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的丑小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tefay 犀利的灭绝师太

博文

科研人员的“职业病”—三句话不离本行 精选

已有 11583 次阅读 2009-6-8 10:04 |个人分类:菲亦所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思维, 科研, 思考, 职业病, 务实

做科研做时间长了,就会三句话不离本行,形成科研人员的职业病了。其实任何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病,即能够把任何事物都往自己的本行上联想,做科研的人也不例外。我觉得,科研人员的三句话不离本行是指做科研的人严谨务实,容易对任何事情都喜欢理性地思考,去分析其机理或者一些科学道理。

不知不觉中,我也养成了这种科研人员的“职业病”,喜欢去思考和总结问题。最近我发的一篇“爱情故事之百合之恋”中,我最后三段的笔墨是分析和评价了一下这个爱情故事,立刻就有人指出这是职业病。昨天我发了一篇“男博士聪明绝顶的比例还挺高的”的文章,向峥嵘老师评论说:“博主是搞科研的,果然观察仔细啊!”那天我们班级聚会讨论到男生的头发的问题的时候,有个mm还说:“这是我们唯一讨论的和科研无关的问题。”没想到,这个大家认为的唯一的和科研无关的问题还是存有很浓的科研人员的作风啊!可见我们聚会的时候讨论的其他问题是多么科研化了。

因为我平时接触的绝大多数人也都是搞科研的,大家的思维模式都比较像,所以就觉察不出来自己的“职业病”。并且,这种“三句话不离本行”在科研中往往是被提倡的,我们导师经常教导我们说:“看到一张白纸,你就应该想到纤维素;看到一个矿泉水瓶子,应该想到它是什么材料。”在导师的这种教导下,我们实验室的人在一起开玩笑、吃饭等等都能够和我们组所做的课题联想在一起了。

而当自己跟不是做科研的人交谈的时候,别人就能够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科研化的思考方式和说话风格。记得以前我的一位在企业做HR总监的朋友跟我说,他觉得女博士就是厉害,因为思考方式跟他不一样,因为他觉得我很爱思考,对于不懂的问题喜欢去研究一下。我当时对他的话不以为然,因为我没有觉得自己的思考方式有什么特别。后来,又有一次跟他还有他部门的HR经理以及两位职员在星巴克聊天,他们几个全都是搞文科本科出身的,就我一个理科的研究生,没想到他们这几个都很赞同我那位朋友的话,觉得我的思维模式跟他们不一样,我很爱研究。举个例子,当时我们谈到据说星巴克里面总有一个水龙头为了除尘而一直流着的时候,我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太浪费水了,用静电吸附的方式除尘应该更节约成本吧!而他们几个都没有往这个技术啊节能啊之类的方面来想。

科研人员的这种“职业病”对科研人员做科研之外的事物有好处还是有害处呢?我觉得要看把这种科研化的爱思考的作风用在什么方面。

在做事上,我想多一些科研化的职业病还是很有好处的。爱分析爱思考可以让自己做事情变得更加理性,去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让做事更加高效。思考往往能够使事情事半功倍。并且科研人员严谨务实的作风对于做事也是一直好事,做事情能够更加实事求是,踏实认真,精益求精,能够让事情做得更加出色。

在做人上,一方面,我觉得用科研人员的思维去理性地分析与学习一些为人处世之道有助于自己为人处世。我觉得与人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主要涉及到人的心理学等;虽然人心难测,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没有学过心理学,但是我经常用这三条来分析人心:人都是讲究利益的,人都是有感情的,人又都是害怕麻烦的。用这三条来分析人的一些行为,发现屡试不爽,通过理性地分析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了。

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做人不可以像做科研那样较真,太较真对自己弊大于利。有一句话叫做“难得糊涂”,与人打交道的很多事情是需要装糊涂,就是没有必要计较的事情就不要计较;并且有的时候又要“爱不厌诈”(参考刘墉的书《爱不厌诈》),就是做人有的时候不需要那么太诚实,善意的谎言会让世界充满更多的爱。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一些事情争得面红耳赤,大动干戈。我觉得,如果是因为人生观等类似的问题而发生的争吵的话,这样的争吵毫无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任凭你的逻辑再正确,任凭你的话再有道理,可能也丝毫动摇不了对方的人生观,对方也不会肯定你的做法。在学术方面,该争论的地方就要争论,因为争论有利于辨明真理,而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事情真正值得人们为了真理和正义而争论,所以为人方面还是多一些宽容,少一分计较比较好。



轻松驿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071-236876.html

上一篇:男博士“聪明绝顶”的比例还挺高的
下一篇:谈谈“甜食”给人们养生的误导
收藏 IP: .*| 热度|

21 武夷山 张国庆 罗会仟 马昌凤 刘进平 张素芳 陈绥阳 曹广福 王德华 肖重发 曹聪 杨秀海 刘立 魏东平 苗元华 蔣勁松 魏玉保 程向明 邢进 zhangxp wlmcgyxxzt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