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解开谜团—学界小说丛谈之《女大学生》

已有 4696 次阅读 2019-1-22 08:28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小说, 随感, 札记

阿真的小说《女大学生》,198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名称听起来像校园言情小说,其实更是社会小说甚至黑幕小说。故事发生的学校在离泰安不远的古城近郊。古城有孔府孔庙,就是曲阜了。从已经有苏小明《军港之夜》(1980年首发)和电影《佐罗》(1978年发行译制片)受欢迎,以及学生热衷跳舞并受到压制等判断,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初期,虽然小说出版于八十年代末期。从女主人公年龄推断,581岁到故事发生时23岁,就是80年。很有可能是78级学生大二时。不管怎样,故事的具体学校和年度其实影响不大。

 

小说用第一人称,叙述者也是女主人公为中文系女大学生龚碧莹。她与同学的交往,引出了性格各异的几个室友。宽宏大量善解人意的朱枚,风流性感广交异性的庄美华,高傲优雅独来独往的米雪,来自农村生活窘迫的小杜(作者似乎懒得为她想个名字),大大咧咧口不择言的梁芳芳,性情温和整洁清爽的杨小虹。龚碧莹是班上团支部书记,与男生也有工作关系。关系密切的是把她当成妹妹但也冲突不断的袁志雄,他似乎暗恋米雪;还有有几分文学才气但幼稚软弱被人操纵的宣传委员宋杰,他在追求龚碧莹。龚碧莹还是被认为可能当校长的著名教授华夫的女儿,本名龚力群的华夫教授名气大得不可思议。“既是古汉语专家,又是现代文学的权威;还担任着古典文学研究会的副会长和当代大学生思想工作研讨会的顾问;(p.40 )”与父亲最得意的学生系主任兼书记李纹过从甚密,与校团委书记邱芬也有工作关系。从龚碧莹的视角,能够看到较为广泛是校园生活。

 

小说的主旨并非是校园的莺歌燕舞,而是龚碧莹在解开历史谜团。谜团开始是自己为什么没有母亲,继母只是为了照顾她生活起居,与父亲分居。后来的谜团是米雪的自杀悲剧是否有人编导。这两个谜团相继解开。58年前,父亲龚力群是上海名牌高校的讲师,是美院毕业生阿芙是对恩爱夫妻,继母白玉莲当时是家里保姆。阿芙情同姐妹的同学邱芬与比她年长许多的先生没有孩子,邱芬夫妻与另一位年轻同事佟扬常到他们家,欣赏亲近小孩。因为佟扬被派出国,龚力群因嫉妒而及其烦恼,并与妻子有了矛盾。反右运动中,他不仅举报了佟扬和邱芬夫妻,而且让他们互相揭发。软弱的邱芬屈服,揭发了阿芙等,但也没有保住自己,夫妻被遣送青海。她后来反思,“任何人的悲剧,都不能单单看成历史酿成的。重要的是自身,是性格。(p. 179)”这也正是我读《一个探索美的人》时的感受。佟扬在胶东半岛的农场改造。阿芙精神病发作,治愈后自杀,临终前托付白玉莲照顾女儿。龚力群出国归来,为方便照顾女儿,也为家丑不外扬,续弦了保姆。举家从上海到了山东,并以笔名闻名,真名不大为人所知。具有戏剧性的是,佟扬和已经丧偶的邱芬先后来到了同所学校。佟扬还有可能取代华夫教授的学生李纹出任系主任。佟扬在农场时认识米雪,两人恋爱,但佟有妻小,因此不敢面对。几人同在学校后,李纹一直派学生监视佟扬和邱芬。邱芬感到了危险,调离走人。即将出国的米雪已经准备放手,但最后告别时失控,被李纹派遣跟踪的学生宋杰喊人。开始定佟强奸,后来米解释他们的关系,佟仍然不免牢狱之灾,米也被学校开除。在面对米雪出走可能自杀的关键时刻,有华夫教授直接授意,李纹以米雪已经被学校开除而置之不理。虽然龚碧莹自信已经解开谜团,但她的话没有人相信。只能先鼓励继母离开父亲,回到农村老家。随后自己也去农村找继母。以“让那个所谓生活的强者去向隅而泣吧!(p. 347)”结束小说。尽管她自以为明白了,“人生不是童话,世界不是童话。(p. 346)”但这个结尾仍然是童话的风格。

 

巧合有些过多,但作者还算善于讲故事,悬念感强。因此比后来许多校园言情小说更高明些。但与那些故事编得差强人意的后继者也有共同的认知基础,就是女大学生追求想象中爱情时的义无反顾。美术系丁小慧在观音庙荒草丛中与男生做爱被学校开除;同学米雪追求已婚的教师佟扬,佟扬被判刑而米雪被开除;播音员朱晶不顾母亲反对坚持嫁给没有文凭的保卫干事。其依据或许就是一位男生所说,“爱情可以创造处光辉的前途和远大的理想,而仅有前途和理想,却不一定能获得美好的爱情。(p. 137)”或许真有年轻人有人会相信,特别在八十年代或者更早。世故些看,其实只是还前途还没有保障的聪明人洗脑异性以便能增加自己求偶的优势。

 

小说仍有些八十年代那种奋发向上,尤其体现在外文系大龄女生敏娜。孤儿敏娜结婚有女儿后离异,靠助学金和作手工活维持生计读大学,而且要读研读攻博。“人的生活,都有一条轨道,只要你走上去,就得一直走到底,否则,就会出偏差。我想,我当年选择上大学这条轨道是选对了,如今,我只能沿着它一步一步走下去。(p. 124)”虽然后来前夫再婚把孩子给她,她被迫退学,边工作边学习,仍要考研究生。“命运有命运的轨道,我也决不向它屈服。(p. 199)”女主人公龚碧莹则体现了八十年代精神的另一面,单纯的同情,天真的善良,对世界复杂性缺乏体认。

 

小说其实也有八十年代的局限,排斥独异,逃避自我。因此,离群索居不与同学交流的班上唯一非团员米雪只能以自杀退场。所谓离群索居,只是她在自己的床上挂了布帘,与其他同学隔开。我读大学时,也用布帘封闭自己的床,但并命运注意到室友有什么异议。现在的人,估计很难理解,她聪明漂亮,成绩优秀,生父是美国的有钱人,已经办妥了留学,与年长20岁的已婚老师恋爱的波折,竟然让她自杀。

 

小说有些叙事破绽或者说不完整。龚碧莹生母自杀前给她养母要求托孤的信中说她父亲害了5个人,其中一位周姓者小说中完全没有提及。另外,小说结尾处,说养母贡献了三十个年华,这个时间与前面的矛盾,除非故事发生在87年或88年。另外,五十年代高校教师不可能到美国留学,特别是学中文的,作者似乎对那段历史不清楚。

 

作者阿真,本名王洪荣,1956年出生于山东荣成。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短篇小说《伞》获1981年山东省大学生优秀作品奖。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大中文系。历任南市文联《泉城文艺》小说编辑、山东省作协《时代文学》(曾称《山东文学》)杂志小说组组长、《青岛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等。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国家一级作家。《女大学生》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还有多部长篇小说出版,但与校园无涉。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华夏大学的肇始学界小说丛谈之民国大学

 

遥观当年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校园中的风月案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大学小说丛谈之《南渡记》

 

危城内外学界小说丛谈之《双山》

 

“索隐”的尝试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树欲静风不止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玉骨冰姿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花好月圆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相煎太急学界小说丛谈之《牵牛花》

 

疾风劲草学界小说丛谈之《生命与爱情》

 

风刀霜剑学界小说丛谈之《马兰草》

 

风起云涌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上、下册)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理想主义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大学反思

 

身世浮沉雨打萍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红莲相倚浑如醉学界小说丛谈之《诗人之死》

 

“文革”的大学理念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时代背景

 

大转折前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魂兮归来》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情学界小说丛谈之《起步》

 

师大三年学界小说丛谈之《黄花堆积》

 

由红到紫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紫色学历

 

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界小说丛谈之《我的大学》

 

昔日娇子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拨乱反正学界小说丛谈之1977-1989年的大学

 

英语教授的求学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

 

英语教授的工作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第二部)

 

回首向来萧瑟处学界小说丛谈之《人啊,人!》

 

时代伤痕的想象学界小说丛谈之《何直教授》

 

二十年后的同学相会学界小说丛谈之《土壤》

 

坎坷学者路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探索美的人

 

与魔鬼交易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晕眩》

 

一地鸡毛的学界学界小说丛谈之《无爱的情歌》

 

拨乱反正中的大学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欲望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欲望的旗帜

 

教授的“为”与“争”大学小说丛谈之《

 

冶金教授的似水流年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罗恒》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教学型高校流水账—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大学女教师的手记》

 

求荣争宠任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鱼肠剑》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步步寻花到杏坛—学界小说丛谈之《弦歌》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何谓大学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158412.html

上一篇:观影忆旧之“三战”
下一篇:沈阳某宾馆庭院和周边
收藏 IP: 116.232.113.*| 热度|

2 韩玉芬 康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