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传佛教造像流行于蒙藏区域,体现了蒙藏民族特有的宗教理念和艺术情趣,与汉传佛像有显著区别。早期藏传佛像更有异域风情,但元代以降,与中原形式融合。
佛教造像最多的是佛祖释迦牟尼。
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坐像
10世纪斯瓦特红铜坐像,12世纪西藏西部合金黄铜像,11世纪西藏西部合金黄铜佛说法像
14世纪西藏合金黄铜错红铜像,
16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15世纪西藏合金黄铜,永乐(1403-0424)北京合金铜鎏金,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15世纪西藏合金黄铜
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16-17世纪内地黄铜鎏金
16世纪西藏红铜鎏金,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16世纪西藏红铜鎏金,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16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16世纪西藏黄铜错红铜,15世纪西藏合金黄铜错红铜
16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17世纪外蒙合金红铜鎏金,16-17世纪内地黄铜鎏金,16世纪外蒙红铜鎏金
18世纪北京黄铜鎏金
康熙年间(1662-1722)北京黄铜鎏金
18世纪北京黄铜鎏金
原始小乘佛教尊释迦牟尼为唯一而加以尊奉。世尊的形象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到象征的演化过程。公元前一时间到公元二世纪间大乘佛教兴起,基于“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的理念和宏观的时空观念,释迦牟尼佛只是众多佛陀之一而非唯一,成道后的每尊佛陀有都有法身、报身、应身或化身的不同显现。因此,大乘佛教认为存在着所谓“十方三世恒沙数佛”。
14世纪西藏西部黄铜嵌红铜阿閦佛
康熙年间(1662-1755)北京铜鎏金药师佛
18世纪内蒙古黄铜鎏金旃檀佛
17世纪西藏黄铜旃檀佛
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药师佛
16世纪西藏中部黄铜阿閦佛
13世纪西藏西部黄铜嵌金银红铜松石阿閦佛,12世纪西藏西部黄铜不空成就佛
14世纪西藏红铜嵌松石不空成就佛,15世纪北京合金红铜无量寿佛,14世纪西藏西部红铜阿閦佛
1770年北京黄铜鎏金无量寿佛,雍正年间(1723-1735)北京黄铜鎏金无量寿佛
乾隆年间(1736-1795)北京黄铜鎏金无量寿佛
17世纪北京红铜嵌金银宝生佛、无量寿佛,17世纪西藏中部红铜无量寿佛
乾隆年间(1736-1795)北京黄铜势成佛,18世纪内蒙古银无量寿佛,18世纪内地黄铜鎏金无量寿佛
17世纪西藏黄铜嵌金银泥金无量寿佛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觉有情、道心众生”之意,即以智上求无上菩提,用悲下化芸芸众生。菩萨为大乘佛教所特有,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基本精神体现于菩萨“上求下化”的神格。藏汉佛教显、密两宗中均流行菩萨信仰。常见的有弥勒、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大势至等。
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文殊菩萨,17世纪西藏中部铜鎏金自在观音,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文殊菩萨
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嵌松石菩萨像
16世纪西藏红铜鎏金菩萨立像
12世纪西藏西部黄铜菩萨立像、文殊菩萨
13世纪西藏西部黄铜、东北印度或西藏西部合金黄铜自在观音
乾隆年间(1736-1795)北京黄铜自在观音
16-17世纪内地黄铜鎏金弥勒菩萨
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嵌宝石四臂弥勒
16世纪西藏红铜鎏金摩利支天
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文殊菩萨
17世纪西藏红铜嵌银观世音菩萨,乾隆北京黄铜六臂文殊
17世纪西藏铜鎏金嵌松石金刚忿怒菩萨
18世纪内地黄铜鎏金弥勒菩萨,17世纪西藏红铜菩萨坐像,18世纪内地红铜鎏金弥勒菩萨
18世纪内地黄铜鎏金十一面观音像
罗汉是梵文阿罗汉之略称。本指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能达到的四种果位中的最高境界,即阿罗汉果。可断除一起烦恼,解脱生死轮回。后来以罗汉称获小乘极果的出家人,也名不生、应真等。罗汉中有些受佛嘱托不入涅槃,常留世间。受众生供养而为众生作福德,直至弥勒菩萨下生成佛。罗汉造像有现实中僧人特点,以印度人为多。
18世纪内地黄铜鎏金舍利子
16世纪西藏东部或汉地黄铜鎏金阿氏多尊者
17世纪西藏黄铜鎏金罗睺罗尊者、西藏铜鎏金哈香尊者、康区红铜阿秘特尊者
更有藏传佛教特点的造像如佛母、祖师等,另文贴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