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的丑小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tefay 犀利的灭绝师太

博文

硕博连读几年的心得体会-做实验写论文篇 精选

已有 19785 次阅读 2009-7-17 11:45 |个人分类:科研*创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论文, 实验, 硕博

我们课题组有个现象:硕士毕业考过来的博士生中有些人能够按期毕业,而硕博连读的学生则很少有按期毕业的。按理说,硕博连读的学生从入学第二年就开始做课题,按照正常毕业状态,还比博士生多一年的做课题的时间,为什么还比博士生难以正常毕业呢?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博士生比起硕博连读生更具备科研的基本功。因为博士生经过硕士阶段的科研生活,知道该怎么样查文献、做实验、写论文,已经有一定的经验,而硕博连读生刚进实验室的状态就跟普通的硕士生一样,要一点点学习,一点点摸索科研的门道。

另一方面,硕博连读生往往会觉得自己要在课题组混的时间长着呢,不像博士生那样更抓紧时间。这种状态下,往往一晃,一年就过去,再一晃,已经过去两年了,两年过去了可能才知道该抓紧时间了。

我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迟迟没有做实验,原因是总觉得自己看得文献和资料不足,不知道该怎么做,怕自己做不好以至于做了也是白做。结果看了将近半年的文献。查了半年的文献感觉自己还是心里没底,就开始尝试做实验了。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实验候才发现,仅仅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很多自己看了半天文献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东西,稍微尝试一下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而有些觉得文献上报道的很简单的东西,做起实验来才发现原来细节里很有学问。并且,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发现一些文献上没有报道过自己也没有料想到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遇到这样的现象,就可能要修正原来的研究方案,来着重深入研究这个现象的机理。所以,科学的实验本身是一种探索,是永远也不可能规划好的。

通过这样的一些实验经历,我总结到的做实验的经验是:不一定要等到实验方案每一个步骤的设计都很完美的时候再做实验,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当自己对这个实验有了大体的规划以及知道基本的实验操作之后,就可以先尝试着做一些实验,从尝试中可以慢慢地完善具体的实验方案。然后随着自己实验的进行,根据实验结果随时调整自己的实验思路与方案。

做实验之前最好是设计比较系统的实验方案,例如所测的数据最好是不同梯度条件的一系列的数据。数据具有比较性才更有科学意义。我以前做过的很多实验数据都不能用在论文里,原因是数据不系统,经常这系列的数据中还差几个数据,有的时候,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即使就差一个数据,也要把这一系列的数据从头到尾重做一遍。这就是所谓的冤枉路,所以,在实验设计的时候如果能够设计得系统一些,就会事半功倍了。我做第二个课题做得很顺利也是因为我从第一个课题中总结出这样的一些经验,让我第二个课题少走了很多冤枉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一个课题也不是无用功的。

做完实验之后,实验数据应该及时总结分析,随时发现问题和新的现象,有利于下一步工作。我是个懒人,经常做了一两个月的实验数据才集中整理一次,这样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后果:整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某个实验不完善或者实验结果有争议,结果导致自己又要多做不少工作……

关于发论文,坦白地讲,这方面我的经验还真是不怎么足。在这里把自己微薄的经验写出来有些贻笑大方了。我的第一篇SCI论文是我们所一位院士帮我修改的,从语言到内容方面,那位院士给我了非常详细的指导,这让我的第一篇论文很顺利地就发表了。我非常感谢他,他对我的指导意义不仅是帮我修改了一篇文章,还教会了我如何写论文,更重要的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他的那种严谨治学、艰苦朴素以及关心青年一代成长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我去学习的。

关于撰写论文,我的经验是:一定要专门找出某段时间,静下心来写,集中精力完成。如果是每天写一点,并且写的时候还经常有一些杂事干扰,不能抽出大段时间写的话,会严重降低效率。这点我深有体会。我一个月之前开始写一篇英文论文,是先写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在word里共十六七页。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前三个周的时间因为我每天都要排练节目,并且还有一些杂事,所以三个多周的时间才翻译完了一半,后来忙完了演出,我集中精力开始写,两天时间就把剩下的一半翻译完了并且还把整篇论文修改了一遍。这就是效率的差距啊!其实我觉得做实验也是一样的,最好能够专门有段时间集中精力来做,效率才更高。

总之,我觉得做科研要做好,一是要多思考,二是要静得下心。无奈我两个都做不好,所以我科研也就搞得很平庸了。

友情链接:我硕博连读几年的心得体会——课题选择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742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071-243993.html

上一篇:假如你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办?
下一篇:人文知识丰富不等于人文修养高
收藏 IP: .*| 热度|

20 杨绪洪 武夷山 郭向云 陈儒军 鲍博 刘进平 刘立 唐小卿 陈苏华 吉宗祥 刘颖彪 吕喆 刘畅 苗元华 邢进 王立 张旭 彭海炎 ligang168168 xuqingzh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