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高利率和货币扩张所带来的经济困局

已有 2477 次阅读 2018-9-22 16:46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2018年7月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河北雄县发布《2017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指出,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19.03万亿,同比增长13.2%。

       现在,国内普通居民大多能享受到现代科技商品,全世界所有能流通的商品,在国内均能找到。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己经接近于饱和,很难再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商品市场目前已失去了快速大辐增长的潜力。针对这种情况,不妨称为——国内市场饱和。在这种情况下,贷款余额快速增长往往预示着新问题。

     不妨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姜某拥有一家台灯企业,因目前竞争激烈,企业每年能带来50万得净收入。在他看来,这个收入并不高,因为他自己估计企业资产也有500到600万,每年辛辛苦苦50万并不让人满意。假如500万借给其他人使用,每年也能收利息50万。搞企业这么辛苦,有点不值得。他不想再扩大生产了,向外放贷也不稳定,特别是通货膨胀很厉害,于是决定购房保值,除了自有资金,还大量从银行贷款。最近房价上涨很厉害,他得收益也暴涨,感觉选对了路子。

     实业发展依赖市场,市场容量决定了企业大小规模。当市场饱和得时候,企业之间就成了零和博弈,从宏观来分析,企业的产销量没有变化。单个企业增长,就有其它企业对应减少。假如2018年12月和2019年12月,所有企业没有变大,也没有变小,企业利润也一样。因为企业不需要扩张生产,资金需求量变少,从银行贷款自然就少。现在人民币贷款余额仍在快速增长,说明了还有很多贷款不是为了生产,而是有其它目的。

       企业从银行贷款1000万,两年后要归还1200万。银行在回收贷款之后,还会继续贷给其它企业。利率越高,贷款余额增长也就越快。贷款余额增长速度不低于贷款利率。贷款人需要向银行归还更多资金。贷款余额增长,实际上要求市场中的货币也要对应增长。贷款余额增长,货币发行相应增长,而实体经济受制于市场规模,难以快速扩大。很自然要产生通货膨胀预期。

       自有资金的企业,企业需要稳定盈利,2019年比2018年多了一年的收入,企业现金增多了。货币多了,企业又无法扩张,通货膨胀又高悬在头顶,唯一想法是保值。为了保值就要去买一些能够保值的商品,比如房子、文物、黄金、美元、甚至茅台酒。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得资产,带来资产价格上涨,产生资产泡沫。因为购买房子的货币多来自银行。金融部门为了减少泡沫或者说降低风险,就要提高利率。这形成了致命得循环:

     高利率—》货币扩张——》资产价格泡沫——》高利率

     根据上面得说明,可得到下面结果:

       1、在高利率条件下,货币也在快速扩张。金融机构各项指标都在快速增长,而市场中货币数量稳定不变,必然导致“钱荒”,因此货币必须扩张。贷款人要用货币归还贷款。因贷款数值在增长,市场上货币数量也应随着增长,否则贷款人就陷入了“缺货币”得境地,货币不得不扩张。

       2、因市场已经饱和,企业在生产方面无法扩张,只有提升层次,显然这种扩张速度会很慢。货币扩张较快情况下,自然引起通货膨胀。

      3、市场饱和,企业净利润不再用于扩大再生产。而货币扩张带来通货膨胀,资本家为了避开通货膨胀得损失,唯一办法就是购买保值的资产。这引起资产价格无理性上涨,积累大量泡沫。

      4、为了压制泡沫,降低风险,金融部门按照教科书上的标准做法——提高利率。

      最终:高利率导致高通货膨胀,而高通货膨胀又带来高资产泡沫,又带来高利率。恶性循环下去,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以上是建立在市场停滞条件下。如果存在无限大市场,企业主自然会不断发展生产。银行不担心坏账,新扩张的货币被新市场容纳。金融和实体经济对应扩张。然而现实已经变化。国内经济已不存在扩张空间。国内消费升级无望,而总人口又停止增长的情况下,庞大消费市场已经停止增长,市场已经被填满。市场虽然庞大,但已没有扩张空间。面对如此困境,政府也在设法寻找市场。最近的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都是为了从空间上扩大市场,希望保持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

        上面遗留一个问题,企业不扩张了,而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还在快速增长,自然要问资金流向。从现有资料来看,一部分是政府债务,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政府的投资基于实体经济扩张,基于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企业产销量不断增长。如果经济停滞,商品销量不再增加,人们不再涌入城市。为未来的投资就无法发挥作用,效果要打折扣,投资难以回收,部分变成坏账。

       贷款余额中有很大部分与房地产相关。央行统计显示,2017年12月末,全国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9%,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全年增加5.56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1.1%,比上年占比低3.7个百分点。

     金融部门在提升利率,设法压制泡沫得同时,也给自己下了一个套。虽然提升了利率,而实际银行贷款余额没有减少,反而在高速增长,说明高利率没有起到效果,是失败的行为。高利率带来泡沫危险,当然也有额外好处,只不过这个好处只对金融机构有好处。通货膨胀让部分低效率的企业赖掉了部分债务,降低了银行得坏账率,有利于银行提升收益。

       直白一点说,利率是钱生钱。钱不能自己生钱,只有政府能发行货币。从表面是钱生了钱,本质是政府增发货币。如果政府不增发货币,就会出现钱荒。金融机构本来干着钱生钱的生意。假如政府不发行货币,钱无法生钱了,金融机构就要死翘翘,就要发生金融危机,就要经济动荡。高利率意味着政府要高速发行货币。死循环无法避免:

        高利率—》货币扩张——》资产价格泡沫——》高利率 

      高利率意味着资本高收益。而资本获得高收益后做什么?在不饱和市场中,利用高收益,资本可快速扩大市场。而国内市场基本饱和情况下,资本没有地方可去,很自然就产生各种炒作。文物、房子、艺术品等等都炒作上了天,很多人还出国买房。

     下面从另一个维度进行介绍——分析货币流动。货币与商品的流动完全相反。在一笔交易完成后,商品的去向明确,由购买者所拥有。而货币却要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是成为政府的税收;一部分流向资本家手中;还有一部分进入劳动者手中。政府官员不会节俭的,他们会很快把税收用掉,货币回流市场中。劳动者需要消费,在消费过程中,货币流回到市场中。资本家手中的货币就很复杂。对于不饱和市场,资本家会扩大再投资,购买原材料,货币同样流回到市场中。假如市场比较饱和,资本家可以消费掉,资金同样回流市场。节俭的资本家不消费,可以存储到银行中。因为市场比较饱和,按说银行中应该有很多货币资源,利率应该下降,甚至是负利率。然而政府规定的利率很高,这也就意味着政府会发行比较多的货币,会带来通货膨胀。节俭的资本家不消费,担心货币贬值,自然要采购保值商品。甚至要从银行借款采购保值商品,从中赚一笔。货币同样回流市场中。

      政府规定了高利率,目的是人们把货币存入银行,抑制投机活动。不过从银行贷款余额来分析,高利率并没有抑制投机活动。高利率下,银行贷款余额并没有减少,同样经常发生“钱荒”。高利率没有达到效果和最初目的。高利率基本上是失败的。

      高利率增加了企业负担,增加了融资成本,带来了通货膨胀,唯一好处是银行等金融行业的收入增加,有利于银行部门降低坏账率。

      为了避免将来出现系统性问题,必须降低利率,降低货币增长速度。

      欧美国家利率很低,货币增长很慢,与市场实际需求协调得很好。欧美金融市场发达,企业分红积极性高,企业囤积资金量少。另一种产业升级稳定,有创造力的企业会在无形资产、技术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低利率不会给企业太大得盈利压力,可以为长期未来投资,投资回收期可以很长,能承担更大风险。发达国家的企业虽然有盈利,会有两个方面消纳:分红和产业升级。人们不怎么担心货币贬值,加上房产税,购买房产的积极性自然不高。人们的行为是随需要而采购,而不用担心货币贬值,经济自然稳定,人心也能安定下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136384.html

上一篇:为什么GDP必须保持高增长率
下一篇:从“肉夹馍”来分析消费升级和降级的问题
收藏 IP: 159.226.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