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长征记》

已有 5286 次阅读 2015-2-6 12:51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古希腊, 《长征记》, 色诺芬

从去年就开始读《长征记》,主要是在地铁上或者等班车时看,偶尔也在班车上看,如果光线还可以而且不颠簸的话。

 

故事本身还是挺吸引人。一种万余人的希腊斯巴达人雇佣军,帮助波斯王子小居鲁士争夺王位,过关斩将,杀入波斯腹地。不料小居鲁士阵亡了,这队佣兵进退维谷。波斯王等假意宽大,谋杀了佣兵中的主要将军和部分队长,更让这支队伍群龙无首。这时,本来没有什么职务的色诺芬当选为军队领导人。带领这彪人马一路鏖战,同时也烧杀抢掠,总算还有八千多人最后回到希腊。又经历种种波折,色诺芬被解除了领导职务,还有部分人跟随他。然后就突然停止了。

 

该书的作者就是色诺芬。我最早知道色诺芬这个名字是在三十多年前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谈到苏格拉底时,说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其实只是柏拉图的代言人,与真正的苏格拉底没有关系。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中的人物更可信些。因为人们认为色诺芬是个将军,智商比较低,不至于有本事造假。罗素对此似有怀疑,说让觉得愚蠢的朋友转述自己的哲学还不如让聪明的对手。后来《回忆苏格拉底》也读过,确实没有柏拉图的对话录艰深。

 

我对《长征记》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情。其一,在许多生死关头,强敌环视,这些希腊职业军人还在辩论对策或选举指挥官。尽管如此,或许也可以说,正因为如此,这队人马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让我联想到战火和恐袭威胁下的以色列。其二,雇佣军的主体是斯巴达人,而当选指挥官的色诺芬是雅典人。雅典和斯巴达刚结束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数十年的宿敌,虽然色诺芬一致站在斯巴达一边。除了如书中所写色诺芬能言善辩外,以中国传统的心思推测,色诺芬本身不是将军也不是队长,没有自己的队伍,大概也让人们比较放心。

 

古代地理知识基本为零,对那支希腊雇佣军的行军路线不甚了然。外国的人名、地名、族名、国名等也比较难记。因此总体上可以说无力求甚解。只是看看热闹,但也算好看了。

 

顺便一提,下一本路上的书准备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为我七月的佛罗伦萨之行准备些背景知识。只是这本书太厚太重,似乎有些不适合。因此纠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866061.html

上一篇:锦绣冰雪
下一篇:冰城光影
收藏 IP: 116.232.9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