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ia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liangwang

博文

我也非科学一次

已有 1921 次阅读 2015-3-6 07:56 |个人分类:能源转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也任性一次。

缘起

我认为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是“远古”高等生物通过某种方式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地下,为地球后代生物造福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当然此种生物是什么?They用了何种转化方式?

都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主要问题是两个:

1 有没有生物参与化石能源的形成;

2 参与的方式是什么。

化石能源主要指的是煤和石油,有的人也把天然气算上。所谓“化石能源”也就是说,这些能源都是由“远古”的生物经过长期“自然作用”,演变而来。生物显然是参与了此次活动。关键问题是,它们怎么参与的,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主流科学界显然认为是“被动”参与的,证据也不少,研究的人也非常多。那么,可否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性?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第二问题更加复杂,生物“被动”参与“制造化石能源”方式,其实一直都是地质学界等学科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如果假设它们是“主动”参与,首先研究思路就得有本质改变,寻找证据的方法也得跟着调整。


这俩问题跟“雾霾”及“其它环境污染”的产生机理属于同一类问题,当然我提出的问题要比治理环境要难度大的多。因为雾霾和其它环境污染问题,大家取得的“共识”是人类“主动”参与引起的,隐含的意思就是,虽然少有人想“主动”破坏环境,但是目前人类工业化(国内外都一样,没有谁比谁高尚,只是发展阶段不同而已)的道路就会恶化环境。那么,我们如何减少“污染”呢?其实,各类专家和科学家,得到的结论就是:最有效的方式是改变人的欲望,某个人肉体上消失是对环境最好的保护。这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人类,具体到某个人,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主动地”消失。我们只能从可操作的科学和技术上去想办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无意识的伤害(比如乱扔垃圾等等。)


回到我自己提出的两个问题,既然“大家共识”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可否让其“可再生”,而且实现“有效地”、“源源不断地”、“循环地”再生?就如,人们一直在努力实现“一劳永逸地可控制核聚变”,以化解能源危机一样。假如“可控核聚变”实现的难度和成本超过了化石能源的可再生化,或者说在化石能源“枯竭”之前,还没实现“可控核聚变”,怎么办?这种情况下我提出来的俩问题,就不仅有科学意义,而且有“实用”价值了。


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

1 有无生物“主动”参与化石能源的形成?

这个问题非常难。有段时间,在中国三月份是“学雷锋”月,本质上是学习一种精神:牺牲自己并服务别人。后来,有学者论证:雷锋已经死了,他永远不能复活。在肉体上来说,他论证的错。他其实想表达的是“雷锋精神”在中国已经“死去”了。他肯定也错了。总有一些人在传承者“雷锋精神”,尽管不多,但他绝对不能说“死了”。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以及最新的生物演变的研究成果,人类属于一种生物,虽然很高级,但是从物质条件上来说,也并非完美无缺。在人类现代意义上的科技史相对于人类存在的历史来说,太过短暂,有很多历史事件还是一种猜测,并不“真实”。而人类的历史相对于生物的历史来说,也太过短暂,地球上曾经有过智慧和能力都超过人类的生物吗?这也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生物的历史相对于地球历史来说,一般认为地球历史要更长一些。即使生物的“原种”来自地球之外,那么要充分获知所有生物的能力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无某种比人类无论是智慧还是能力均要弱小的生物进行了“主动”制造化石能源?

这样,一个“大问题”可以暂时拆分成俩问题:

1.1地球上曾经有过智慧和能力都超过人类的生物吗?

1.2寻找一种有能力“主动”制造化石能源的低等生物。

这俩问题,完美解决任何一种,都算是对“大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正面回答。

其实,对于1.2问题,已经有科学家发现一些细菌能够“生产”油,或者天然气,关键是效率太低,而且如何富集成油田或天然气田,估计还没有完整的证据链。

这俩分解问题,比前“一个大问题”翻了一倍,但是相对来说更加具体了一些。

对于问题1.1是属于人类学、 宇宙学以及历史学等交叉学科问题,国内外有很多人在研究。

对于问题1.2,甚至都成了工程技术问题。




王安良

2015-3-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71524-872317.html

上一篇:《工程热力学》教学体会(11)
下一篇:三八节的雾霾
收藏 IP: 111.193.49.*| 热度|

2 马德义 胡业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