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章既是统兵大帅又是封疆大吏,其实是地道读书人出身。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20岁的李鸿章被现在的合肥庐州府学选为优贡。吟咏着自己的诗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入京。翌年应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第84名。同年与周氏完婚。真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1845年会试落榜,但拜入曾国藩门下成为弟子。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 中进士,列二甲第十三名(殿试列二甲第三十六名) 。随后在翰林院任庶吉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实习生。1850年(道光三十年) 通过考试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无实职的史官。这是1853年(咸丰三年)李鸿章办团练而投身军旅前的主要履历,真是看不出日后会成为晚清的栋梁之才,中兴名臣。
这或许表明了华夏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体制的两面性。一方面,确实有些人读通了古书,“静而圣,动而王”,文治武功,无所不能。如晚清的曾国藩和李鸿章,或者更早宋明的虞允文和王守仁。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书没有真正读通,其他营生也不会,典型的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李鸿章故居展出他的墨宝。拍些照片。主要是匾额和楹联。书信字太小,就没有拍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