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关于学术著作的思考 精选

已有 8354 次阅读 2017-8-5 07:44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随笔, 学术著作

   参加江苏省图书馆学术年会,有两件事引发了笔者对学术著作的思考。

   其一,吴建中先生的主旨报告,开场带来美国图书馆界的一个爆炸性新闻——美国D-Lib Magazine(数字图书馆论坛)停刊。因为缺乏优质稿源,且“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昨日黄花,2017年7月发布7、8期合刊之后停刊。停刊后,保留刊号、维持过刊可获取。(信息来源:Laurence Lannom.The End of an Era.http://www.dlib.org/dlib/july17/07editorial.html)美国D-Lib Magazine(数字图书馆论坛),生于1995年7月,卒于2017年7月,凡22年,象征一个时代的的结束(The End of an Era)。吴先生接着提了几个问题:“数字图书馆是否出现实体化和孤岛化现象?数字图书馆如何走出领域本位的发展状态,与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在数字时代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其二,在会议间隙,郑建明教授见到我第一句话是勉励我朝学术著作努力。郑教授了解我近年在学术图书方面比较努力,但在提醒我“跑偏了”。

   何谓学术专著?叶继元教授对学术著作做了一个较为清晰地界定。学术专著是对某一学科或领域或某一专题进行较为集中、系统、全面、深入论述的著作,一般是对特定问题有独到见解,且大多“自成体系”的单著或二三人合著的学术著作。与学术论文相比,学术专著的篇幅较大,内容所涉及的问题一般也较专深,更具专业性、系统性、全面性、深入性。其论述或论证具有广度和深度。学术专著的创新层次较高,一般具有原创性。(见:叶继元.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概念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1):21-29.)

    这些年,我收藏了一些学术图书,比照叶教授作的界定,称得上学术专著的很少,但确实有,比如: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张秀民《中国印刷史》、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于良芝《图书馆情报学概论》等。我自身稍微有点“学步”意识的学术专著只有一本,且似乎已被“爆炸性新闻”炸得粉身碎骨。

   2009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书《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研究》,那是在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出版的。2011年开始出版博客书,目前已出版3本,2017年将出版第4本。2013年以副主编身份出版《书海一生击楫忙——图书馆学家张厚生纪念文集》。此外,还曾“策划”一本图书。我的几点感悟:出版是需要机缘的,适时出版;做不了大事,就做点小事;无错不成书,努力做到“知错能改”;对学术心存敬畏,但不畏惧,循序渐进。

   也许我无缘学术专著,但若有缘留下脚印一串串,亦属三生有幸。我的内心深处,对学术著作始终心存向往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69614.html

上一篇:关于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思考
下一篇:关于图书馆员科研价值观的思考
收藏 IP: 117.92.98.*| 热度|

9 范运年 蒋永华 韦玉程 晏成和 刘桂锋 biofans xlsd zjzhaokeqin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