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三、道,德,与马克思的“两条道路”

已有 3280 次阅读 2014-3-26 06:28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权力, 世界3, 两条道路, 非嵌入编码知识

三、道,德,与马克思的“两条道路”

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德经。拿中国的“体用说”来理解,就是道是德之,德是道之。上篇《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化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如此对道与德的阐发,以及先《道经》后《德经》的写作次序与过程,即可联想到马克思著名的“两条道路”。

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1]中提出“两条道路”的思想。

“如果我从人口着手,那么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贴近的规定之后,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最后我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己不是一个混沌关于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在“最简单的规定”的前后就是“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两条道路与波普尔关于知识的世界3理论密切相关。在认识之初,世界1、世界2和世界3彼此不分,处于混沌之中。随着认识沿第一条道路渐次深入,愈益抽象,三个世界即开始逐步分离,并在两条道路的转折点达到(在相对的意义上)完全分离,形成独立于世界1和世界2的客观知识世界3。在第二条道路上,随着世界3,或者说“最简单的规定”重新与具体的对象及其语境相结合,以及在此结合的过程中主体的介入,分离的三个世界合为一体。

由此看来,“虚无无形谓之道”,道的形成过程在整体上正与马克思的第一条道路相一致,道就相当于由第一条道路所得到的“最简单的规定”。而“化育万物谓之德”,则在整体上相应于马克思的第二条道路。由此可以引出三点:其一,两条道路对道与德关系的启示,其二,道与德及其关系与两条道路之不同,其三,反过来,道与德对两条道路的启示。

民间通常把道德当成一个整体,笼统说道德高尚与否不同,学术界对于道与德的关系已经有很多研究。此处不涉及这些已有的研究,仅简析由马克思的两条道路对理解道与德之关系的启示。其一,在认识过程的两条道路上,先有第一条道路,然后才是第二条道路,颠倒或只有第二条道路都不可能认识对象[2]。同样,在道与德的关系上,道在先,德在后。得道之后方可有德。希腊的自然哲学,以及而后牛顿所要求“当心”的假说,都属于没有第一条道路或第一条道路不充分就开始第二条道路。实际上,老子《道德经》的写作次序就暗合了两条道路。其二,道是德的基础,德是道的目的。将道与德混为一谈,甚至夸大德的作用而忽视道的地位,则既不可能得道,最终也不可能有德。没有道作为基础的德是“无体之用”,因而是空中楼阁,虚幻,甚至虚伪和虚妄。当前社会中的一些道德说教之所以没有效果甚至引起反感,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区分道与德,以及没有把德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社会上的道被扭曲,又何以在扭曲之道的基础上奢谈德?只有在理顺道之后方可谈论并践行德。从根本上说,只有参透道,方可具备德。

不过,道与德及其关系又与两条道路有着相异之处,前文已对此有所涉及。其一,马克思的两条道路上的第一条道路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这里的“蒸发”,其要义是经由抽象、分析等方法,由感性到理性。在这一过程中,虽要求排除主体的干扰,但对象尚在;排除的是来自主体的“第二性”,但留下了“第一性”。而老子的“虚无无形”可以说迥异于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的分析、抽象等,在“虚无”之时,被虚无掉的不仅是感性,而且是对象本身,是所有具体的对象。正因为此,由道,实际上不可能“回过头来”通往任何具体的对象。其二,在第一条道路的“蒸发”之时,虽排除主体的干预,但主体认识世界的能动性丝毫不差地贯穿于其中。而在悟道之时,需“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或许,正是老子不仅对客体,而且对主体的彻底排除,物我两忘,从而彻底断绝了本文第二部分所述的道与世俗权力的任何联系。

化育万物谓之德”,对于理解两条道路中的第二条道路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按通常理解,第二条道路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与第一条道路一样,所有的变化只是发生在认识过程中,不涉及认识过程之外的领域。而“化育万物谓之德”,其中包含了主体的积极参与,不仅是认识,“化育万物”更确切地说是实践过程,因而必然涉及到在实践过程中主体的价值观等等,这就是德。实际上,随着三论、新三论,以及复杂性科学的兴起,科学向后现代科学的转型,各种类型“后”的浮现,整个社会思潮由现代转向后现代,其主要特征就是实践转向和人与社会的参与(SSK)。就某个具体领域而言,例如科学技术哲学,近年来技术哲学的地位日渐上升,进而工程哲学横空出世,都表明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在社会的实际运行中,实践的作用越来越大。无疑,主体之德及其在“化育万物”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道家以一句“化育万物谓之德”,一步由前传统跨越到后现代。

 

道,是如此宏大,正因为宏大而笼统,可以有无穷无尽的解释而难于达成一致;是如此超前,正因为超前而停滞,因为它已经“道”出了一切……[3]

(笔者对“道”与“德”均所知甚少,本文仅就此“甚少”的“所知”与原有知识背景的“冲撞”(拉图尔语),略加议论和展开而已,远非对道与德的全面理解和阐释。)

 

又,应潜伟教授之邀,博主将于本月28日(本周51530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楼616室讲“大数据与认识论”。感谢潜伟教授邀请,欢迎各位前往交流指正!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M]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2]当然可以说,第一条道路是在先前认识的基础上,或者说,一切解释都已经经过了解释。

[3]笔者对“道”与“德”均所知甚少,本文仅就此“甚少”的“所知”与原有知识背景的“冲撞”(拉图尔语),略加议论和展开而已,远非对道与德的全面理解和阐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779231.html

上一篇:道与“知识就是权力”
下一篇:编辑部,还是编辑部
收藏 IP: 114.221.181.*| 热度|

7 曹聪 陈小润 武夷山 赵美娣 胡业生 clp286 qiny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