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行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jw

博文

核心-边缘模式、点轴模式与空间均衡

已有 9468 次阅读 2010-3-13 23:11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核心-边缘模式、点轴模式与空间均衡
                    

    前天在“中国网”上发了一篇关于均衡发展与地方化的短文(见上篇博文),感到兴犹未尽,固有以下文字。
    一、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空间结构存在很多问题,各位学者对此表述也不尽相同。我想将这些问题概括一下,认为有三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空间关系紊乱
    第二,空间景观无序
    第三,区域差距加大。
    我们几年来进行的区域规划的政策,从解决这些问题出发,把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作为目标。然而,我们现在有的规划,一上来就把规划的目标搞错了:强调区域非均衡发展的规律,把形成两极式的结构作为规划的着眼点,这显然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知半解的表现。
    为什么不能把巩固“核心-边缘”模式作为规划的目的?因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配不公平的条件下,人类活动的空间组织模式才会呈现出一种“核心-边缘”模式。核心区位于支配地位,边缘区处于依附地位(约翰斯顿,1994)。虽然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通过经济发展促进落后地区的社会进步是主要的社会目标。然而,“核心-边缘”模式的长期存在,使发达地区通过经济的控制,阻碍边缘地区的发展。
    弗里德曼将这种“核心-边缘”模式解释为四个空间发展的过程:(1)前工业化社会的地方化经济;(2)“核心-边缘”;(3)经济活动的扩散;(4)空间一体化的出现。也就是说,通过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边缘地区的经济的增长,从而促进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空间的均衡发展。
    为什么“核心-边缘”模式会在我国长期存在,而且基本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应该有三个原因:第一,全国市场形成之后,核心区主导经济发展的趋势一直存在;第二,没有任何一个区域可以完全支配全国的发展和离开其他区域而独自发展;第三,中间区域的长期存在,而不是仅仅两极分化,巩固了这种模式。
    二、“点轴模式”成为规划基本空间取向所存在的问题
    点轴模式对应的是“经济活动的扩散”过程。点轴模式应当更多地是扩散作用,而不是极化作用。“点轴模式”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学术界讨论很多的一种开发模式,人们也设
计了大大小小的各类发展轴,包括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走向的发展
轴。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有影响的、可以成为“点轴模式”
经典案例的发展轴。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是点轴理论错了?
还是我们没有认识清楚点轴理论的内涵?
    1、“点轴模式”的概念
    “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产业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在一
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
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
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
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
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增长极的形成关键取决于推动型
产业的形成。推动型产业一般现在又称为主导产业,是一个区域内起方向
性、支配性作用的产业。一旦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源于产业之间的自然联
系,必然会形成在主导产业周围的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旁侧联系
产业,从而形成乘数效应。
“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
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理论上称为发展轴。
2、极化作用对“点轴模式”的影响
当主导产业形成之后,在增长极上面将会产生极化作用,即增长极周围区域
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增长极本身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们现在一般
把一个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称为增长极,把受到中心城市吸引的区域称为“极
化区域”,在纯粹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进行区域经济规划的区域应当是
极化区域。
为什么主导产业的产生会在增长极出现极化作用?主要是由规模经济作用引
起的产业聚集作用,使增长极能够不断成长壮大。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规模
的扩大而导致生产的成本下降和收益增加。
如果极化作用一直在强化的过程中,生产要素就会一直向增长中心集中,就
不可能形成发展轴,也就不会出现“点轴模式”。 
3、扩散效应对“点轴模式”的影响
扩散效应是与极化效应同时存在、作用力相反的增长极效应。其表现是,生
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边区域扩散的趋势。为什么增长极的产业会向周边地区
扩散呢?
第一,经济上的互相依存,使增长极在产生伊始,就存在扩散效应。在极化
区域的生产要素与增长极聚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物流,由于
市场交易的存在,增长极在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资金也同时流向周边地
区。只在两地建立了市场经济的贸易关系,生产要素就始终是双向流动的,
所以极化效用和扩散效用也是同时存在的。
第二,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增长极上的产业技术不断发生更替。
增长极存在着产业不断更替的规律,被更替下来的产业向增长极周边地飞转
移,随着增长极的规模扩大和技术水平提升,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表现出
来的结果是扩散效应一天比一天增大。
第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部门存在扩散的趋势。对一些在
增长极无法从事的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入到这些产业的生产要素从增长
极向周边扩散,以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业、资源开采业、仓储
业、以及倾向于原料产地的制造业等。扩散效应又被称为“涓滴效应”,即
生产的发展通过扩散而促进增长极周边所有地方的发展,从而缩小地区之间
的差异。
扩散效应会不会产生“点轴模式”?这关键要看扩散的方向和强度。如果让
生产要素沿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大强度扩散,比如沿一条主要交通线扩散,就
可以形成一个规划中的发展轴,形成“点轴模式”,但这只有在政府的强势
引导条件下才能做到。
在一般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将向能够获得最大效益的最优区位的方
向扩散,而其方向不是固定的。这里我们可以用韦伯的区位论的思想来解
释,就是企业总是要获得运费最低的布局地点这一基本论断。这样我们也就
可以解释为什么上海的产业扩散方向是江浙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不是沿长
江溯江而上;目前形成的是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而不是沿长江发展轴。
为什么生产要素不会沿一条主要交通线扩散?因为我们的交通运输获得了长
足的发展,一个交通运输的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假设对于两个面积和人口都
相等的经济区域而言,如果我们舍去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个绵延千里的区
域,单位产值的生产成本必然高于一个具有很大紧凑度的区域。所以,目前
在我国形不成人们设想的一级或二级发展轴,看来也是存在一种必然性。这也就是“块状经济”的合理解释。 
    三、为什么要建设多极化的国土?
    畸形的国土贻害无穷。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明显突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三大都市圈的作用,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的一大特点。三大都市圈的面积占全国的3%多一点,人口占全国的25%,GDP占全国约40%。
    为什么国家发展重点在向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转移的时候,三大都市圈还能够获得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呢?主要是从决策层到理论界,都把构建三大都市圈看作是解决我国区域发展问题的唯一途径。由于从国家的层面上就对三大都市圈十分依赖,使得全国的非国有投资通过各种渠道流向这里,银行资本更是向这里集中,外资也不落后,积极跟进。三大都市圈对经济发展资源的这种包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其他地区的发展。也使国家在落后地区开发的努力效果衰减。
   更让人担心的是,到2020年GDP要达到占全国60%以上,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国土就不仅仅是“倾斜的国土”,而要变成“畸形的国土”了。因为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三大都市圈的比重,自然就是降低其他地区的比重。
   解决之道:回归均衡发展,形成多极化和地方化的发展格局。
   为什么会产生过分依赖三大都市圈的现象?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主要原因有:
   第一,对增长极理论的过渡理解。
   从理论上寻找原因,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对增长极理论的过渡理解,而没有看到区域空间演变的分散化的一般规律。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以及后来衍生的发展轴理论,都是强调首先建设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并由此带动区域其他地区的增长。从我国的国土来看,三大都市圈就是增长极,其他地区都是外围地区。然而,增长极理论适用于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地区,如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确立的沿海开放城市、开发浦东等,都具有此类性质。而当经济发展之后,应当适时地转变发展的思路,使区域的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化。
另外,增长极发挥带动区域经济的作用,还需要看其本身对周边地区经济联系的状况。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的,带动性就强;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不紧密的,带动性就不强。
    第二,对非均衡理论的过分强调。
   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赫希曼认为,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然而,我们需要看到,区域的非均衡发展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一直坚信只有非均衡发展才能达到发展的目的,而没有看到,区域真正的发展,是要使发展的区域能够逐步均衡起来,这应该是未来区域发展理论的实践的着眼点。当经济发展的形势发生一些带有根本性的变化之后,区域空间发展的理论,就不应该继续强调非均衡发展,而应强调适当的均衡化的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321-302728.html

上一篇:中国区域经济:走向均衡与地方化
下一篇:建议中央尽快退出刺激经济的政策:由湖北“十二五”投资12万亿想
收藏 IP: .*| 热度|

2 许浚远 宋敦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