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194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ct1949

博文

往事杂忆之:四十二年前的入学通知 精选

已有 6413 次阅读 2020-10-29 09:0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1978年,高考后的10月,我在凉山州普格县收到西南师范学院邮寄给我的挂号信,里面装着西南师范学院的学生入学通知和新生入学注意事项通知。

入学注意事项通知上写明:1978级新生的入学报到日期是“1028-31日”,报到期四天。也就是说,四十二年前的这几天,一千多1978级新生,正在学校报到。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即按照通知要求,逐项办理离开普格的各项手续。

首先,是梳理出“入学注意事项通知”中要求必办,但本人觉得可以不急着办的。一是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这好办,就是一个被盖卷、一个木箱和一个网兜,到时收拾起来,就行了。二是党团关系。由于本人一直是群众,所以就不用办组织关系了。

有些则是需要提前办的。例如相片,就要提前去县城唯一的一家照相馆,交钱照相,说清楚要加印几张。当天是取不到照片的,要几天后再来取照片。

还有户口、粮、油及副食品关系的办理,就需要跑几个单位,如公安局、粮食局、商业局等。还要把办理的有关物件准备周全,如购粮油的粮本,未使用的剩余票证,等等。

到各有关单位办事的时候,觉得最管用的是那张“入学通知”。办事时,只要出示那张入学录取通知,办事人员多半是先看上面的鲜红大印,然后才细看通知的文字。“西南师范学院,啧啧!”然后,该行文的就行文,该盖章的就盖章。办事就顺当了。

普格县建县以来,很少有学生被大学录取,自然也很少见到大学录取通知。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普格县没有高中,初中是六十年代才办起来的。初中毕业了,读高中,要到外地去读。读三年高中,参加高考,接到大学录取通知,都在外地,似乎也是外地和外地高中的事,与普格县没有多大的关系。七十年代初,普格中学由初中升级为高中,普格县获得了举办高考的资格。但那时是在文革期间,高考先被取消,后来又被“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所取代。所以,普格县见到大学录取通知的人,是不多的。

1977年,文革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也是普格县历史上第一次高考。全县人民对史上第一次高考抱以热望。理想丰满,而现实骨感:史上第一次高考,全县竟然无一人的高考分数达到录取线!

1977年,普格县拒绝我的高考报名,不准我参加当年高考。1978年,我再次报名参加高考,得到普格县的批准,拿到了高考准考证。高考分数出来,我的分数是全县第一,超过当年的高考分数录取线。所以,大家都认为,我是必被大学录取的了。

在一个闭塞的山区小县城里,小道消息是传得极快的,尤其是当年民众和领导都关注的高考传闻。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见到盖了鲜红印章的录取通知,算是眼见为实了。沾录取通知的光,我的关系手续的办理,也就顺利多了。

除了“入学注意事项通知”中要求办的,我还要办的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是:落实四年大学学习期间带薪学习的每月工资发放。

当年的大学招生政策规定:考入高等院校的、工龄在五年以上的职工,可以带薪学习;在学习期间由原单位发给工资,并享受劳保待遇,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我在197212月下旬,在普格县教育局报到,领取了当月的半个月工资,由此开始我的教师职业。截止到19789月,我已经在普格县当了五年多的小学老师,教龄已五年有余。按照当年的政策,应该享受带薪学习的待遇。我的工资是每月36.50元。现在看来很少,当时却是能够管一个人的一月基本吃穿,少是少,可以管温饱。对我来说,这笔钱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这笔钱,咋个读书呢?这就是读书的经济基础了,务必要落实的。

办理带薪的具体过程,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最后的落实,是到我的工资关系当时所在的附城区(当年的区,级别仅次于县而高于公社,要管好几个公社的),找到了管全区教师的区领导。出示了我的录取通知后,他把我带到每月发放教师工资的区财会人员那里(那时每月领取工资,是要到财会人员那里,签字后领取现金的)。我们三人面对面,落实了两条:一是每月按时将我的工资,足额邮汇到学校;邮汇的具体地址,由我到校后,写信告知财会人员。二是我仍然可以享受每年一次探亲假来回火车费报销的待遇,但只报销由学校所在地重庆北碚,到家庭所在地成都的来回火车费。车票由我邮寄给区财会人员,报销后的款邮汇到学校给我。

那时,每月的工资是36.50元,四年48个月,应汇来工资1752元。每次探亲假的成渝间来回火车票20元,四年四次,计80元。所以,四年期间,应该收到普格县汇来款1832元。但实际上,我是197810月下旬离开普格去读书,19827月上旬就毕业回凉山州教育局报到的,其间有四个月的时间差。扣除四个月工资146元,四年期间实际应该收到1686元。

现在看来,读了四年大学,生活花费竟然不到2000元,不可思议!但是,在当年,这一千多元实在是一笔“巨款”了!它支撑了我四年的学习与生活。我的中学同学中,就有人的工龄未达到五年,不能享受带薪学习待遇,因为经济原因而被迫放弃高考机遇的。在大学中,也有同学因为工龄差点到五年,而未能享受带薪学习的待遇。好在就读的是师范学校,学生吃饭是免费的,每月还可以申请几块钱的助学金。只是手头就要紧得多了。我能够享受每月36.50元的带薪学习待遇,在这个能够保持基本温饱的经济基础上顺利地读完四年大学,实在应该感谢这个政策的制定者。

我在大学学习的四年期间,每月都按时收到了邮汇来的工资;每次探亲假后,把来回车票寄回去,下个月就会收到邮汇来的报销款。办理财务的区财会老师姓朱,大名已经不记得了,大家都喊他“朱儿”,办事是很实在的。也应该谢谢他!

一晃,都是四十二年前的旧事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8125-1256184.html

上一篇:又拉手风琴
下一篇:看四川美术学院80周年展和灯光秀
收藏 IP: 222.178.202.*| 热度|

34 武夷山 郑强 郑永军 冯大诚 张晓良 刘立 季明烁 尤明庆 褚海亮 李学宽 张永刚 周忠浩 王安良 晏成和 周浙昆 蒋鸿基 宁利中 张学文 张士宏 贺玖成 黄永义 晏丽红 夏炎 文端智 段含明 杜占池 史晓雷 姚小鸥 朱晓刚 刘炜 孙冰 史永文 刘钢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