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ing1877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bing187717

博文

值得回首——我们在安全文化学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已有 2794 次阅读 2016-11-5 14:2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style, color

我们在安全文化学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安全文化(特别是企业安全文化)已有诸多的应用研究,但过去的相关研究都尚未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和从安全文化学的层面开展。在2015~2016年,我们对安全文化学的构建和基础理论方面取得了以下小的研究进展。在此,仅根据已公开发表的部分文章,做一简单总结与推介,也算在圆“梦”(安全文化梦——研习研讨安全文化,补充补给安全营养;品读品论安全文化,谱写谱纪安全华章;促建促生安全文化,筑牢筑强安全防线;传承传播安全文化,承领承载安全发展。的路上做了一点点努力,也算是临近年末的一个小总结。

1)开展了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创建研究。为建立比较安全文化学学科体系,以推动安全文化学发展,基于比较学与安全文化学的定义,提出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与学科基础。在此基础上,阐释比较安全文化学的比较维度、层次和基准,提出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对比研究、交流研究与整体研究三方面研究内容,构建比较安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论体系,并分析比较安全文化学的研究程序。结果表明:比较安全文化学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文化学研究途径,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建构研究可指导并推动比较安全文化学研究与发展。

2)开展了安全文化符号学的建构研究。为丰富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发展,从符号学和安全文化学角度,提出安全文化符号学的定义。分析安全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阐述安全文化符号学的学科内容和研究方法论。结果表明,安全文化是一个由各种安全文化符号构成的体系,安全文化符号学创建的条件已成熟,其作为安全文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内容广泛,研究的学科理论基础牢固,从时间维、理论维等5个维度构建的安全文化符号学方法论结构体系对安全文化符号学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作用。

3开展了安全民俗文化学的创建研究。为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发展,开拓安全文化学研究新领域,从民俗学和安全文化学角度,提出安全民俗文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安全民俗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等学科基本问题及应用前景。安全民俗文化学是民俗学与安全文化学交叉与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边缘应用性学科,其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安全文化角度出发审视民俗;其研究对象是某一民众群体的与安全相关的各种民俗;其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客观认识、评价安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某种方法来尽可能减弱直至消除民俗安全文化的负面影响,并使其正面影响作用实现最大化发挥。安全民俗文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法、文献法、历史地理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动态基准考量法5种。另外,其在安全文化研究、安全宣教等4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开展了安全文化学的基础性问题研究。为挖掘安全文化的特质,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从安全文化学高度,以安全科学视角审视和考察安全文化。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模型方法,提炼与分析安全文化的主要特点与功能,并构建安全文化特点的三角形模型与安全文化功能的人形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划分安全文化的类型。结果表明,安全文化具有自然性、普遍性、人本性及实践性等10项主要特点,满足安全需要的功能及认知与教育功能等8项主要功能,并可从时间维与空间维等6个维度划分安全文化的类型。

5)开展了安全文化学方法论研究。为建构安全文化学方法论体系,完善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基于安全文化学定义,提出安全文化学方法论的定义。基于此,根据方法论相关内容,提出整体主义与局部主义2条安全文化学研究路径,归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现实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等6条安全文化学研究原则,并提炼辩证法、比较法、系统论法与审视交叉法等6种安全文化学主要研究程式;构建安全文化学方法论的“轮形”体系结构。结果表明,安全文化学研究进路、原则与程式三者相结合可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方法论体系。

6)开展了安全文化宣教机理研究。为明晰安全文化宣教机理,从而提升安全文化宣教效果,基于宣传与教育的定义,提出安全文化宣教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构建并解析安全文化宣教的“513”模式和受众处理安全文化符号信息的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炼驱动受众心理的猎奇心理、重情心理与审美需要等16条理论依据和与之对应的一些具体方法。结果表明,设计、筹划和实施安全文化宣教活动和行为应以安全文化宣教的“513”模式和受众处理安全文化符号信息的过程模型为依据,有效驱动受众心理是提高安全文化宣教效果的关键。

7)开展了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为明晰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机理,进而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效率与质量,分析企业主流安全文化的形成过程,并构建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个体认同、群体认同与组织认同3个层面,阐释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机理,提取对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有显著影响的12个关键因素,并指出促进企业安全文化认同应从这些关键影响因素着手。结果表明,企业主流安全文化是员工认同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是企业主流安全文化向企业强势安全文化过渡的关键环节。

8)开展了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的作用机理及建设方法研究。为促进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建设,解析人的情感性安全需要内涵,将人的情感性安全需要分为爱与被爱的需要等3个不同层次,从安全文化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提出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功能;基于此,剖析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的作用机理,指出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是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内在需要。论证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能促使人选择安全型行为,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应遵从3点基本要求和2条总体思路。

9)开展了家庭安全文化的建构研究。为明晰家庭安全文化的理论框架,基于安全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内涵,提出家庭安全文化的概念,分析其内涵、功能及层次结构,并构建家庭安全文化功能的“四层”结构和家庭安全文化的内在结构示意图。基于此,提炼家庭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理念和实践理念,并细分为29条具体理念,归类于22个关键要素。结果表明:家庭安全文化以亲情为基础,以家庭安全价值观为核心,以家庭组织体系为主体,具有基础层、意识层等4层功能,由家庭情感安全文化、家庭观念安全文化等5个层面构成。

10)开展了安全人性假设下的管理路径选择分析研究。本文基于人性的“XY理论”假设和事故倾向理论,提出了安全人性的“XY理论”假设,并建立了安全人性的正态分布模型。并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做了区别。结果表明: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应以安全人性的“X理论”假设为依据,而安全文化牵引下员工构成倾向于安全人性的“Y理论”假设。

11)开展了安全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研究。为明晰安全文化符号系统的特点、结构及信息运行机制,分析安全文化符号的内涵,剖析安全文化符号系统的构成。根据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圈”理论,提出安全文化符号圈,并构造安全文化符号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讨论安全文化符号圈的“中心”、“边缘”、“界限”等特点,探究其围绕“安全、和谐”的运行状态,并指出其存在自我创新等3种创新方式。结果表明:安全文化符号是安全文化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圈”理论同样适用于解释安全文化符号结构。

12)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原理研究。为夯实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进一步丰富安全文化学原理,以组织安全文化建设为着眼点,提炼并分析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的2条核心原理,即组织安全文化方格理论和杠杆原理,并构建其“轮形”结构体系。结果表明:2条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原理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其中,方格理论系统阐释了组织安全文化建设方案的设计方法和要求,杠杆原理指出了用最小的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动力来减弱组织安全文化建设阻力的阻碍作用的思路和具体途径,它们可显著促进组织安全文化的建设效率和效果。

13)开展了安全标语的文化作用机理研究。为挖掘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价值,增强安全标语在组织安全文化建设中应用的有效性,从安全文化学视角,解析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内涵;分析安全标语文化力的内涵、释放机理及核心效用,构建安全标语与组织安全文化的“自行车”关系模型;阐述基于安全标语的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促进和保障组织安全文化落地是安全标语设置的重要目的,安全标语是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构建基于安全标语的“四位一体”组织安全文化体系要以安全科学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以安全人性的“Y理论”假设和人性需求为核心准则。

14)开展了安全管理学视阈下的安全标语研究。为增强安全标语在安全管理应用中的有效性,从安全管理学视角,提出安全标语的概念和功能,构建安全标语功能的伞状结构;从大安全角度,划分安全标语的类型;分析安全标语的传播过程,构建安全标语的传播模型和目视管理模型。结果表明:发挥安全管理功能是安全标语设置的最终目的,保证安全标语有效传播是其发挥安全管理功能的基本前提。安全标语创作及应用目前主要存在内容等3方面问题,其应遵循内容健康,引导正确等4点基本要求,并应具有实用性等6种倾向。

15)开展了心理学视阈下的安全标语研究。为丰富安全标语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提高应用有效性,从心理学视角,提出安全标语的概念和功能,构建其功能的人形结构。提炼并分析安全标语4条心理学理论:羊群效应、葛麦斯安全法则、恐惧诉求和联想心理学。构建基于交往行动理论的安全标语传播与接受模型,以及受众接受过程的七阶梯形模型。结果表明:准确确定受众心理突破口是提高安全标语创作质量和应用有效性的关键,安全标语创作应从受众一致在乎的感情等7方面着手。

16)出版第一部中文《安全标语鉴赏与集粹》专著。本书共分310章。上篇为安全标语鉴赏,包括:安全标语概述,安全标语传播者及受众的心理认知分析,安全标语鉴赏基础理论,安全标语评价方法,安全标语应用现状及改进对策分析。中篇为安全标语集粹,共精选了以安全为了谁、安全有策略和安全靠知识三个主题的6000余条安全标语。下篇为安全文苑天地,汇集了一些流行的安全对联200副、古文400句、山寨名言100句。全书内容丰富,雅俗共赏,既有学术性,又有科普性,可读性很强。

17)收集、梳理与评述了“光阴里的安全文化”。围绕此,先后撰写了近30篇《光阴里的安全文化》系列科学网博文或《现代职业安全》杂志的小文,积累了丰富的安全文化史学研究素材。


参考文献:

[1]       王秉,吴超.安全标语鉴赏与集粹[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      王秉,吴超,黄浪.安全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12):9-15.

[3]      王秉,姜威,吴超.心理学视阈下的安全标语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10):9-15.

[4]      王秉,吴超.安全文化建设原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2):26-32.

[5]      王秉,吴超.安全标语的文化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50-55.

[6]      王秉,吴超.安全管理学视阈下的安全标语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9):138-143.

[7]      王秉,吴超.家庭安全文化的建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 26(1):8-14.

[8]      王秉,吴超.情感性安全文化的作用机理及建设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6, 26(3):8-14.

[9]      王秉,吴超.比较安全文化学的创建研究[J].灾害学,2016,31(3):190-195.

[10]   王秉,吴超.安全文化宣教机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6):9-14.

[11]   吴超,王秉.安全文化学方法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4):1-7.

[12]   王秉,吴超.安全文化符号学的建构研究[J].灾害学2016,31(4):134-139.

[13]   王秉,吴超,杨冕,黄浪.安全文化学的基础性问题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6, 26(8):7-12.

[14]   王秉,吴超.安全民俗文化学的创立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已录用)

[15]    施波,王秉,吴超.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36(16):195-200.

[16]   王秉.安全人性假设下的管理路径选择分析[J].企业管理,2015,06:119-122.

[17]   王秉.安全标语创作与应用[J].现代职业安全,2016,05:78-79.

[18]   王秉.漫谈“安全”[J].现代职业安全,2016,06:114-115.

[19]   王秉.《天工开物》中的安全文化[J].现代职业安全,2016,07:116-117.

[20]   王秉.面对事故,请给自己一个问号[J].现代职业安全,2016,08:116.

[21]   王秉.安全文化要善“用情”[J].现代职业安全,2016,09:37.

[22]   系列“光阴里的安全文化”博文不再一一列出,详见个人科学网博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53670-1012868.html

上一篇:一点个人感言
下一篇:说说安全禁忌
收藏 IP: 110.53.160.*| 热度|

1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7: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