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经济真相系列—— 从里昂惕夫开始

已有 2520 次阅读 2021-10-5 11:44 |个人分类:经济真相|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里昂惕夫在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最重要的贡献是从30年代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各种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关系。这种方法在世界上迅速传播并广泛运用,并被联合国规定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投入产出分析法可抽象成一幅图。在市场上,供求关系可以用图来表示。企业为图的点,两家企业有供求关系,在产业链上存在上下游关系,就拉一条“边”,“边”的方向则代表着上下游关系。整个社会的供求关系就可表示成一幅图。如果把市场分成许多行业,每个行业代表一个点,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输入输出代表图的“边”,行业之间的供求关系就可以成为一幅图。而图可用矩阵来表示。

   为什么提到里昂惕夫?因为我想用矩阵来表示供给与需求关系时,查找资料发现了这位大神。他因为投入产出分析法还获得了经济学的诺贝尔奖。

   在互联网上,对里昂惕夫最多的介绍是“里昂惕夫之谜”。可找到很多相关资料。本文也介绍一下。

   “里昂惕夫之谜”说起来很简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优势的地方,这也就形成了国际分工。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部分,也就有了国际贸易,这是一种很朴实的分析方法。美国有华尔街,有很多金融公司,那么资本应该是美国的优势,应该在国际市场上有强大竞争力,那么美国出口的商品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类似东南亚国家人力便宜,就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衣服、鞋包之类的。“里昂惕夫”研究后,分析发现并不是如此。美国大量出口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农产品,软件产品。进口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汽车、船舶、芯片。

   不仅美国不符合禀赋理论,在其他国家同样能找到一些矛盾。韩国在二战后绝对是一穷二白,要市场没市场,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要资金没资金。韩国发展了什么产业?大量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比如说造船、汽车、重化工、钢铁、半导体、军工等等。为什么韩国搞了一大摊子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显然与韩国禀赋完全不对付。

   当然了,“里昂惕夫之谜”已存在很多年,也有很多的解释。比如对于美国来说,基本不存在完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种植人员需要长期的培训,大农场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美国的农业也是资本密集型。另外,美国技术人员经过了长期的培训,包含着大量的成本,也具有资本密集型特点。

   “里昂惕夫之谜”实际代表着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识世界。世界大环境比想象的复杂。韩国能发展起来,根本在于大环境已经变化。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时代:不缺少资金,也不缺少一般性人才的时代。对于大量资金密集型企业,工人的工作条件并没有太多的提升。在西方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很高,没有人再愿意这么辛苦工作。人们宁愿少赚钱,也不愿意那么辛苦工作。而这些资金密集型企业也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因此韩国能够崛起。

   有了以上的分析,“里昂惕夫之谜”自然容易解开。美国资本拥有量丰富,可其他国家的资本也不缺乏。资本可以很快从世界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资本在世界上已不属于稀缺资源。

   营商环境和人力成本成为最重要部分。营商环境差可能造成血本无归。不同国家,人力成本有好几倍的差距。人力也属于稀缺资源,毕竟培养一大批人除了需要资金,还需要时间。

   这个世界还需要关联起来。世界是分工的市场,产业生态形成了链条。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产业要发展,需要资金、人才和关联。世界上不缺少资金,人才需要培养,而关联需要一步步建立。营商环境、人才和关联才需要大量时间来培养,成为社会进步的关键点。

   通过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分解。我们也能感受到,世界经济比想象中复杂。

   下面还是回到投入产出分析法上。利用矩阵,可以分析很多的东西。不妨以一年为一个周期。在一年内,每个行业有投入有产出。每年的12月31日为截止点。在一年里,某个行业向其它各行业输出,同时又接受其他行业的输入。可以用图来表示,行业是图中的点,输入输出是图中的边,边的权重为比例(比上一年增长多少)。

   下一年的1月1日根据上一年的12月31日分配,又投入到新一年的投入生产中。一年又一年,在一个稳定的市场里,每年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也意味着,投入产出矩阵连乘之后,矩阵应该不变,或者说稳定。

   对于通常的现象,比如说经济周期,大基建投入,房地产投入,消费情况,出口情况,经济增长情况等等,都可以在矩阵中体现。目前,有大量的资源投入到“铁公基”。矩阵可完全体现资源的汇集,可分析出“铁公基”牵扯的上下游,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矩阵,甚至可以分析出经济周期等问题,比如房地产投资、绿色能源投资、电动汽车投资等等带来的新影响。

   世界上每一次大事件,比如说暖冬、冷冬、地震等等。这些会对产业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平时所学习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不足以对付。而投入产出分析法却可以轻松对付。投入产出分析法建立了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关系。那么,疫情对某个行业的影响是刚性的,也就是必然的。那么这个影响会扩散,从而带动一系列的行业变化。这些变化完全可以通过关联关系分析出来。

   比如说国外疫情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能力下降,收入下降。美国、欧洲的货币大放水保证了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消费能力不降。生产能力下降,而消费不降必然需要产品大量进口。由于只有中国控制住了疫情,也就意味着出口会大幅度增加。而这必然带来原材料、能源的巨大消耗。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个体的行为,比如说边际效应、激励机制、消费行为等等,这都是市场个体的选择。这导致市场个体与市场割裂开来。

   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的增长和平衡,比如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等问题。

   投入产出分析法关注各行各业之间的关联,分析互相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产生很多有用的结果。比如说在原材料领域,加大对巴西和澳洲的投资,即使是亏损也投资,比如说铁矿石等。通过扩大原材料产能,可降低价格。由于价格过低,投资可能会亏损。实际上必须要亏损。通过压低价格,获得更多的原材料,即使不用也可作为储备。说得直接一点,正常价格要100,通过扩大投资增大产能把价格打压到40。我们的投资是亏损了,但是从整体上看,通过亏损把所有的竞争者排出了,提高了定价权。因为进口大头在我们,进口的原材料实际便宜了。表面上损失了,可从整体上看是赚了。

   因为大量投入不赚钱,就可以让想赚钱的投资者自动远离。我们也不赚钱,可以这些原材料是以低价卖给我们自己,总得算来算去还是自己赚了。

   投入产出分析法的要点类似中医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各行各业不存在淤积,互相通顺,经济自然就顺畅。投入产出分析法非常有助于描述科技在经济中的作用。

   现代的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对科技在各产业的作用描述太少。更多讲述一些短期有效果的经济政策,经济调控手段,比如货币手段,财政手段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社会管理则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科技,把潜在的生产力发挥出来。

   然而,决定经济发展的天花板则是科技。科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刚性约束。在管理学、经济学中都没有明确的介绍和分析,分析科技到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或者作用有多大。当然,没有人会说科技不重要,大家都知道科技很重要。但科技到底多重要,却没有一个定量的说法。

   科技人员可以说是开疆拓土的战士,如何做好仍然存在巨大问题。提升科技水平,还需要更多路要继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306830.html

上一篇:经济真相系列——微观个体与宏观市场
下一篇: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双生子佯谬
收藏 IP: 123.116.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