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假里重新看了《神雕侠侣》。金庸小说中,我最喜欢《笑傲江湖》《鹿鼎记》和《天龙八部》,相对不喜欢的就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曲,尤其是其中的《神雕侠侣》。因此,看的次数就比较少。还有印象是20年前交大读博士时看过。在这之前是否读过不记得了。
先说说过去不喜欢的原因。首先是不喜欢主要人物。女主角小龙女纤弱、冷漠还有些弱智。推测许多喜欢小龙女的人并没有看过小说,只是看了连续剧中的李若彤或刘亦菲。我喜欢那种通情达理、阳光开朗的女性人物,如任盈盈和赵敏。男主人公杨过主角光环太强,仿佛一直在聚光灯下表演。过于偏执,过于执着于历史,总像是在与什么人怄气。其次是不喜欢小说中那种苦情戏的套路,有情无福,好人受苦。这个似乎也不是金庸的专长。最后,但可能是最重要,小说的氛围不是很对我胃口。主要人物都显得身不由己,很不自在,完全放弃了对自由的追求,与《笑傲江湖》截然相反。这种不由自主也不是如《天龙八部》那样,来自不可捉摸的命运。
这次重读,印象略有改观。对人物有更多同情和理解。小龙女的冷漠,其实也不妨理解为淡泊,弱智其实也是天真。杨过在小说中出场前已经受了很多苦,因此未免有“补偿心理”。武功高强,其实是机缘巧合,遇遍名师,属于集成创新的有套剑法,真正原创性的只有“黯然销魂掌”,最大的弱点是威力要看心情,必须心情不好。黄蓉不再机灵古怪,毕竟是大人了,要处理日常工作,又要生儿育女相夫教子。郭靖更加索然无味,因为担负着重大责任,不得不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挂在嘴边,与其说是教育别人,不如说是激励自己。就好像我自己,以后教书烦了,恐怕也要念叨“教书育人”。谢天谢地,现在还没有。言归正传,小说有些配角如李莫愁、郭芙、郭襄和程英等,形象鲜明。
当然,重读也更理解不喜欢这部小说的原因。本质上,小说中作为正面人物写的侠多是儒家之侠,所谓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或者用更现代的话说,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总体上,对人性的复杂性缺乏体认。在这种话语氛围中,当然会有郭靖,但更可能有岳不群,甚至左冷禅,但小说中完全没有写。
《神雕侠侣》中最经典的是习剑的几个阶段。早已耳熟能详,却也常思常新。不论做什么,武功也好,情爱也好,作文也好,职场也好,其实都是经过四个阶段:猛(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巧、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化(不滞于物)的几个境界。当然,具体是什么名称并不重要。金庸浓墨重彩写的小龙女和杨过的相思之情,或许只是第一阶段,不管不顾地硬上。
这次重读,更想到偏执与均衡的关系。偏执或许是天才的特权,更是年轻人的专属。在小说中,杨过其实已经在从偏执向均衡转化,体现了社会化过程。小龙女还没有到这种社会化程度。
有意思的还有对舍弃“名”的不同程度。“老顽童啊老顽童,你当真了不起。我黄老邪对‘名’淡泊,一灯大师视‘名’为虚幻,只有你,却是心中空空荡荡,本来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们高出一筹了。(p. 1539)”这种不同程度,或许可以分别称为高人、达人和圣人。算上高人之前的凡人或俗人,也是四个阶段。无名近于圣人了,《庄子·逍遥游》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问世间,情为何物”,多少还算感人。其实从字面上看,是写一对大雁。全词抄录如下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