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什麽样的情况下应该发表论文
蒋继平
2012年7月23日
国内科教界目前有关学术论文的讨论很激烈。 主要对国内科教界目前盛行以学术论文为指标的职称评定和基金申请有争论。 有些人对此很有意见, 而另一些人认为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标准。 据我个人的观察, 反对这种做法的人主要是在应用领域和工程领域的实干家, 这些科教人员注重的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对发表论文的兴趣不大, 因此,在这种评价体制下,很吃亏。 支持这种做法的人主要是一些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工作的科教人员,他们以发表论文来提出新的观点和主张, 不需要作具体的试验,也不需要实质性的新产品; 还有一些支持者是在论文写作上很有水平的大牛们,他们的一个特长就是会用英文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我觉得这两方都有一定的道理, 不同的观点是由于各人的处境不同造成的。 不过,一个公正的评价体制应该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不能偏重于一方。 凭我个人的感觉, 目前国内的评价体制好像更有利于基础研究和会写论文的学者。
我本人长期以来一直在美国的私人企业任职, 从事的是生物领域的科研工作,一直在科研第一线实干。我现在来简单地谈谈美国科教界在发表论文方面的一些倾向,借此向读者们介绍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发表论文,希望能起到一些参考和比较的价值。
一般情况下,凡是在大学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包括研究生和教授, 不管是在基础理论领域,还是在应用科技或者工程领域,都必须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发表。 这是因为研究生一方面是为导师和学校完成一些特殊的科研任务, 另一方面是自己完成学位的一个任务。 发表论文是衡量和满足这些任务的具体指标。 而且,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和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不是为了商业利益, 所以,几乎所有的教授们搞研究是为了社会和公众的利益。 他们的研究经费的主要来源也是社会和公众提供的。因而,将研究成果及时公布于世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在政府研究机构工作的科技人员, 除了涉及到国家机密的项目外,一般也要将研究成果及时发表公布。其中道理与学校差不多。
在私人企业研究机构工作的科研人员, 几乎没有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 都是在应用科技领域和工程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美国的私人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公司的科研经费都是由公司本身负担,没有国家和大众的支持。 公司从销售产品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开发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要是科技人员拿着公司给的研究经费, 将获得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公布于世,那么其他的竞争对手就可免费获得这样的研究成果,就可用同样的方法来获得同样的新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你是一个私人大公司的老板,你还会投入大量的经费来搞自己的科研吗?
道理不用多讲, 大家很容易从中得出结论, 那就是在私人研究机构从事科研的人员,一般不能及时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方式发表的。 这些研究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将研究成果写成报告交给上级, 由上级决定是否适合发表和以什么方式发表。
有的网友出于好奇心问我是否发表过一些论文。 因为我在私人研究机构从事科研, 我很少发表论文,我只是给公司写一些研究报告。 当然,有的时候,在得到公司的同意后,会与团队人员一起发表一些论文。因为我的研究领域是在生物学领域,尤其是在育种方面,这个领域的研究过程很漫长, 要开发一个新品种,通常需要至少5到10年的时间。 当我们的一些新品种已经在市场上占领主导地位,赢得了顾客,赢得了信誉后,我们就可以发表论文了。 这是因为,到那个时候, 即使竞争对手获得这样的信息,他们要重复这样的程序,至少也要5年时间。 到5年后,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我们可能已经开发出更好的产品了, 而且5年后顾客的要求也会不一样, 是不是?
但是,在开发新品种的过程中,任何新的,非常关键的设计步聚, 配方, 具体操作过程等都不可以用来及时发表。
记得我在皮托(Petoseeds, Inc) 任职期间, 和一个胡萝卜育种家一起研发抗病新品种,合作很有成效。 后来公司与另外两家公司合并, 新成立的公司(Seminis Seeds, Inc.) 又来了两位胡萝卜育种家, 他们知道我独自开发了胡萝卜真菌抗病筛选的几套方法, 要求我与他们合作, 为他们进行抗性筛选育种。结果那位皮托的育种家知道后,对我很生气,找到公司的研究主管, 要求立即终止那两位育种家与我的抗性筛选合作。我说这些,不是炫耀我的资历, 而是说明, 科研成果不是随便可以公布与世的。
可以这么说, 私人企业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都是属于企业本身的“机密”, 是企业之间用于竞争的秘密武器。 谁会将自己的机密用论文的方式来发表呢?
鉴于此,美国的私人研究机构一般不看重研究人员的论文数量,而是注重实际的工作成就。正因为如此,我根本不想发表论文, 一来省事, 可以更加有成效地做科研,二来对公司也有利, 保守机密!
私人研究机构有时也会“鼓励”或者“故意”发表一些论文,那是用来做商业广告的, 借此一方面推广自己的新产品,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但是,那都是在新产品已经成功占领市场以后的事。 不管是微软(Microsoft)的“视窗”(Window), 还是苹果(Apple)的平板电脑(Ipad), 他们都是先有新产品,然后才对外公布一些相关的数据。其他的公司,也几乎毫无例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