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清华大学施一公的大作:
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再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与环境
以及郭磊的文章:
SCI是学术货币,学术货币发行权是核心竞争力
我也有点感悟,其实要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工业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国家能把卫星甚至人类送上天,杨利伟上了一次天我们都要大力宣传一下,其实我很搞不懂,那么先进的东西都能弄出来,为啥连个胶水、螺丝钉我们都造不好,国产手机也没多少人喜欢用。大家用的手机估计Nokia、Moto、索爱、三星等等进口品牌就占了绝大多数市场,剩下来的还有高仿的山寨机,这些山寨机虽然用户群也很大,但是不可能依靠它们能创出什么真正有价值的名牌产品。所以我国虽然号称制造业大国,但是工艺上不去,也不能制造出高端产品,连个和谐号还是买来的技术。
所以在这个所谓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上面,我更支持日本人的观点:每个人都是螺丝钉。虽然精英人才很重要,但是没有我们这些螺丝钉的努力,靠几篇论文、几个SCI期刊就能管用了么?比如印度,已经产生了好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了,而我们至今没有一位。难道印度就是强国了?我说印度的核心竞争力超过了中国,估计没人会信,你也不会服气!对吧?
如果我们也和印度一样实行精英教育,牺牲多数来培养少数,我们能培养出顶尖的科学精英并不奇怪。但是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看的不只是某些领域的技术有多尖端,或者我们又引进了几个所谓“精英”的海龟,靠着他们去发表了几篇Nature、Science,而是全方位的科技水平,有强劲的工业基础,这些都离不开螺丝钉精神,需要不论是精英还是“绿叶”,都能象日本人一样,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所谓“核心竞争力”。
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施一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974-341974.html
上一篇:
为什么我们都不喜欢国内的期刊?下一篇:
假如我是大学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