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人之病札记41

已有 2504 次阅读 2021-11-8 22:54 |个人分类:教学行思|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上半年本科教学结束时,还准备做减法。下半年开始后,其实做了加法。教学量之大,近五年空前。40学时的“理论力学I”,40学时“无处不在的力学”,40学时博士生“高等动力学”, 2学时的20学时“科学伦理与规范”一次课。

 

“理论力学I”是力学专业的课,上一轮给钱院上过,说得过去,但没有达到原来的高期待。这一轮给本院上。学院的希望是能拿到“一流课程”,这个我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个人的希望是能达到甚至超过2011届那轮课,应该是2012年上的。不仅是班上学生在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和国际工程力学竞赛都获了奖,而且班上袁天宇同学矢志力学研究。15年毕业推免到北京大学直博,以6年时间,在导师指导下解决了60余年的弹性力学中的Eshelby猜想,证明了弱形式,举出了强形式的反例,论文发表于顶刊JMPS。虽然袁同学的学术成就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但作为他第一门力学课的教师,多少与有荣焉。课程具体内容基本上与上一轮类似,仍然是先讲运动学,变化只是将引言中的力学史主要是大师的贡献,穿插到具体内容中。

 

“无处不在的力学”我一直想退出,因为多人上课相当部分工作是组织协调。我又不做,就是推给助教和教学秘书。这属于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我的风格。但学院还是希望我作为主讲教师。我感觉退出的条件其实已经成熟。另一个平行班的主讲教师对这门课颇有心得,有些做法也行之有效。或许这次开始,我只讲其中一次课。

 

顺便说说对通识课的看法。近十年前,讲“混沌与非线性思维”时,我还是挺有兴趣。但现在情况有些变化。一方面,通识课肯定有超越专业的成分,内容的边界难以把握;特别是我很少看汉语新闻,不能与时俱进,尤其困难。另一方面,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讲“理论力学”这种“硬”课,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也比较清楚,这样似乎更有成就感。还有些排课调课等技术上的不便。这些考虑,促使我停了“混沌与非线性思维”,虽然当时选课人数和学生反馈都还不错,有些急流勇退的意思。“无处不在的力学”虽然更专业些,但仍然是通识课,不是专业导论课。我其实只是参与,不是负责,因此还有后退的余地。

 

“高等动力学”最莫名其妙。本科生硕士生同名课程的教师,完全可以讲博士生的课。教学主管领导非要把这门课给我。本科生硕士生我都上过,既然交出去的课,我不想再接手了。教学副主任很年轻,一定要拒绝也不好意思。我提出如果把课时增加到60学时,我可以上,按照学位委员会的力学核心课指南上。现在只有40学时,也达不到核心课的要求,我就不上了。最后看到教学任务时,那门课还是由我上,虽然我并没有答应。后来说学生很少,而且都是我们课题组的学生,我也就勉为其难接受了既成事实。

 

课表排得堪称深得我心。“理论力学I”周一和三的12节,“无处不在的力学” 周一和三的34节,这两门课安排在同一个教室。“高等动力学”周一5-8节。这样周一效率很高,从第1节上到第8节。另有周三一个上午。“科学伦理与规范”周五78节,而且在嘉定,毕竟只有一次课。

 

 

人之病札记1

 

人之病札记2

 

人之病札记3

 

人之病札记4

 

人之病札记5

 

人之病札记6

 

人之病札记7

 

人之病札记8

 

人之病札记9

 

人之病札记10

 

人之病札记14

 

人之病札记11

 

人之病札记12

 

人之病札记13

 

人之病札记15

 

人之病札记16

 

人之病札记17

 

人之病札记18

 

人之病札记19

 

人之病札记20

 

人之病札记21

 

人之病札记22

 

人之病札记23

 

人之病札记24

 

人之病札记25

 

人之病札记26

 

人之病札记27

 

人之病札记28

 

人之病札记29

 

人之病札记30

 

人之病札记31

 

人之病札记32

 

人之病札记33

 

人之病札记34

 

人之病札记35

 

人之病札记36

 

人之病札记37

 

人之病札记38

 

人之病札记39

 

人之病札记4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311551.html

上一篇:长沙橘子洲
下一篇:理论力学教材使用的早期记忆
收藏 IP: 101.93.131.*| 热度|

3 郑永军 武夷山 袁天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