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控实验苑(GuanKong Experiment Center,GKEC)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oofgk  感庶物之机 悟万律之理  究天人之际 索浮沉之秘

博文

信息量化测度

已有 7193 次阅读 2007-5-25 10:17 |个人分类:超然观控|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 编审字2006〔018〕号

盛世英才系列丛书入编审批函

 

尊敬的于宏义同志:

信息量化测度》通过专家评审认为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交流价值,决定将您的论文和作者简介全文收录在《盛世英才理论文库》,并在此次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举办的“盛英杯”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在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向全世界播放。特此向您表示祝贺!

祝您在人生的征途上再树丰碑!

 

         盛世英才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

            2006年4月

 

                信息量化测度

                                            于宏义

 

泛系理论认为,作为科学基元意义的物质、能量、信息、时间、空间,都不能单独存在,只有包含了“时空物能信”(TSMEI)的“泛系”(pansystems)及其种种复合,互联互转互导互生互克,构成“五元五互”泛系,才能相对独立存在。

 

在万国互网、跨域一体的今天,相对普适、确切、具体而且实用、方便、有效的信息量化测度(Measurement for Information Quantification),不仅业内人士重视,公众也很关注。

 

信息论创始人C.E.Shannon,1938年首次使用比特(bit)概念 :1(bit)=Log22 。它相当于对二个可能结局所作的一次选择量。信息论采用对随机分布概率取对数的办法,解决了不定度的度量问题。

m 个对象集合中的第i 个对象,按n 个观控指标测度的状态集合的

全信息量        TI=Log2n 。

从试验后的结局得知试验前的不定度的减少,就是申农界定的信息量,即

自由信息量    FI=-∑piLog2pi ,(i=1,2,…,n)。

式中pi是与随机变量xi对应的观控权重,它趋近映射其实际状态的分布概率。由其内在分布构成引起的在试验前的不定度的减少,称为先验信息或谓约束信息量。风险是潜藏在随机变量尚未变之前的内在结构能(即形成该种结构的诸多作用中还在继续起作用的有效能量)中的。可以显示、映射这种作用的是

约束信息量      BI=TI-FI 。

研究表明,m 个观控对象、按 n个观控指标进行规范化控制的比较收益优选序,与其自由信息量FI之优选序趋近一致;而且各观控对象“愈自由,风险愈小”;约束信息量BI就是映射其风险的本征性测度,即风险熵。

 

被称为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现代情报学理论及其应用,非常注重信息量化测度。1980年代,英国著名情报学家B.C.布鲁克斯,在阐述人之信息(情报)获取过程时,深入研究了感觉信息的接收过程,并将透视原理──对象的观察长度Z与从观察者到被观察对象之间的物理距离X成反比,引入情报学,提出了Z=LogX的对数假说。用此能较好地说明信息传递中,情报随时间、空间、学科(行业)的不同而呈现的对数变换。然而,关于用户的情报搜寻行为,在其信息来源上,“获取距离最近的比例最高,最远的比例最低”的结论,在跨域一体、存在国际互联网的今天,需要有新的理论进行新的概括。

 

    对数透视变换,源于实验心理物理学。1846年德国心理学家E.H.Weber提出了韦伯公式:△I/I=k  。这里,△I代表刚可感觉到的差别阈限,I代表标准刺激物理量,k 是小于1的常数。后来,Fechner把这个关于差别阈限的规律称之为韦伯定律,并于1860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费肯纳对数定律:心理的感觉量值S是物理刺激量I的对数函数,即S=cLogI,c 是由特殊感觉方式确定的常数。

1957年Stevens提出幂定律:S=bIa ,a 与 b 为特征常数。心理物理函数究竟是服从幂定律还是服从对数定律? W.S.Togerson认为,这不能通过实验解决,而是一个在实验中进行选择的问题。G.Ekman 在假定Fechner的对数定律是普遍正确的前提下,推导出幂定律是对数定律的一个特例。

 

中国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程世权,在1990年出版的《模糊决策分析》一书中,评介引述于宏义等对“系统的定性和定量转化,总结归纳出了一种方便可行、科学可靠的定性排序与定量转化的方法”。于宏义等之方法,在利用显在的频数信息的同时,巧妙利用了潜在的泛序信息——权数,使模糊系统简便有效地转化成明晰的工程系统。其测度模式是:

      F(I)=Ln(max{I}-I+2)/Ln(max{I}+1)。

式中,I 为所论对象按一定指标的排序序号,F(I) 为其隶属度。实际应用中巧妙运用“自动连锁”机制,确实简便、实用、有效。所谓“自动连锁”机制,就是“评价者在评价他人他事他物的同时,不能不表现自身,不能不被评价”。

 

信息量化测度,必须深入考量“度”。

“凡事有度,要害在度”——既是自然的基本法则,也是社会的基本法则,更是思维的基本法则。

“度”是质与量的统一。演化与分布、随机与律定——无不统一于“度”。“无限大”和“无限小”都是度的特例。

“域”是“度”的子集。不同的“域”存在不同的“度”。任何“论域”必须由“度”界定。

观控隶属度F(I),必须遵循同一律;在同一律的前提下,会涉及“论域”的问题,宜用F(I)的中位值作参考基准。如在《素质能力测度观控实验》中,运用“九级分类量化”,以“一般同类同层同龄人中位水平”作参考基准。

 

人类的认知不能停留在已经达到的水平上,总得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LEON博士基于观控隶属度F(I),提出再加上对被感觉对象以外的感觉自动归0”的结果。即成  观控隶属域f(I)= Ln(max{I}+1-I)/ Ln(max{I})

从数学的逻辑理性看,观控隶属域f(I)违背了同一律,涉及最相邻的被感觉对象以外的“论域”,且存在分母为零的非理性的弊端。但是人们确有必要深化对“邻域”的认知。更何况哥德尔定理的最深刻义蕴已揭示:数学不仅是不完全的,还是不可完全的

 

既然如此,对观控隶属域f(I)需要建立自洽的理论。

 

一个样本A映射在数轴上,必然形成(-¥A )和(A,+¥ )两个区间(“论域”),但没有一个区间(“论域”)是已知的;当有另一个样本A’(A’<> A)映射在同一数轴上,则所形成的[A,A’] 区间(“论域”)是已知的;若有n+1样本映射在数轴上,则有n个区间(“论域”)是已知的(包括有重叠的区间(“论域”))。这样,观控隶属域f(I)中的max{I}=>2,就是应有之义了。当max{I}=1,则可按观控隶属度F(I)= Ln(max{I}+2-I)/ Ln(max{I}+1)处理。作为[混淆概率(观控隶属域)在线计算器]的实际编程,只须设定一个指令就行了。如果说观控隶属度F(I)着眼于“泛序”,那么观控隶属域f(I)则着眼于“泛域”。

 

LEON博士还提出:

感觉不但对刺激量T的相对变化有关,而且可能与刺激量T的绝对变化有关!

于是我在于宏义的模型上把基本的微分方程变为

deltaS = a (deltaT/T)  + b(deltaT)                                (1-1)

根据这一基本微分方程再加边界条件

F(1) =1                                                    (1-2)

F(n) = 0                                                    (1-3)

dF/dI | I = n   =  0                                           (1-4)

我就推导出新的表达式

F(I) = [ Ln(n+e-I) - (n+e-I) / e ] /[Ln(n+e-1) -(n+e-1) / e]             (1-5)  

 

LEON博士和鲁晨光先生发起的关于观控隶属度F(I)的讨论,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真诚的学术探讨,由此形成的对观控隶属域f(I)的共识,以及鲁晨光先生的建议

I 0开始, 2n结束, n是中点,F(n)=0.5.

F(I)=0.5+0.5ln(|I-n|+1)/ln(n+1) for I<=n

F(I)=0.5-0.5ln(|I-n|+1)/ln(n+1) for I>n

Or

F(I)=0.5+0.5(I-n)/|I-n|*ln(|I-n|+1)/ln(n+1)

 

都是很有意义的成果。

 

进一步考量著名的费肯纳对数定律,密切联系实际,检验下列图示结论。

 

 

 

 

 


 

 

 

 

 

 


 

 

吾之愚见,仅供各位进一步切磋推敲时参考。

 

时值春节即将来临,祝福大家——“狗头狗脑”,新岁新发!

 

2006.01.2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7-2423.html

上一篇:泛系观控技术
下一篇:YHY观控求教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