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我对故乡悲喜交集的情感

已有 3580 次阅读 2018-2-17 20:44 |个人分类:节日感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新春佳节, 故乡, 情感

我对故乡悲喜交集的情感

蒋继平

2018年2月17日


在这新春佳节之际, 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之情特别浓重。自从高中毕业, 我几乎就离开了故乡, 那是1974年底。先是去当兵, 后来考上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一个国家研究所, 再后来出国读研究生,博士毕业留美工作定居。 这样算来, 离开家乡已经44年了。其中曾经多次利用公务出差,私人探亲, 和同学聚会的机会回家乡访问, 每次回家乡都会对我的心灵产生震撼。我可以用悲喜交集来形容我的内心感受。

曾经记得我青年时代离开家乡时,村上没有任何楼房, 土房子倒有好几家, 村民们都从事农作, 洗衣洗澡都是在村前的河堤边, 做饭烧茶用的是流经村前的河里的水。那时候村民们生病了, 就请在农村行医的“赤脚医生”到家里就诊和治疗。 那时候的农事是以生产队为单位,青壮年在田间劳动以记“工分”的形式作为劳动保酬的数额。

当时村上有好几位年过90岁的老人, 他们虽然家境清寒,但是一般都德高望重, 深受村民们的敬重。 我爷爷奶奶就是其中的一对。

1995年我第一次从美国回到故乡,家乡的巨大变化几乎让我有一种进入迷魂阵的感觉, 根本认不清那里是那里,到处都是楼房,原来的平房和土房子已经找不到痕迹。整个村庄确实是大变样, 这个可以说是给我的惊喜。 不过, 在惊喜之余, 我发现村上的许多老人已经不见了。 当然那些年龄很大的是属于自然死亡, 像我的爷爷奶奶已经95岁以上, 归天算是很正常的事。可是, 听母亲说, 与她同辈的也有好几位已经去世, 原因是许多人都得了癌症, 这些人大多数都没有活过80岁, 有的甚至70岁也不到。据说流经村前的这条河的上游有一个农药厂, 产房的废弃物就直接排放到这条河流中,所以, 河水被污染的很严重。听到这些消息, 我心中顿生伤感, 悲从心底起,立即领悟到改革开放的利与弊的纠缠。

十年后, 我又回到故乡探亲访友。这次的变化更大, 农村经济确实大大地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这样的境况下, 我当然很欣喜。 可是,整个村庄除了孤零零立着的楼房外, 好像缺乏应有的生机。记得小时候凡是村上有远道而来的访客时,全村人都会前来欢迎围观和问候, 非常热闹。 可是, 现在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母亲告许我, 跟她同辈的已经没有几个活着, 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 所以, 整个村落变得很冷清。

去年回家乡的时候, 得到的消息更是悲喜交集。虽然最近几年家乡的变化不大, 但是,因为国家大力提倡教育救国的方针, 大量的农村青年有机会上大学。这些上了大学的年轻人真正地离开了农村, 走进了城市的行列。我的四个兄弟的子女全部考上大专院校而离开了乡村。这个信息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喜讯。 不过,纵观全局,看到的是农村的衰败景象, 没有一个年轻人, 都是老人和小孩。更为令我感到心痛的是, 有的人在打工的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失去年轻宝贵的生命。 我的一个堂弟就是这样的一个不幸者,在一次施工中不幸遇难, 留下老婆和女儿在农村过着无依无靠的艰难生活。

反正最近两次(2016和2017年)的回乡探亲给我的印象不是很乐观,我的直觉告诉我, 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发展, 主要体现在大城市的繁华, 而没有惠及真正的农民。 这个使得城乡差别越来越大。

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政府只注重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 而忽略了环境保护, 导致水土的严重污染。 以后要有效地根治这种污染, 国家和人民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是我感到悲哀的一个主要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1100157.html

上一篇:狗年说鱼
下一篇:科技论文大多数是自己人引用的
收藏 IP: 71.208.135.*| 热度|

11 陈楷翰 马志超 李颖业 雷宏江 张士宏 强涛 张晓良 武夷山 杨金波 张延良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