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

已有 5417 次阅读 2021-2-28 22:53 |个人分类:风光过眼|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南京总统府有六百多年历史。已经记过《清朝遗迹》和《天国遗迹》,这次说说民国的遗迹。所谓总统府,就是对民国而言。历史比较复杂,简单梳理如来。

 

1911(宣统三年)10月武昌首义。响应起义的江浙联军克复南京,定为临时政府所在地。1912(民国元年),孙中山先生在现在的总统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随后南北和议,清帝逊位,中国民国定都北京,袁世凯任总统。4月临时政府结束,现在的总统府改为南京留守府。1913(民国二年),所谓“二次革命”,讨袁军兴,总统府为讨袁军总司令部。讨袁兵败后,1923年至1927年间,包括“讨袁护国”和“三次革命”等,现在的总统府主要为地方治所,相继是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1927(民国十六年),新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与武汉国民政府协商统一后不久,移入现在的总统府办公。国家至少在形式上统一,虽然东北在翌年才易帜。国民政府的行政院和参谋本部等机构在此办公。1937(民国二十六年)底,武汉会战后,日军兵锋逼近南京,国民政府西迁战时首都重庆。1938(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扶持在南京成立地方政府性质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40(民国二十九年),维新政府和日军扶持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入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在现在的总统府办公。1946(民国三十五年)5月,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现在的总统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民国三十七年) 5月,行宪国大选举蒋介石和李宗仁为总统和副总统,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也就是到1948年,才正式成为总统府。194942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总统府。“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随后,总统府先后成为南京市军管会、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省省委、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政协等机关的办公处。上世纪90年代,各机关单位陆续迁出。1998年在总统府旧址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至20033月,建设工作完成,正式对外开放。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01.jpg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02.jpg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03.jpg

总统会客室,东西两部分,为1917年北洋政府副总统冯国璋所建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04.jpg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05.jpg

子超楼,1935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字子超)任上建成,为总统副总统办公室所在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06.jpg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07.jpg

国民政府行政院,建于1928年前后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08.jpg

 

最早的民国遗迹在熙园中。民国元年元日,孙中山先生在熙园暖阁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其办公室和起居室都在熙园。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等机构,曾在熙园内设有办公室。红楼的对联为

安危他日终须仗

甘苦来时要共尝

原诗句是清廷特使沈翊清在1899(光绪二十五年) 赴东京观日本陆军大操后,赠清朝留日陆军学生:

上国威名溯有唐

敢辞长剑倚扶桑

安危他日终须仗

甘苦来时要共尝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黄兴不认同对领袖遵从的理念,拒绝加入。赴美前,孙中山宴别黄兴,书该联相赠。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09.jpg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10.jpg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11.jpg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12.jpg


 南京总统府之民国遗迹13.jpg

 

在疫情期间,有些建筑没有开放。

 

 

南京励志社旧址重游新拍

 

南京白鹭洲公园

 

南京乌衣巷

 

南京媚香楼

 

南京夫子庙商业区掠影

 

南京江南贡院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主馆

 

南京秦淮河昼与夜

 

南京白鹭洲公园观灯

 

南京总统府之清朝遗迹

 

南京总统府之天国遗迹

 

南京总统府之复园

 

南京总统府之南园

 

南京总统府之博爱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274304.html

上一篇:独白的话题—开博十二年记
下一篇:抒情自叙—学界小说丛谈之《沉沦》
收藏 IP: 113.88.14.*| 热度|

2 刁承泰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