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泥鳅与我

已有 4059 次阅读 2015-10-25 13:29 |个人分类:闲情偶寄|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农村, 生活随笔, 泥鳅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泥鳅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时过境迁,有些故事值得记述。
   我的少年时期(1986-1990),与泥鳅特别“有缘”。我是1990年上高中的,高中在县城上,寒暑假在家呆的时间也短,日渐疏远。我的家乡位于江西省中部腹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那个时期,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泥鳅很多。
   家里有责任田,责任田有一块地,是我们家最大的一块地,有一亩二分,位于“山口前”,也是离家最近的一块地。那块地最好,泥鳅也最多。每年的栽早禾、“双抢”(收割早禾、栽晚稻)、收割晚稻几个时间点,通过各种方式收获泥鳅是最为快乐的时光。我的母亲及我的二哥是捉泥鳅的好手、高手,经常能收获不少泥鳅。母亲虽然自己不吃泥鳅,但擅长烧泥鳅,有多种烧法。那段时光,一家6口人,主要经济来源是父亲的工资,只有父亲是吃“商品粮”,做农活不大擅长,家里的地号称5亩地,最大的一亩二分,最小的二厘,有好几十块,最近的离家大约1华里,最远5华里。那会交公粮、余粮的压力不小。除了逢年过节,平常很少有机会沾荤,泥鳅是荤腥,是超级美味。尤其是在农忙时节,做的是体力活,炒泥鳅大大有助于改善生活。
   在农村捉泥鳅的方法很多。小孩有小孩的方法,大人有大人的方法。小孩的方法,常见的有“干王鳅”——其实就是一种“涸泽而渔”的方法。夏天,农忙时节前后,比较常见。几个小孩在小溪小河物色一小段可能有泥鳅的位置(可能是小水坑、泥潭等),将水流截断或分流,然后借助工具将水排干(纯体力活),排干之后,开始在淤泥中进行探索与发现。泥鳅是主要的产出,有时还可能会有各种小鱼、螃蟹、鳖等收获。收获的多少与运气、技术等有关。大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竹制的篓子在水流注入之地“引君入篓”,涨水的时候会大有收获,属于技术活,如何编篓子、用篓子均有讲究。另一种技术活是“照王鳅”,夏天的晚上,一手打着松火(松树的一种特别易燃烧的部分作为燃料),一手拿着叉子,肩上背着松柴,腰间绑着鱼篓。通常需要两人一组,一是便于配合,二是有助于壮胆(夜间很容易迷失方向,两人协助会好得多)。不常见的方法,还有“药港”,在小河的上游投放药料,比如山茶籽榨完有后的渣饼捣碎,配油菜籽榨油后的渣饼(相当于诱饵,药不死泥鳅),过一会之后从下游往上去“收获”,发现的人越多,人们会奔走相告,会越来越热闹。那个时期,蓄电池、手电筒等用的不多,偶尔有电瓶电泥鳅的。中学有个物理老师,自己会制作电瓶,常有出去电泥鳅,且“满载而归”,让乡邻羡慕不已。
   我有一种适合我的捉泥鳅方法,是我母亲教给我的。在暑假中,“双抢”前后还有些闲暇,有个少年腰系一个鱼篓,手拿一个三角形框网兜(三角形边框40cm左右),头戴一顶草帽,肩上撘一条毛巾,身穿背心、短裤,脚穿凉鞋,经常出现在小溪小河中。这身装扮并不多见。通常是上午11点左右出发,下午4点左右回家。实践中我找到了一些方法和窍门,只要出门总会有所收获,有时因为收获甚丰,中途还满载而归(鱼篓装满了)回家卸载一到两次。说是捕虾,实际上泥鳅占的比重不小,二者兼收并爱。我家兄妹四人,我为老三,我的个子高一点,可能与我有此“特长”有关。此特长,一来因为正是我长身体的时期,营养方面得到了改善;二来逃避了做重体力活(比如我二哥,长我四岁,经常挑一些可以砍“好柴”的地方砍柴,还得费力挑回家,我吃不了那个苦)。我这个特长也需吃些苦,比如长时间一个人在水里行走,不断忙着探索与发现,还得时刻注意安全,比如水的深浅、是否有蛇出没,此外就是得抗晒,上身晒脱皮是常有的事情。肩上撘条毛巾,是我自己摸索出的防晒发,常将自己加湿,藉此“保养”。捕捉回的泥鳅,吃一部分,吃不完的用特制的陶瓮养起来(也卖过几次),说是养,其实只是记得换换水而已,有时养数月。不时开一次荤,招待客人,也可以算作一道荤菜。
   长大后,种种原因,泥鳅似乎不再是原来的泥鳅。比如我上高中时期,我曾经擅长的捉泥鳅方法已经不少使了。因为村子里有几家养鸭子的,鸭子扫荡过的小溪小河,鱼、虾、泥鳅所剩无几,还有就是各种农药的使用、电瓶技术的使用,捉泥鳅变得不是那么容易了。泥鳅养殖技术越来越高明,上高中期间吃过几回养殖的泥鳅,感觉味道不是那个味。自己工作后,自己开始做饭,买过泥鳅,一是感觉处理不便,二是感觉味道不对。少年时期吃泥鳅,都是直接煎炒鲜活的,未经任何处理,养殖的泥鳅,不处理不敢吃。2014年暑假回家乡,母亲特意找人给我买了点原生态泥鳅,好像是40元一斤(养殖的17元一斤)。现在在农村原生态的很难弄到了,因为时下的农村小孩也很少做农活的,我少年时期那样“捉泥鳅”的经历很少人有,大人运用“现代技术”捉到的原生态泥鳅,成本也不低(包括人力及技术装备投入)。农村的农田,基本是老年人在耕种一部分,而且是借助机械,耕作方式与我小时后大不同。部分“好田”盖上了楼房,贫瘠一些的荒芜了(有点“退耕还林”的味道),山是更绿了,不过水是有问题的,至今未通自来水,用的是地下水,春节前后用水特别紧张(这会本身雨水少,大量农民工返乡)。
   我儿子出生后,听到一首儿歌《捉泥鳅》,歌词我很喜欢,“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旋律也很喜欢。我将这首歌作为摇篮曲,还曾在图书馆的跨年晚会上表演过。为了讨儿子开心,还专门养了泥鳅,让儿子捉泥鳅玩……泥鳅生命力特别强,特别好养,只需注意换水(且不必每天换),无需投食。我还曾亲自试验过,活泥鳅放冷冻层,冻僵硬后,放水里解冻后可以“复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930873.html

上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76期 20151023)
下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77期 20151030)
收藏 IP: 180.105.181.*| 热度|

7 陈楷翰 杨正瓴 翟自洋 陈南晖 陈冬生 孟庆仁 陆俊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