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0月笔者《移动图书馆观察与思考》一文结尾为“移动图书馆就图书馆界来说,是通过WEB2.0技术及在线参考咨询服务对师生开展延伸服务。目前是一种有益的但非必要的延伸服务,不久的将来,随着移动接入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的进一步普及及相关服务的进一步成长与成熟(比如《图书馆报》的手机读报客户端之类APP),移动图书馆大有可为。”如今,移动图书馆已然火了,呈星火燎原之势!
2014年5月23日《图书馆报》头版头条为《图书馆界积极开展移动数字服务》,报道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专题研讨班。2014年5月12日至16日CALIS管理中心、DRAA理事会举办《数字资源移动服务研讨会暨CALIS第十二届国外引进数据库培训周》,DRAA理事长、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先生报告题为《移动互联时代数字资源新型服务探索》,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姜爱蓉女士报告题为《移动技术驱动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于光先生报告题为《哈工大图书馆新媒体服务与实践》。 2014年5月27日至30日英国公开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办第五届国际移动图书馆会议。开幕主题演讲为“Mr. Joe Murphy (Library Futures at Innovative)The Post-Mobile Library”。姜爱蓉女士的主题演讲报告为《移动技术在中国大学图书馆的应用 》。姜爱蓉认为“在最近十年,中国大学图书馆的移动技术应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期主要提供基于短信的移动服务,包括流通通知、各种公告和短信咨询服务;中期主要提供基于 WAP 的移动服务;后期提供移动阅读服务、APPS 服务以及体现移动装置特点的创新服务。”,“移动图书馆获得广泛应用,尤其受到学生读者的青睐,移动图书馆在大学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促进作用正在逐渐显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18亿,手机网民数量已有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目前中国“211 计划”的 112 所大学中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比例超出95%。据超星移动事业部翟东亮先生的介绍,目前超星移动图书馆正式单位800个,试用单位1200个。
“移动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分支,它具备数字图书馆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备‘可移动’的特征。这种‘可移动’的特征表现在,普通用户和读者可以不必依赖于PC来实现数字资源的浏览、下载和阅读,用户和读者可以通过手中的便携数字图书阅读设备(如手机、MP3/MP4、PDA等手持阅读器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来浏览、下载、阅读和欣赏数字资源的一整套系统。移动阅读作为数字阅读的深化应用阅读形式,克服了需要电脑、网络以及固定位置才能进行数字阅读的限制,极大的满足了人们数字阅读时的随意性,不受设备、场地的限制。图书馆将因为引入移动数字阅读会扩大读者的使用范围,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图书馆服务的理想目标,本质就是信息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读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取图书馆的任何图书资源。而图书馆的服务从过去的印刷本的借阅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属于上了一个台阶, 而数字图书馆进入移动图书馆服务则会使图书馆的服务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真正实现图书馆的理想目标.移动设备使用量在未来几年将会超过目前的电脑,成为主流信息获取设备,而顺应历史潮流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信息来源:超星移动图书馆建设方案)
笔者实际体验了超星移动图书馆(WAP版及APP客户端版)并与同行进行了一些交流。笔者认为确实非常“给力”!超星移动图书馆做到较好地整合所在高校图书馆现有的资源,还能通过文献传递等方式获取所在高校没有的资源。超星本身有“内容”(图书资源),异构数据资源整合方面亦有基础,很好地解决了通过移动终端访问图书馆IP内的资源。更具现实意义的是,超星移动图书馆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门槛,比如图书馆数字资源动辄数种数十种甚至数百种,几乎种种均有其“个性”(比如需要安装特定软件(浏览器、播放器等)、检索方法各异等等),超星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学生用户,其实他们更需要的并非学术性数字资源,而是有助于长知识、长技能、乃至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资源,超星图书馆提供的公开课、视频、报纸等资源学生用户很有吸引力。当前,高校学生普遍拥有智能手机,假如所在无线网络覆盖好,用起来确实是大大方便了。如果假期回到家里,在家里使用移动图书馆,更加惬意了。无论你在哪里,图书馆就在哪里。对于高校教师用户,尤其是年龄偏大一些的(比如45岁以上),使用手机进行数字阅读相对吃力,但可以通过其他移动设备比如IPAD、笔记本电脑使用WAP版(功能比APP客户端版差不少),也是大有帮助的(当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校外访问困难,即使提供了VPN或反向代理等,效果大多不理想,还可能得另行支付费用)。
移动图书馆未来发展,姜爱蓉女士认为移动图书馆需要与数字图书馆、实体图书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移动服务是图书馆整体服务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移动服务的用户体验更为重要。移动互联网“通信便捷”、移动装置“小巧轻便”的特点对移动图书馆的稳定性和流畅性提出更高要求。图书馆需要挖掘和发挥移动装置特有的功能和特点,创建适应读者需求的新型服务,提高图书馆与读者的粘合度。移动技术不断推动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支持图书馆用新的理念和手段创造性地传递图书馆资源和服务。
延伸阅读:
The Open University(UK) an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ringing you the 5th International m-libraries conference May 27-30,2014
http://m-lib5.lib.cuhk.edu.hk/sc/programme
英国公开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为您呈献第五届国际流动图书馆会议 2014年5月27-30日
图谋提示:可以点击会议议程中相应链接下载报告摘要及PPT。信息量非常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