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遥感,大气物理,全球变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dtown 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博文

遥感界的“扫地僧”--缅怀李小文院士 (范韶华博士委托发表) 精选

已有 8878 次阅读 2016-1-10 07:3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李小文, 遥感

遥感界的“扫地增”--缅怀李小文院士

范韶华

1/10/2016

今天是李老师的忌日。感谢科学网一年前组织的这个对先生的缅怀文集(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26.aspx?id=2012),也给我一个机会把对老师的记忆写下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3754-858582.html)。一年过去了,还不断有人来访问李老师的博客,对他表达怀念和敬意(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856744.html)。想到这些年虽然也匆匆经过北京多次,因为担心打扰他和觉得以后总会有机会,就一直没有去拜访过李老师,心里很难过。不过就像一网友写到的,“有些人虽然走了,但仍然还活着!”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写下记忆中和听到的另外几件李老师生活中的小事,以缅怀先生。

 

李老师和师母是大学同学。师母是班干部,而李老师应该是个书呆子或独行侠。有一次师母带着人去检查宿舍,李老师还在里面睡大觉,慌忙之中要爬起来,结果半天从被子爬不出来,原来他的被子套子破了一个洞,而他晚上睡觉时不小心钻进去睡到棉絮里了。每次师母说起这个故事,李老师就在旁边憨笑。

 

毕业后李老师在四川一家工厂工作,作为技术骨干,要分配活给其他的人。但组里有技术不是很过硬的人,做完的零件需要返工。李老师就经常自己晚上加班把这些零件弄好,但从来不指责手下人。听师母说起过,因为在意他们的感受和想给他们锻炼机会,李老师还是照样派活给那些人,只是需要时默默地改正任何错误。

 

大家都知道李老师很聪明,在UC-Santa Barbara读书期间,上课经常看武打小说,照样四年拿了一个博士两个硕士学位,完成了遥感中一个里程碑性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他的老板Strahler教授说当年小文把模型做出来后,把推导和结果给他看时,他花了两三个小时才看懂。李老师做研究的独立性和原创性,可见一斑。不过,大家可能并不知道的是,他的两个女儿也非常优秀,而李老师也很注重小孩的教育。大女儿当年以北京市高考状元考入清华,二女儿则以美国东部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进了Wellesley College。李老师的办公室没有他自己的奖杯,而是堆满了书和文献,还有就是他两个女儿的各种奖杯。每次李老师谈到她们,都非常地自豪,话多得跟谈武打小说时一样多。有跟我们谈到过带小女儿去中学上学的一些事,和后来让大女儿转学到UPenn的一些考虑。这是我看到的李老师作为很成功的慈父的一面。

 

我转学时李老师帮了不少忙,临行前去跟他和师母告别。聊了很多,还记得李老师说“人不管怎么活, 总是会有些人喜欢, 有些人不喜欢,不用太在意。”…“做好自己,努力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就可以了。还有就是不要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当时听着感触不是很深,后来自己经历了一些磕磕绊绊后,才越来越体会到这些话后面是什么样的一个心态,和理解为什么李老师在研究中能做得那么深走得那么远。虽然过去多年,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记忆依然那么清晰,仿佛发生在昨天。他的为人和做事的态度,将继续深深地影响我。我想作为他的学生,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以他对待我们以及工作的方式,善待周围的人和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李老师,我还会再回到您的博客来看您。在天堂的您能看到大家的留言吧。




深切缅怀李小文院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754-949324.html

上一篇:我记忆中的李小文老师(范韶华博士委托发表)
收藏 IP: 24.185.110.*| 热度|

40 檀成龙 苏德辰 武夷山 吕喆 孙学军 汪晓军 周士贵 张波 韩玉芬 李建国 夏少波 黄彬彬 陈楷翰 黄永义 汤茂林 刘玉仙 刘拴宝 蔡小宁 刘全慧 赵保明 李健 姚向东 杨正瓴 赵明 赵美娣 李志俊 雷栗 张云 马亮 许方杰 xqhuang shenlu zx99xz blackrain007 qzw haoye wangqinling zsc5 htli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