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有效地利用人类的财富

已有 2590 次阅读 2017-7-15 07:07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财富, 穷人, 富人, 利用率

有效地利用人类的财富


蒋继平

2017年7月14日



对于物质上的财富,人群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利用率。一种是高效利用的人群,这部分人属于穷人。 这部分人拥有的物质财富非常有限,他们必须依靠这有限的物质财富来保证自己的生存。这部分人的人生目标和过程仍然停留在寻求温饱的阶层。通常情况下,这部分人在使用自己的每一分钱的时候,都会掂量掂量,真正做到精打细算,使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所以,他们拥有的财富的利用率是很高的。 第二种人是中产阶级,他们已经在生活上达到了温饱的水平,在吃喝用方面没有大的经济问题,但是,他们也没有多少剩余的财产,他们还不能享受任意挥霍的奢侈生活方式。 不过,他们对钱的看法和使用就会比穷人随意一些。 财富在这部人手中的利用率处于中等档次。第三种人是属于富人阶级。这部分人拥有大量的财富,这些物质上的财富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们生存的需要。 比如说,一个亿万富翁拥有十几套房子,但是他最多也只需要住一个房子,是不是?他的那些房子对他来说有什么用,用来出租,挣来的钱存入银行,但是, 这些钱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他已经有足够的钱来维持生命了。所以,明确地来说,富人拥有的财富中的一大部分属于剩余财富,这些财富对于那些富人来说实际上是垃圾,是一种负担。因而,富人手中的财富的利用率是最低的。


我在上面谈到的是物质上的财富。我的观点很明显,物质财富的利用率取决于它对人生的实际利用价值。我认为人生的财富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类。大家也许会同意,精神上的财富比物质上的财富对人生更为重要。


当然,要是你还是一个整天为自己的温饱而努力的人,那么你目前考虑和关心的主要议题仍然只会是物质财富。这是自然法则确定的,也就是生存第一的自然法则。


对于那些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来说,争取获得精神上的财富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追求的一个目标。


我们已经知道,精神上的财富包含健康(美丽漂亮),知识, 智慧, 经验, 经历,技能,和素养等。这些财富是无形的。人们通常不太在意这些财富的价值。一些人不清楚自己到底具有哪些无形的财富价值,更不懂得有效地利用这些无形的财富。


现在让我用人生的经历作为无形的财富的一个具体例子来加以说明。


大家一定同意,飞机,汽车,火车, 电脑,手机,旅馆,电视机,音像制品,书刊,艺术品等都是人类的财富, 都是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服务的,是不是?要是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乘过飞机,没有乘过火车,也没有自己开过汽车,不会使用电脑和手机,也很少或者没有住过旅馆, 那她/他就完全没有这些人生的经历,也就不可能享受到这些人类的财富为大家提供的服务,那她/他就失去了分享这些财富的机会。


大家也许已经看出, 所谓经历, 就是感受和分享上帝为我们准备的财富。尽管我们自己也许无能为力拥有一架自己的私人飞机,但是,我们乘坐航空公司的飞机,不是也是乘飞机到达我们要去的地方吗?这跟乘自己的私人飞机有什么不一样呢。在我看来,这是利用别人的财富来为自己服务。别人为你准备好一切,你用不着自己给飞机保养,只要付上一笔合理的飞机票价钱就行了。这是有效的利用财富的最佳途径。


就我本人来说,到现在为此,我几乎已经乘坐过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民用飞机,乘过多种类型的火车,亲手开过40多种不同品牌的汽车,住过大多数级别的旅馆(五级以上的还没有住过),读过许多不同类型的书,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会使用大多数高级生物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使用过许多陆军武器,会使用大多数农具和农业机械。这些人生的经历已经成为我人生的一大主要财富,因而,我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深感满足,并在内心深处感谢上帝的恩爱。


对于如何有效的利用财富,我本人的感悟是, 尽自己的能力,多利用各种公共的财富。这些财富是上帝为人类准备的,由别人为你保管着,你要做的仅仅是尽最大可能去享受这些财富。 这是有效的利用财富的最高境界。但是,千万不要去占有这些财富,一旦占有,就可能成为你的包袱。而且,占有了但是不能有效的利用,这就是浪费,浪费是一种犯罪。


你不相信我的话吗?那么请你看看那些从事宗教活动的大师们,他们怀着一片爱心,带着教人从善的悟性,一辈子游走四方,甚至没有自己的家,没有多少个人财产,但是,他们实际上拥有比富人还要多得多的财产。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四海都是他们的家,都是他们的财富,他们走到那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欢迎,。 换句话说,四海的财富都是由别人为他们准备好了的,这是人类利用财富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他们被称为大师的真正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1066441.html

上一篇:美国社会真相系列(62)
下一篇:有妈在身边更有家的味道
收藏 IP: 71.208.164.*| 热度|

1 guhanx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