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ia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liangwang

博文

《梦溪笔谈》阅读笔记05

已有 3205 次阅读 2022-6-6 12:57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梦溪笔谈》阅读笔记05

2022-06-06草稿

2022-06-08定稿

王安良

按:这两天继续抄书。续上一篇: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71524&do=blog&id=1341494

卷17  书画[1]p195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71524&do=blog&id=1341494

175  以大为小

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毛。予尝以问画工,工言:“马毛细,不可画。”……

176  以大观小

又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cui4jue2)。此论非也……

悦读笔记:

为何没看到:以小为大,以小观大或以小放大的文章呢?

当代,我们已经看见了星系、星系群结构,甚至拍摄了黑洞照片,还不止一幅;也看清了单个原子、分子。古人,尤其是一千多年的宋朝人,看的最大和最小,也许仅为肉眼所见。

“道听为虚,眼见为实”。

按照所谓的现代科学精神,他们/她们难道就没想过“看”得更远、更大?或者探索更微观的秘密?众所周知,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历史并不算太长,中国人对此可能没有什么直接贡献。

中国的西方佛祖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蚂蚁眼里的世界和恐龙眼里的宇宙一样(或相似)吗?很显然,“以大观小”、“以大窥小”与“以小观大”、“以小望大”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都难说相似。

早晨跑步时想到许多琐碎的往事,以普通教师的视角思考大学的教育,即小人物看大师的表现,来理解中国的科教。二十年前,某某公开宣称不再“申报”院士,作为小人物的我,第一反应是,中国的博士学位不得也罢;十年前,某人(及某些人)荣退院长并大谈教育,且雌心满满地讲演“要做大教育家”,予自省惭愧,觉得教授、甚至副教授不当也罢;五年前,很多牛人乃至大师级的人物,痛心疾首地谈论“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要破“四唯”、“五唯”乃至“十一维”,而这些人恰恰是因此而飞鸿腾达的,我就觉得疯狂的年代必然造就一些“狂人”,唯有NB奖砸到他们的头上,或者受邀当哈牛大学校长,才能让其闭嘴。

当下的教育当然有很多问题,有历史的、制度的、学校的、教师的、学生的、环境的责任等等,能写一篇又一篇的论文,出版一本又一本的专著,获的一个又一个的大奖……从我的角度来看,至少一个是“大、小错位”问题:某些理工科大学教授、大领导,其实适合到人大附中、旧东方学校教作文或英语,或拟聘为东湖大学哲学、思政院院长;某些高中、甚至小学幼儿园的数学、乃至音体美教师,其能力和修为应该去人大、甚至北大当校长。

“以小窥远”,未来某一天,当谷爱凌同志学成归来,不是被聘为人大附小的体育老师,而是人大的校长,我们的教育才可能真正地自信起来,科教才有可能是强大了,也不需要多少所谓的“杰出”人才、多少经费、专利、文章、专著乃至什么NB奖来证明自己。

无论宇宙是“四维”、“五维”、“十一维”还是无限维,“以大为小”和“以小为大”是和谐的,真善美、假恶丑是对称(及反对称)共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一定律,并无“大、小”和“高、下”、“主、次”及“先、后”顺序,它们是纠缠在一起,直到永远。

THE END

参考文献

[1]       (北宋) 沈括著 道纪居士解译,梦溪笔谈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

跑步记录及获奖牌

跑步记录_20220608075254.jpg奖牌_20220608075228.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71524-1341791.html

上一篇:《梦溪笔谈》与抄、译书
下一篇:阅读历史书01
收藏 IP: 114.249.193.*| 热度|

3 李宏翰 杨正瓴 程少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