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三个诺贝奖作品——红高粱家族、老人与海、百年孤独——从科学维度分析内涵

已有 2543 次阅读 2020-6-3 21:19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对诺贝尔奖文学作品,我们往往可看到很多的解读,而且长篇累牍。我想从科学维度考虑一下。

  《红高粱家族》焦点可用两个词来说明,一是红高粱;另一是家族。红高粱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活动的能源,组成人体的物质,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作者把红高粱纳入到作品中,代表了作者眼界和思维。红高粱是人的生存基础,属于大地母亲。人们围绕着红高粱的丰收,演绎着兴奋和悲伤。

   家族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只有家族才能够繁衍不息。《红高粱家族》以当年那个时代作为背景,介绍了家族的生存、奋斗和冲突过程。与《平凡世界》相比,《红高粱家族》即有突破又有保留。高粱地野合,成为土匪头子,积极抗日等,这些是突破的行为。不过,这些活动并没突破古老的历史,没超出人的思维,仍在人的感觉范围内。古代类似的写作也不少,比如评书、戏曲之类,也就不多说了。不过能像莫言,能把这么多因素放在一起的人不多。与一般小说相比,莫言至少做出了三个突破。莫言写了红高粱,红高粱属于最基础的生存问题,而且没有之一。水浒传中,好汉依靠抢劫生存;红楼梦、西游记对生存基础写的很少。

   《红高粱家族》把“性”进一步延展。在爱情小说中,当男女主人公经过努力,最终爱情战胜其它因素,获得圆满结果后,故事也就戛然而止。而莫言把“性”提高到实用程度,确保了家族繁衍。而色情小说专注色情,同样忽略“性”的功能性。

   《红高粱家族》另一个扩展就是人物层级非常丰富。与红楼梦、水浒、三国相比,红高粱家族一点不逊色。主人公虽然做得事情不符合社会风俗,但作者并没贬低,只是说明,简单对人物进行描写,没有提倡没有批评。其实,作者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现状。在各种压力下,人们已没有富余的精力来维护社会的世俗规则。人自身也成为社会交易的商品,比如人口买卖。

   《老人与海》是很有名的作品,人们很喜欢主人公的硬汉精神上。因作者描述很到位、很细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年迈的老人,力量已不在,全身各处疼痛,而又要出海。在国内,有很多类似的老人,他们没有养老金又不得不生活。他们已经年迈,可不得不接受生活和命运。很多人从老人与海中看到了不屈和强大的意志。而我却看到了无奈,因为我看到太多类似的例子。人总有一天变老,而变老时都想着享受几天好日子。而文中的老人却不得不出海,他喝的咖啡还是赊欠的,没有多余的钱。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出海。主人公不是想成为硬汉,而是不得不成为硬汉。没有人愿意成为硬汉,如果有更好的路,没有人去选择成为硬汉。所以,海明威最后还是自杀了,他自己承受不起了。

   对于普通的研究工作者、科技人员。有时候不得不坚持,如果能够不坚持,他们也不愿意坚持。人生就是人生,拔高是没有必要的,大多数人是在卑微中生存。在卑微中认清自己的卑微,泰然处之,也成为更高的境界。

    好作品需要线索,需要穿针引线,需要逻辑,需要把作品各模块系在一起,形成整体。这有利于作者写作,有利于读者理解,但在某些时候却不利于表达另外的含义。比如想描写社会整体,目的想反映整个社会,而不是描写某个人某件事。作者往往找不到一条能把社会各方面都串起来的线索。而《百年孤独》通过家族来描写社会,家族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百年孤独》的作者有意把人的名字混在一起,实际上让人们忽略掉人的方面,更多关注社会。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生活在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这属于七代人的历史。作品中人物名字重复,寓意着一代代历史没有变化。表面上讲了孤独,实际是引子。以家族为中心,《百年孤独》反映出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红楼梦》也描写了家族,与《百年孤独》完全不同。《百年孤独》的人像沃土中的树根一样扎入了社会各个方面,把信息汇集起来。《红楼梦》中的人生活在大院之中,有各种冲突,仅仅反映大院里的社会,而没有围墙外的社会。作者对社会上的事情也很少提及,除非实在有必要。看《百年孤独》,感受不到一个整体的脉络,只会感受到一只八爪鱼,各种各样的信息汇聚在一起,好像没有联系,又好像联系在一起。

   诺贝奖作品即是作者的创造,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解读,人们能更好从作品吸取价值。没有解读,如同人吃草,过了一遍肚子,最后什么也没吸收,又拉了出来。《红高粱家族》可分成红高粱和家族,即描写了人物,又描写了部分历史,人与历史搅和在一起。老人与海很单纯,很接地气。结合目前的世界,可以进行很多的解读,但我不想解读,因为现实中有很多像这样的老人。老人们除了仅存的生命,其它的都是已失去,包括力量、金钱,甚至勇气。《百年孤独》则描写了历史,在南美历史上应该有很多这样的家族,没有留下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唯有见证了这一段历史。与《百年孤独》类似的作品是人物志、县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236315.html

上一篇:新信仰的时代——现代社会的必须
下一篇:随便聊聊疫情下的经济策略(一)
收藏 IP: 125.34.5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