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or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gorge

博文

寓言 精选

已有 4854 次阅读 2007-12-15 21:46 |个人分类:文海拾贝

昨晚阿宝磨作业。看到时针已指向10点, 我着急去催他,他顺手抓起最后一道题考我,“请你说出几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我的脑海里立刻飞过农夫与蛇、“龟兔赛跑”、“狐狸与葡萄”、“狼与小羊”、“口渴的乌鸦”.....

“是中国的吗?”阿宝要我确认。嗯?这些在脑海里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难道不是中国的?

于是,一个已被论文程序填得满满的脑子,还得老老实实地去请教汉语典故、现代词语辞典、成语词典,。。。嗨,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恨年老忘得快啊。

可是,举目我国的词语宝库,怎么就找不到这些精灵呢? “我翻也是翻,真是找不到,真气人!”谁在那儿唱儿歌呢。

只好上网,立刻傻眼,上面那些故事一个也不是,全被那位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 萨摩斯岛贵族哲学家克桑弗的家奴,一个丑陋无比但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占为了己有。

我的刻舟求剑呢,愚公移山、狐假虎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买椟还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呢,它们为什么没有伊索故事那么快就蹦到我的心上来?

原因想来除了我个人文学素质低之外,我还犯了一个据说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即以为寓言嘛,主角应该是动物, 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而我们国家的寓言故事大多有人参与,或者角色全都是人,用的是依托手法,难怪我找不到它们。

有一个事实是, 自古以来我国历代圣人最喜欢的还是用高雅的文字来解释高深的道理。如遥远的天问,如深奥的论语。不喜欢给小宝宝们写拟人化的生动故事,所以用动物等形象写的寓言故事不占故事的主流。就像现在,科学普及仍然还未受到社会很好的重视(但武夷山老师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Wuyishan.htm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小时候的德育课全部是在一大段一大段的语录和“要——不要的语句中度过。听说许多国外的中学还开课教孩子们怎样做饭,怎样看护baby,作为Character课的一部分,很佩服。

不过,回味这些寓言故事,的的确确使我深刻体会到寓言是个好东西,用浅显的故事说明一个个大道理。如果不局限于动物去想,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寓言故事还真不少。如埳井之蛙啊,杞人忧天,画鬼最易,揠苗助长,穿井得一人,郑人买鞋,蜈蚣自大,迂儒救火,兄弟争雁,猫祝鼠寿, 画蛇添足,高山流水,狐假虎威, 三人成虎,玉器和瓦罐, 滥竽充数, 涸辙之鱼,失斧疑邻,八哥学舌, 白雁落网, 白龙鱼服, 扁鹊治病, 伯乐识骥, 丑女效颦, 得过且过,塞翁失马,掩耳盗铃,真是数不胜数。

但寓言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有些寓言太隐晦,譬如“穿井得一人”,“白龙鱼服”等,知道的和常用的人,我想现在恐怕已经很少、很少了。突然想起”80年代的新一辈“时代流行的朦胧诗,现在大学生还有没有像我们那会儿那么痴迷喜欢的? 明明白白有时也是极好的事,譬如科学网的实名制,真正起到了金桥的作用,使离别经年的朋友再相会,将遥远的情感再相连。为此,我真的要深深感谢科学网。有意思的是,有朋友虽知道我有一个博客,但怎么也找不到这儿来,至今尚不知道这间陋室。搜我的笔名、小名、我最喜欢的花、最喜欢月份和一切我可能用作网名的词,可就是想不到搜我的名字。嘿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55-12730.html

上一篇:山是眉峰聚
下一篇:槐树和小鸟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