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ing1877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bing187717

博文

安全信息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学理论创新研究进展

已有 2739 次阅读 2018-7-14 21:0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安全信息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学理论创新研究进展

 

王秉|文

(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3)

 

去年下半年开始,重新开启了一个新的具体研究方向,即“安全信息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学理论创新研究”。其内涵与研究范畴可用我曾写的一首“顺口溜”(见本段下)来概括。目前,这方面已取得一些初步性研究成果,现概括分享于此。

 

系统安全“I”浪潮

 

时代孕育新思想,安全信息大数据。

研究实践增视角,物质能量添信息。

信息视域观安全,安全状态信息显。

安全概念赋新义,信息缺失酿伤害。

系统安全重建构,预测决策加执行。

系统安全新体系,行为信息紧密连。

基于信息控行为,安全管理靠循证。

信息知识转价值,信息素养是关键。

数据素养莫忽视,系统安全再提高。

 

一、安全信息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学理论创新研究的研究体系问题:提出总指导(模型),即“SI—SB系统安全模型”。

摘要

[目的/意义]从系统与系统安全信息相结合的新视角出发,开展安全信息安全行为 (SI—SB) 系统安全模型的构造与演绎研究,对明晰系统内的安全信息传播过程及系统安全信息缺失对系统安全的影响,进而创新系统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的思路、依据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方法/过程]选取从系统与系统安全信息传播相结合的角度,根据申农通信模型与主要的系统安全行为活动,构造SI—SB系统安全模型,并解释其关键构成要素的含义。同时,深入分析SI—SB系统安全模型的基本内涵、延伸内涵与应用前景。[结果/结论]研究发现,SI—SB系统安全模型主体由系统安全信息(SI)空间与系统安全行为(SB)空间2大部分构成,该模型可阐明系统安全信息的传播机理和系统安全信息缺失的形成机理、分类、成因及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安全信息安全行为(SI—SB)系统安全模型的构造与演绎[J].情报杂志,2017,36(11):41-49+98.

二、第一层次(上游)研究——学科体系研究:构建安全信息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学学科体系,具体包括安全信息学、安全预测学、安全决策学、安全执行学与循证安全管理学5门学科分支。

1安全信息视域下的系统安全学学科体系

摘要

[目的/意义]开展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基本架构的研究, 对构筑清晰严谨的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理论体系及促进系统安全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指导系统安全信息化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根据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研究的内涵与研究观, 详细论证开展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研究的缘由, 并提出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研究的2条理论假设。同时, 运用逻辑推理方法, 梳理并推导出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的12个核心概念和5条公理。并在此基础上, 构造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逻辑架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 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逻辑架构为未来的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研究实践绘制了一幅科学严谨的发展蓝图”, 有利于引导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理论研究从零散化走向体系化”, 有利于指导基于安全信息视角构建科学严谨的系统安全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研究论纲[J].情报杂志,2017,36(10):48-55+35.

2)安全信息学学科体系

摘要

[目的/意义]在当今信息时代, 安全信息学已成为安全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领域势在必建的分支学科,目前该学科已初步形成, 其学科基本框架研究对促进安全信息学研究、实践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学科建设高度,充分论证创立安全信息学的缘由, 并深入探讨安全信息学的10个学科基本问题, 即学科名称、学科定义、学科内涵、学科属性、学科基础、学科外延、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 建构安全信息学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与充分的理论依据, 本文研究既可为安全信息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亦可为安全信息学研究与发展提供清晰严谨的整体性框架, 有利于促进安全信息学研究实现规范化”与“系统化”, 有利于指导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安全信息学论纲[J].情报杂志,2018,37(02):88-96.

3)安全预测学学科体系

摘要

针对目前学界在理论层面对安全预测研究极其缺乏的问题, 立足于学科建设高度, 进行安全预测学的建立研究。首先, 根据预测的定义, 基于系统视角, 给出安全预测的定义, 并分析其内涵。其次,提出安全预测学的定义, 并深入剖析其内涵及创立安全预测学的依据。最后, 系统探讨安全预测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学科分类与学科基础4个学科基本问题。结果表明, 安全预测的本质是一种安全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方法论;安全预测学是专门研究与探讨系统未来的安全状态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 是安全科学中势在必建的分支学科。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安全预测学:安全科学中势在必建的分支学科[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6):258-266.

4)循证安全管理学学科体系

摘要

[目的/意义]循证安全管理是有效解决安全管理过程的安全信息缺失问题的新方法, 是弥合安全管理科研与实践鸿沟的新范式。显然, 以循证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循证安全管理学, 理应是当今信息时代势在必建的安全管理学新分支, 其学科基本框架研究对促进循证安全管理学研究、实践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学科建设高度, 提出循证安全管理学的定义, 并分析其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 分别深入论证创立循证安全管理学的现实层面与理论层面的依据, 并重点探讨循证安全管理学的4个主要学科基本问题, 即学科目的、学科价值、学科性质与学科内容。[结果/结论]结果表明, 建构循证安全管理学具有坚实而充分的现实依据与理论依据, 本研究既可为循证安全管理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 亦可为循证安全管理学研究、实践与发展提供清晰而严谨的宏观整体框架, 有利于指导建构完善的循证安全管理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循证安全管理学:信息时代势在必建的安全管理学新分支[J].情报杂志,2018,37(03):106-115.

5)其余分支学科的学科体系待建

三、第二层次(中游)研究——核心理论(模型)研究:构建一系列核心理论(模型),如已建的:基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原理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FDA事故致因模型、循证安全管理模型、安全信息行为模型、安全信息素养模型与安全管理信息化模型等。

1基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原理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

摘要

[目的/意义]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原理出发开展系统安全行为模型研究, 对明晰安全信息与安全行为之间的互为关系及促进系统行为安全管理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对提升系统行为安全管理水平与促进系统安全管理实现信息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根据信宿处理信息的一般步骤, 构造安全信息处理的“3-3-1”通用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事件链原理, 构建系统安全行为模型。同时, 根据所构建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 运用回溯性分析方法, 提出系统安全行为失误分析及防控方法, 并分析其完整的实施步骤。[结果/结论]研究发现, 安全信息处理的“3-3-1”通用模型的主体部分是系统之中的安全信宿处理安全信息的主体过程, 其可阐明安全信息对系统之中的安全信宿的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原理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可阐明个体人、组织人与系统3个层面的安全行为作用机理, 并可根据它提出系统安全行为失误分析及防控方法。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黄浪.基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原理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J].情报杂志,2017,36(09):119-126.

2FDA事故致因模型

摘要

[目的/意义]安全信息视角是研究事故致因机理的重要视角之一。开展安全信息视域的事故致因模型, 对弥补传统事故致因模型所存在的缺陷, 以及促进事故致因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从安全信息角度出发, 以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知识为基础, 根据系统安全行为链和逻辑学理论, 构造新的事故致因模型, FDA (Forecast-Decision-Action) 事故致因模型。基于此, 分别详述FDA事故致因模型的3个事故致因子模型, F1D1A1事故致因模型、F2D2A2事故致因模型与F3D3A3事故致因模型的基本内涵, 通过逻辑推导得出FDA事故致因定理与FDA系统行为安全定理, 定位FDA事故致因模型中的事故原因构成, 并扼要分析FDA事故致因模型的典型应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 FDA事故致因模型是由呈横纵向排列的事故致因因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事故系统, 其表明完整的事故致因模式由3条事故致因子链和1条事故致因主链构成。此外, 其在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及安全信息化管理或监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安全信息视域下FDA事故致因模型的构造与演绎[J].情报杂志,2018,37(04):120-127+146.

3循证安全管理模型

摘要

Introduction: In safety management (SM),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an effective safety decision based on the reliable and sufficient safety-related information. However, many SM failures in organizations occur for a lack of the necessary safety-related information for safety decision-making. Since facts are the important basis and found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more efforts to seek the best evidence relevant to a particular SM problem would lead to a more effective SM solution. Therefore, the new paradigm for decision-making name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 can hold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SM, because it uses the current best evidence for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Methods: 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xisting SM approaches and an analysis of reasons why we need new SM approaches, we created a new SM approach called evidence-based safety (EBS) management by introduc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to SM. Results: It was necessary to create new SM approaches. A new SM approach called EBS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basic questions of EBS such as its definition and core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Moreover, the determinants of EBS included manager's attitudes towards EBS; evidence-based consciousness in SM; evidence sources; technical support; EBS human resource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individual attributes. Conclusions: EBS is a new and effe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SM. Of course, further research on EB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make EBS a realit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ur work can provide a new and effective idea and method to teach the practice of SM. Specifically, EBS proposed in our study can help safety professionals make an effective safety decision based on a firm foundation of high-grade evidence.

参考文献:

Wang B, Wu C, Shi B, et al., Evidence-based safety (EBS) management: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safety management (SM) [J].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2017, 63 (2) :21-28.

4安全信息行为模型

摘要

[目的/意义]在当今信息时代, 安全信息行为研究在系统安全行为管理方面具有十分广泛而良好的应用前景。[方法/过程]运用类比法, 借鉴信息行为相关研究, 以已有安全信息行为相关研究为基础, 首次正式提出11个安全信息行为研究的基本概念, 并运用数理逻辑方法表示各基本概念。基于此, 系统阐释安全信息行为的元模型及研究要旨、范式与框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既可为安全信息行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亦可为安全信息行为研究提供清晰严谨的研究框架, 有利于引导安全信息行为研究从零散化走向集成化”, 有利于指导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行为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安全信息行为研究论纲:基本概念、元模型及研究要旨、范式与框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01):43-49.

5安全信息素养模型

摘要

[目的/意义]安全信息素养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问题研究, 对开辟图情科学与安全科学交叉领域的新的研究领域 (即安全信息素养研究领域),以及信息素养研究纵向横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安全行为干预与安全素养促进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安全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定义, 首次正式提出安全信息素养概念。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出发, 系统阐释安全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研究对象、评价路径, 以及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基本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 安全信息素养作为安全行为干预及安全素养促进的关键点, 应是图情科学与安全科学交叉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安全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问题研究可为未来安全信息素养研究与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安全信息素养:图情与安全科学交叉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J/OL].情报理论与实践:1-7[2018-07-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762.G3.20180301.1030.008.html.

6安全管理信息化模型

摘要

[目的/意义]在信息时代,安全信息是通往安全的必经之路,安全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当前及未来安全管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与工作重点。显然,选取科学层面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3个关键问题(即基本内涵、理论动因及焦点转变)开展深入研究,对促进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实践科学正确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解析科学层面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依次分析安全科学的学科内涵转变、安全科学的学科模式转变及智能化时代的安全科学三者与安全管理信息化之间的关系,系统探讨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动因。最后,根据系统安全信息的“长尾”理论,探讨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关注焦点转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安全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科学安全管理和改善安全管理水平的必需而重要途径,系统安全科学是安全管理信息化形成的理论先导。此外,从安全信息本身看,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关注焦点将逐渐从“伤害型安全信息”转向“全源安全信息”。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科学层面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3个关键问题思辨——基本内涵、理论动因及焦点转变[J/OL].情报杂志:1-7[2018-07-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167.G3.20180706.1136.008.html.

7)其他理论模型待建

四、第三层次(中游)研究——具体关键理论问题研究:安全信息供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循证安全管理方法的具体应用等。

1安全信息供给

摘要

[目的/意义]安全信息缺失问题普遍存在于安全管理领域, 而安全信息供给不充分是安全信息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显然, 开展安全信息供给研究对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方法/过程]立足于中观与宏观层面, 主要从理论角度出发, 系统探讨安全信息供给的类型、内容、必要性、重要性及特殊性。在此基础上, 构建安全信息供给的理论模型框架, 并分析其内涵。[结果/结论]安全信息的有效供给是解决安全管理中的安全信息缺失问题的关键, 安全信息供给的若干基础性问题研究既可促进理论界与实践界对安全信息供给问题的关注, 又可为后续安全信息供给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安全信息供给:解决安全信息缺失的关键[J].情报杂志,2018,37(05):146-153.

2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6.   王秉,吴超.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国际研究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典型文献分析[J].情报杂志,(录用待刊)

3循证安全管理方法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王秉,吴超. 一种基于最佳安全信息的系统安全管理方法:ERBS[J].情报杂志,(录用待刊)

4)其他待开展研究的一系列具体关键理论问题

五、第四层次:具体应用实践研究(待开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53670-1124072.html

上一篇:安全信息学论纲——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和认识安全信息学
下一篇:2018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出炉
收藏 IP: 110.53.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