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空间与时间——关于“层次”的思考之一

已有 3640 次阅读 2018-8-30 15:10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空间, 时间, 层次, 因果关系

吕乃基

层次,是从哲学的抽象概念,到芸芸众生的自然语言,从文化、政治到经济,都在使用的词汇,不过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则各有千秋。此处试图对“层次”做一个简要的梳理。1.空间与时间,兼及上向与下向因果关系;2.层次升高的变化

层次,是“世界1”,万物之间的普遍关系;是“世界3”,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各种知识之间的普遍关系,以及是“世界2”,人类社会和人内心世界的普遍关系。

1.空间

层次,看到这两个字,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空间上的高低和大小关系,要素上的组成与被组成关系。

在世界1,量子阶梯;更抽象的表述是,要素、子系统、系统;

在世界3,是知识之间的层次,数理化天地生,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真善美。

在世界2,是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和社会学家-社会管理人员-艺术家和思想家等序列,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等。

亚里士多德关于层次的理解基于其形式与质料的概念。层次的一头只有质料没有形式,另一头只有形式没有质料。前者可以想起宇宙大爆炸理论中的奇点,后者也许是可以游离于“臭皮囊”的灵魂,也许是人工智能通往“后人类”的“奇点”。

2.时间

量子阶梯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上的组成与被组成的关系,或者层次高低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量子阶梯是一个逐级生成或涌现的过程。要从演化的角度来理解量子阶梯。

自然和自然界,这两个概念对应同一个对象。“然”即过程,“自然”就是自己发生的过程,就是自组织。自然界,是空间的角度。自然界,是此时此刻的自然;自然,是一连串的自然界。由“自然”两字,由自然界与自然两个词汇的区别与联系,即可见中文之魅力。

3.上向与下向因果关系

上向因果关系说的是低层对高层的因果关系。在演化上,低层要素的相互作用生成高层;在存在上,低层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高层的基础;在知识层面,低层从一个方面解释了高层所具有的性质或功能。

下向因果关系说的是高层对低层的因果关系。在演化上,高层的生成是“涌现”;在存在上,高层对低层作了限定;在知识层面,高层出现了由低层没法解释的功能,以及反过来揭示了低层要素前所未知的某些特质。

一旦认识到量子阶梯背后的时间维,那么上向因果关系就是历史决定论,一般意义上的因果决定论,历史对现在,对未来的决定性作用。

反过来,下向因果关系,提示了现在对过去,结果对原因的作用。一个自由电子进入了原子之后就不再是自由的了,受到高层次物质对它的制约。这种制约既可以从空间上说,是高层次对低层次制约,也可以从时间上说,是现在对过去的影响。上向因果关系和下向因果关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上”与“下”,而且是历史上“过去”和“现在”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有这样一句话:自然和人类的技艺一样,是为了一个“未来的、然而在存在的次序上却是在先的善所吸引的有目的的存在”。

这句话拗口到这样的程度,由此就可以知道什么叫做哲学了。翻开一本书,每一个字都认识的,合起来却不知所云,这就叫哲学。

譬如说要做一个房子,这个房子虽然还没有做出来,但是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存在了,它就是目的,善。它是未来的,但是在存在的次序上却是“在先的”。自然与人类的技艺是一样的。更有说服力的事例是受精卵按既定方向的发育。

 

但是这句话只说明了自然界一半的真理。什么是另一半?

自然与一切存在物一样,是出于一个已有的、但是在存在的次序上却是在后的源泉(也就是第一因)所导致的有原因的存在。这就是它的另一半。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下向因果关系。这里后加的话就是上向因果关系。前者是目的引导,后者是历史决定,自然界是这两方面的结合。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怀有深刻的目的论,牛顿大概就是另一半。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上向因果关系和下向因果关系。

上向因果关系和下向因果关系是世界1量子阶梯的抽象,可以普遍适用于世界3和世界2。

 

处于当今世界中的个人、公司、组织,当认清自己所处的层次,在世界1、2、3中分别所处的层次,在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子系统中的层次,以及在上下向因果关系中的层次,也就是历史与未来过程中的层次,从哪里来,现在哪里,往哪里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131870.html

上一篇:经济哲学遐思(1.本体论)
下一篇:韩春雨的实验结果一定可以重复吗——世界3与世界1的对称关系
收藏 IP: 49.74.78.*| 热度|

6 陈楷翰 杨正瓴 武夷山 郑永军 李剑超 姚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