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fan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rufan

博文

全球变化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精选

已有 6564 次阅读 2007-5-23 13:54 |个人分类:疑趣|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中国是较早进行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国家,也是较早参加和领导应对全球变化的国际合作计划的国家。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合作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中国是主要成员国之一,也是IPCC系列评估报告(1990199520012007)的主要参与成员。同时中国还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主要缔约国,是较早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国家和首批签署旨在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京都议定书》的国家。政府在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在科学基础和理论研究发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国际合作和国内研究提升了中国在应对全球变化的国际政治、学术乃至商业谈判(京都议定书规定可以碳贸易)地位,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对全球变化的政策方向。

应对全球变化的压力,各国都已经出台相关技术和行政措施。比如美国,尽管目前为止他们仍然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但是自80年代以来的土地免耕计划以及其他的农业上土地利用措施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固定了美国本土大气二氧化碳,同时也成为了他们参与国际碳谈判和碳贸易的一个重要的有利因素。我国尽管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但是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具有说服力的结果,在这方面显然不利于本国的发展以及国际谈判。近年来极端气候的大量出现、人地关系的矛盾,部分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后的迅速衰落,都为我们应对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给出了实例、敲响了警钟。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平衡经济发展和全球变化的关系。

首先是寻找替代能源;能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也是引起全球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煤、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使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引起地球环境变化甚至恶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传统的煤气燃烧和化工的能源转化率较低,储量有限,不可能作为持续发展倚重的主要能源。电作为清洁能源能很好的替代两者,但是目前其生产方式却有巨大的环境破坏能力。风电和太阳能将是今后重点的发展方向,我国这方面能源储量丰富,并且在开发方面已经有值得欣喜的进步,比如新疆、河北张北地区的风电,比如大量涌现并且商业化的太阳能电器。

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地域发展的不均衡决定了我国目前的产业布局必须进行重大调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份,应该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转为低能耗、高附加值、小环境压力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重点发展以物流、金融、信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中西部地区逐步引进技术,发展以农林牧业深加工、民族和区域特色产品为主的绿色产业,减少粗放式资源采集、加工、转卖式的高环境压力经济模式。尤其在江河源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应努力减少人为干扰。

第三是公众教育和官员素质的提升;全球变化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得不更多的考虑环境因素,但是利益驱动下的寻求短期效益的短视行为仍不时发生,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估量。为此,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公众全球变化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官员决策的环境考量和监督是亟待提高的几个方面。事实上,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并不仅仅是我们常常提及的产业发展等因素,一个人、一颗树、一块地、一辆车等等以个体为主的活动,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考量目前国际学术界主流的二氧化碳固定研究时曾说,如果考虑进去进行这些减排措施中的像使用机械设备、附加反应等因素,其最后达到的减排效果和这个过程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不相上下。很显然,要人们认识到日常活动其实也在影响全球变化进程,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除此而外,控制人口数量、合理的生态区域规划和控制、生态预警机制的建立、技术进步等都将在全球变化条件下的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和崛起的阶段,如何让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一直是考验决策者和公众的重要难题。特别是近年来,各种环境灾害持续不断出现,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全球变化已经开始渗入到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角落。协调经济发展和全球变化的环境压力,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必须慎重处理的问题,幸好,我们已经在路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09-2339.html

上一篇:我的博客废墟
下一篇:故乡(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