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梁莹撤稿时期我国施行同行评审的期刊状况

已有 3581 次阅读 2018-10-31 18:4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文不是为梁莹辩护,只是客观描述当时的情况。试想,在这么一种差的期刊评审条件下,如何能够保证所发表的文章的质量。

里面的数据可能不大全面,欢迎各位编辑同志指出其中的漏洞。是从知网中所查的数据,很奇怪,没有自然科学的数据。诚邀各位朋友补充。

我们从知网上能查到的第一个施行同行学术评审的期刊是《新闻大学》。其编委会主任陈桂蘭在对1999年编辑部工作进行总结时说到,该刊在1999议, 专家名评审制度[i],《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明确宣布200111日起实行匿名评审制度[ii]2002年《南开管理论坛》也开始实施[iii],之后国内有人对匿名评审制度加以研究[iv]2004年《私法》跟进[v],采用匿名评审。2006年,《语言科学》[vi]、《中国翻译》[vii]、《中国会计评论》[viii]也在稿约中宣称采用匿名评审。2007年《统计研究》[ix]、《外国语》[x]、《现代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xi]、《经济科学》[xii]公布了匿名审稿实施办法。2008年《当代亚太》[xiii]公布了采用匿名评审的启事;《公共行政评论》[xiv]创刊,采用了专栏编辑并由专栏主编组织匿名评审。2009年《金融研究》[xv]、《南京大学法律评论》[xvi]发表声明采用匿名评审制度,2010年《旅游学刊》[xvii]、《中国文学研究》[xviii]发布声明采用匿名评审。

图书情报领域引进专家审稿制度,应该是从2008年,2009年程焕文等联合香港刊物《图书馆管理library management》组织的中国特刊活动而引起,他们广泛宣传,在全国征集,精挑细选,只选出6篇文章,经过专家评审、作者反馈修改,最后出版。得益于这一盛事,笔者的一篇文章,在特刊上发表。之后,笔者曾拜访一个领域内还算有名的期刊,编辑部的老师告诉我说,他们从来不送外审,因为他们自己可以审。那应该是2012年的事情。

从目前的情况看,学术期刊匿名评审稿件的比例并不高。孙志伟对对我国347种社科学术期刊进行调查据相关统计,大约35.87% 的期刊没有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在实行匿名评审制度的期刊中,也就是余下的64.13% 中,编辑部将80% 的稿件送匿名评审的,比例仅占8.57%。而没有采用专家评审制度的,甚至达到67.62,只有2.86%的人,专家审稿达70%以上[xix]。这说明匿名和专家评审制度适用的比例和程度都不大,匿名评审制度仍被局限在一个相当小的范围内适用,并且这种适用可能是被局限在特殊情况下的适用[xx]



表一.知网可查到公开发布采用匿名评审的期刊

 

年代

期刊名称

年代

期刊名称

年代

期刊名称

1999

新闻大学


文学遗产


法学杂志

200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国学学刊 

2002

南开管理论坛


外国文学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 

2004

私法

2012

外语教育


国际法研究 

2006

语言科学


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


保险研究


中国翻译


现代外语


新闻春秋


中国会计评论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统计研究


大连大学学报


西部法学评论


外国语


安徽师大学报(人社版)


光华法学


现代哲学


中国法学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饶宗颐研究》稿约


国际法研究


经济科学

2013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6

国际安全研究 

2008

当代亚太


新闻与传播研究


国际政治科学 


公共行政评论


新闻春秋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金融研究


南亚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


南京大学法律论坛


船航职业教育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 

2010

旅游学刊


法学家


旅游科学


中国文学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2011

语言科学


中国农村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外语电化教学


哲学分析


财经科学


孔子研究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


国际政治科学


社会

2014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中国农村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


河南社会科学

2017

语言科学




[1]王学评,陈杨,兰晓双.中美两国科技奖励评审制度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8,50(03):76-81.

[2]知社学术圈.同行评议制度:保障学术纯洁性的坚实防线?[J].科技中国,2018(04):94-98.

[3]陆燕元,王芳,潘立.对接“双一流”战略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变革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4):94-95.

[4]张丽萍,剡佳媛,钱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07):159-160.

[5]徐雨衡.论学术期刊的审稿模式与程序公正[J].科技与出版,2018(02):105-108.

[6]王思懿,赵文华.多重制度逻辑博弈下的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变迁[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01):76-84.

[7]郭清瑛.基于多元学术观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7,31(06):128-130.

[8]徐雨衡.试论学术期刊审稿权的分配机制[J].中国编辑,2017(12):62-66.

[9]况艳,任郑.论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的重塑[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23.

[10].声明[J].思想战线,2017,43(01):173.

[11]姚先兰.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央企业职称评审工作[J].管理观察,2017(02):33-35.

[12]杨勇.欲说还休的“匿名评审”[J].美术观察,2016(12):22-23.

[13]唐萍.艺术期刊匿名评审之我见[J].美术观察,2016(12):25.

[14]廖桂生. 加快人才评价机制改革[N]. 湖南日报,2016-11-06(003).

[15].本刊稿约及格式要求(2016)[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5):149-150.

[16]宫振蒙.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以A大学文科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6,34(05):59-62.

[17]彭妍捷,严金海.我国医学论文撤稿现象反思[J].医学与哲学(A),2016,37(07):25-29.

[18].本刊启事[J].旅游科学,2016,30(03):68.

[19].《中国周边外交学刊》征稿启事[J].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6(01):329-330.

[20].《中国周边外交学刊》征稿启事[J].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6(01):329-330.

[21]杨晓秋,李旭彦.同行评议中的异常数据检测方法研究——以科研项目评审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6(05):133-142.

[22].《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申明[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02):47.

[23].本刊稿约及格式要求(2016)[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2):149-150.

[24]季伟,赵小东.对军校专业技术人员高职分类评审制度的思考与实践[J].政工学刊,2016(04):38-39.

[25]阎学通.主编寄语[J].国际政治科学,2016,1(01):2-4.

[26]阎学通.主编寄语[J].国际政治科学,2016,1(01):2-4.

[27].本刊声明[J].国际安全研究,2016,34(01):161.

[28]杜悦英.中国科研评审制度“疾”在何处——访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教授[J].中国发展观察,2015(10):47-48+55.

[29]刘兰剑,杜向民.加拿大人文社科评审控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05):141-147.

[30]钱新芬. J省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制度的公正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

[31]郄海霞.美国大学教授终身后评审制度的发展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5(02):45-49+60.

[32]杨巧艳,石剑虹.高校职称评审工作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191-192.

[33]张园园. 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问题与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4].《国际法研究》稿约[J].国际法研究,2014(03):129.

[35]贾涛.浅议高校职称评审工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4):270-271.

[36].《文艺理论研究》投稿指南[J].文艺理论研究,2014,34(02):217.

[37].稿約[J].国学学刊,2014(01):145.

[38].《金融管理研究》集刊约稿启事[J].金融研究,2014(02):207.

[39].征稿启事[J].法学杂志,2014,35(02):141.

[40].致谢[J].中国第三部门研究,2013,6(02):125.

[41].《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稿约[J].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2014(00):500.

[42].《中国农村研究》匿名审稿制度[J].中国农村研究,2013(02):310.

[43].《中国农村研究》匿名审稿制度[J].中国农村研究,2013(02):310.

[44].致作者与读者: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J].中国法学,2013(06):194.

[45].《中国农村研究》匿名审稿制度[J].中国农村研究,2013(01):303.

[46].《中国农村研究》匿名审稿制度[J].中国农村研究,2013(01):303.

[47].本刊告白[J].明清小说研究,2013(04):256.

[48].本刊启事[J].法学家,2013(04):2.

[49]马玲.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实施效果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7):11-15.

[50].征稿[J].船舶职业教育,2013,1(02):81.

[51]张启华. 改革评审制度先要淡化职称[N]. 重庆日报,2013-05-10(003).

[52].《新闻春秋》征稿启事[J].新闻春秋,2013(01):97.

[53].本刊声明[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01):1.

[54].致谢2012年《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审稿专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27(01):38.

[55]李红涛.匿名评审与学术把关正当性——以中国传播领域学术期刊为中心的考察[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2(00):13-28+207+210-211.

[56]李红涛.匿名评审与学术把关正当性——以中国传播领域学术期刊为中心的考察[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2(00):13-28+207+210-211.

[57].《外语教育》征稿启事[J].外语教育,2011(00):211-212.

[58].《外语教育》征稿启事[J].外语教育,2011(00):211-212.

[59].《大连大学学报》投稿须知[J].大连大学学报,2012,33(05):153.

[60].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04):392.

[61].致作者与读者: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J].中国法学,2012(03):194.

[62].征文启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51.

[63]王立平.英美学术著作匿名评审出版制度规范探析[J].编辑之友,2012(05):125-128.

[64].征文启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48.

[65].《饶宗颐研究》稿约[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3(01):58.

[66]顾越桦,陆爱华.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01):33-36.

[67]王瑞.对科学基金评审制度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12,26(01):28-29+37.

[68].《南开管理评论》发展历程[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06):1+161.

[69].稿约[J].社会,2011,31(03):243.

[70].本刊稿约[J].孔子研究,2011(02):129.

[71].本刊声明[J].外语电化教学,2011(01):26.

[72]本刊编辑部.《语言科学》刊发论文的学术规范[J].语言科学,2011,10(01):101-108.

[73]马骏,何艳玲.《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年度总结[J].公共行政评论,2010,3(06):195-198.

[74].《公共行政评论》稿件体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0,3(06):204-205.

[75]徐丽衡.学术期刊双向匿名评审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出版,2010(19):62-65.

[76].欢迎投稿[J].当代亚太,2010(04):160.

[77].《经济科学》稿件要求[J].经济科学,2010(04):129.

[78].本刊启事[J].旅游学刊,2010,25(08):2.

[79].《经济科学》稿件要求[J].经济科学,2010(03):129.

[80].《现代哲学》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J].现代哲学,2010(02):129.

[81].《公共行政评论》稿件体例[J].公共行政评论,2009,2(06):207-208.

[82]顾福来. 我国医院评价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83].《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稿约及投稿格式[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02):358-359.

[84].《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稿约及投稿格式[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02):358-359.

[85]石国臻.职称评审工作有力推进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J].上海商业,2009(09):18-20.

[86]杨翊,姜立平.浅析当前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的利弊[J].天津科技,2009,36(04):91-92.

[87]李王强.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应规范[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9(08):41.

[88].《金融研究》编辑部声明[J].金融研究,2009(08):2.

[89]师嘉林.美国终身教授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2):115-118+136.

[90]文庭孝,姚远.科技期刊中的双向评价现象及其制约机制研究[J].评价与管理,2008,6(04):39-43.

[91]马骏.《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年度总结[J].公共行政评论,2008,1(06):189-192.

[92]陆韬宏.我国医疗机构评审工作的发展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2008(08):5-7.

[93]李进伟.试析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06):92-94.

[94].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启事[J].当代亚太,2008(01):159.

[95].《经济科学》稿件要求[J].经济科学,2007(06):129.

[96].《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匿名评审人名单[J].国际政治科学,2007(04):127.

[97].《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匿名评审人名单[J].国际政治科学,2007(04):127.

[98]路淑琨,甄良,丁雪梅.哈工大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数据统计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81-85.

[99].《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7(00):395.

[100].《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7(00):395.

[101]王秀珍,张之佐.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刍议[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98-100.

[102]李金春.美国大学终身教授的聘后评审制度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7(08):32-34.

[103]周红康.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洛阳大学学报,2007(01):126-128.

[104].建立学术成果奖评审制度 提升学术建设水平[J].学会,2006(11):37-39.

[105].本刊稿约[J].中国翻译,2006,27(06):33.

[106].本刊稿约[J].中国翻译,2006,27(05):81.

[107].《中国会计评论》体例[J].中国会计评论,2006(01):176.

[108].《中国会计评论》体例[J].中国会计评论,2006(01):176.

[109]本刊编辑部.《语言科学》刊发论文的学术规范[J].语言科学,2006(01):101-108.

[110]韩杰豪.我国科技奖励评审制度的法律思考[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4):50-52.

[111]刘红,胡新和.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发展、方式及挑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05):605-608.

[112]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93-95.

[113]金武刚.网络评审2.0:论“学者共同体”评价制度的建构——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为原型[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01):50-57.

[114]金武刚.网络评审:“学者共同体”评价制度的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5(05):17-18.

[115].稿约[J].私法,2004,8(03):469.

[116]李远.对我国“博士研究生导师评审制度”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42-43.

[117]徐渭,张文修.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47-49.

[118]张学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特点及其改革的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57-63.

[119].浅析美国大学教师任职和晋升评审制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3(04):34.

[120]李扉南,陈浩.将程序正义引入学术评审领域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3(01):34-39.

[121]张梦中,马克·霍哲.匿名评审案例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43.

[122].200111日起本刊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兼致作者[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01):52.

[123]陈桂蘭.抓住“现在” 辛勤耕耘[J].新闻大学,2000(01):1.

[1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实行全回避制度[J].科技导报,1994(06):29.




[i] 陈桂蘭.抓住现在辛勤耕耘[J].新闻大学,2000(01):1.

[ii] 200111日起本刊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兼致作者[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01):52.

[iii] 《南开管理评论》发展历程[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06):1+161.

[iv] 稿约[J].私法,2004,8(03):469.

[69].浅析美国大学教师任职和晋升评审制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3(04):34.

[70]李扉南,陈浩.将程序正义引入学术评审领域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3(01):34-39.

[71]陈进寿,陈栋贤,邹双全,蔡丽娟.约束评审专家完善评审制度[J].中国科技论坛,2002(02):44-46.

[72]张保生.论程序正义与学术评审制度的建构[J].学术界,2001(06):148-157.

[73]张梦中,马克·霍哲.匿名评审案例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43.

刘红,胡新和.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发展、方式及挑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05):605-608.

刘红,胡新和.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发展、方式及挑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05):605-608.

[v] 稿约[J].私法,2004,8(03):469.

[vi] 本刊编辑部.《语言科学》刊发论文的学术规范[J].语言科学,2006(01):101-108.

[vii] 本刊稿约[J].中国翻译,2006,27(06):33.

[viii] 《中国会计评论》体例[J].中国会计评论,2006(01):176.

[ix] 同携手,向未来,更进一步——新春寄语[J].统计研究,2007(01):3-4.

[x] 《外国语》稿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01):81.

[xi]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7(00):395.

[xii] 《经济科学》稿件要求[J].经济科学,2007(06):129.

[xiii] 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启事[J].当代亚太,2008(01):159.

[xiv] 马骏.《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年度总结[J].公共行政评论,2008,1(06):189-192.

[xv] 《金融研究》编辑部声明[J].金融研究,2009(08):2.

[xvi]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稿约及投稿格式[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02):358-359.

[xvii] 本刊启事[J].旅游学刊,2010,25(08):2.

[xviii] 征稿启事[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0(02):362-363.

[xix] 孙志伟. 我国社科学术期刊学术建设的状况研究.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xx] 徐雨衡.试论学术期刊审稿权的分配机制[J].中国编辑,2017(12):62-6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715-1143815.html

上一篇:哈佛撤稿事件
下一篇:撤稿定义的资料整理
收藏 IP: 111.187.6.*| 热度|

1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