了郝远卿,但给他笔七百两遣散费。郝远卿道谢,但说钱花完后,要向他挑战。

 

离职后,郝远卿住在高档酒店,大吃大喝。但总有人替他买单。最后,他只好说要离开,最后摆全羊席宴请武林同道。石风涤和13位武林名家朋友们出现。他慷慨地表示,他的朋友也是郝远卿的人脉。不料郝远卿给每人空白的挑战书。说明谁再代他付钱,就挑战谁。一直请客的号称鹰爪王的王冠真老人应战,他能徒手捏碎茶杯,但比武还是被打倒。

 

与郝远卿同时获得武士奖牌的梁少唏和唐几谓接到郝远卿的信。说他打算挑战石风涤,但对手功夫深不可测,为避免拖累他两人,要登报放弃武士称号。两人急忙赶来。梁少唏的未婚妻莫天心先到,她正在天津政法学堂读书,有志做民国第一代女法官。与郝远卿两人同看刚出现的有声电影,跳舞,似暗生情愫。四人聚首,以谈正事为由请莫天心回避。郝远卿当场向两人挑战,当场打得梁少唏骨折倒地昏厥。追唐几谓到国士馆,将其打倒在石风涤和他的武林名家朋友和住校武师面前。唐几谓的父亲也是武林名宿,小组中比赛中的对手,多是唐父弟子,有意相让。石风涤决定辞去校长,与郝远卿比武。

 

石郝比武前报纸刊登启示。当年三武士私下友好切磋,郝远卿获国士称号,见证人是石风涤等武林名宿。原来是借助郝远卿有势力的军官同学发布的启示。比武前,石风涤患偏瘫性中风,右侧上下肢不能动。但他坚持比武,比拼力道,胜了郝远卿。郝远卿再挑战,要研究太极拳,三年后比武。如果石风涤不在,以击败他徒弟为胜。石风涤应战。郝远卿被当地乡绅以北京大学校长的薪水六百大洋,留下担任国术馆校长。莫天心也随他留下。

 

石风涤回到北京。原来他是自己给自己下了药,三绝之外,他自己认为最高明的是医术。为破郝远卿的快速反应,他把自己毒成中风。可惜解药失效,右臂不能动。石风涤决心比武,是看到郝远卿凌厉杀气有些技痒,但成名后30年未动手,而且背负太极门声誉,只能用此下策。小说中说,名家的名声,都是半生费尽心机攒下的,没有人再动手。

 

骨折痊愈的梁少唏登门求太极拳。他不仅要洗刷对郝远卿的比武败绩,而且还有夺妻之恨。梁少唏学得很刻苦,但石风涤认为,郝远卿悟性更高,但得罪了朋友和侄辈,不能收为徒弟。郝远卿在报纸上发表用西洋力学探讨太极拳的文章。石风涤认为是他研究遇到瓶颈,批他反而教会了他,因此不理。

 

比武前后,石风涤与艾可丹的关系变得亲密,之前四、五年,他们有着雇主和代笔的职业尊重。他的名家风范江湖历练,显得颇有魅力。但石风涤自知老迈,说死后投胎当艾可丹的儿子。不久,他看着艾的裸体辞世。他死后,艾可丹为使石风涤的拳法有传承,要留住梁少唏,不让他到已经是战区的新县寻找前未婚妻。主动委身于梁少唏。

 

五年后,战火毁掉的新县国术馆没有重建。郝远卿和莫天心不知生死。梁少唏已经是实业家,与艾可丹育有一子。唐几谓是中央国术馆教务室主任。小说评论他,名家子弟往往如此,随年龄增长,享用父辈的权益日多,越来越不爱动脑。梁少唏梦见郝远卿要与他比试太极拳,虽然梦中他赢了,但醒后一身冷汗。

 

小说谈了对武学的认识。在传统武术名家看来,专学专用。是两洋思维,好懂好使——但也仅止于此,上不了高端。我们画画,随手出来的笔墨最妙,太极拳的用法,也是随手出来的,不是郝远卿那样。因此,明朝至今的传统,以业余身份为高雅,各行名家都是业余者,甚至四百年来的名医多是看书自学的人,临床实例寥寥,以医理著述博名。专业人士,难成名家。而在郝远卿看来,国考小组胜出,缘于对手多没经过反应训练——而这是刺刀技重点。让名门大派的绝招狠手失效,只是反应稍快。功力越深的人越不做反应训练。他自己唯一的武术经历是十岁学过最普通的少林小洪拳,家乡小学体育课教授,大半动作忘记。因此,一年前的国考,皆知他将拿下国士称号,但一个无门无派的人,凭军营兵技在武术盛会上夺魁,各派名家均觉得不是滋味。干脆取消比赛。

 

按照小说的说法,武术越来越有仪式性,不仅实战性甚至竞技性都下降了。练武之人,往往并不是对武术有兴趣,而是喜欢伴随的其他东西。长此以往,难免走向衰亡。

 

武术之外,小说还对其他许多方面有启示。唯快不破。听起来层次不高,但很多时候确实管用。《倭寇的踪迹》中写的“如影如响”,也是这种快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又是个例子。是可以训练习得,而其他高大上的东西,往往不具有操作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965632.html

上一篇:杜甫草堂之梅园区域
下一篇:杜甫草堂之旧址陈列馆区域
收藏 IP: 116.232.58.*| 热度|

1 ep4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