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我们共同的一本书——《科学家修炼指南》诞生记

已有 6130 次阅读 2018-7-9 17:11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科学家, 林墨, 修炼指南

 

2016年7月30日,林墨诞生


这一天,林墨公众号发布第一篇文章,并立志于以科普的方式让科学家更懂自己。距离今天纪念文集《科学家修炼指南》出版,这一天已经过去两周年。在林墨成长的两年里,无数人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色给予林墨支持与帮助。


2016年8月30日,林墨主创团队成立




自诞生后的一个月里,林墨吸引了一群满怀科普热情的青年,他们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讲科普故事,以便让更多人了解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科学学与科学计量研究),一边互帮互助,分享科研数据,打磨彼此文章。自然而然地,林墨主创团队成立了。


2016年11月1日,林墨获浙江大学资助



注:图片来源于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页


当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得知林墨团队自掏腰包从事学术科普工作时,主动提出给予资助。自此,林墨步入可持续运营的正轨,并逐步成长。


2016年12月1日,林墨的科普故事正式进入主流媒体视野


这一天,《中国科学报》全文转载林墨文章,此后,坚持原创的林墨公众号,越来越频繁地为各大媒体提供内容,包括网易、新浪、搜狐、头条新闻、《科普时报》等等,在科学网上同步更新的林墨短文频频登上头条。截至今日,林墨的科普短文在科学网和微信公众号上的总浏览量超过130万人次。


2017年3月1日,科研版《成都》,唱出科研人的心声


这一天,林墨团队作词的科研版《成都》刷屏,在一些公众号上成为『10W+』文章。歌词描绘了三十出头的工科男(讲师或副教授)的日常,唱哭工科男无数。


2017年7月12日,林墨被国际科学计量与信息计量学会(ISSI)会刊专题报道


这一天,国际科学计量与信息计量学会(ISSI,全球范围内唯一的科学计量学专业学会)会刊专版介绍,在中国,有一群从事科学计量研究的青年学者,在向中国学术界普及科学计量知识,以便让更多人具备计量智慧、恰当使用科学计量指标、更了解科学家群体等等。


2017年10月17日,林墨团队受邀于武汉大学交流



这一天,林墨团队受邀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交流会。学界多位前辈亲临现场,鼓励林墨团队坚持科普工作;多位师生表达对林墨团队公益精神的赞赏。


2018年1月29日,1000人参与投票确定纪念文集名为《科学家修炼指南》


为了纪念林墨团队为科普工作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众人对林墨的支持,林墨团队决定精选林墨发布的文章,重新编辑整理成册,交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书名由所有支持林墨成长的人共同决定。于是,林墨公开征集书名并发起投票,根据投票结果,书名定为《科学家修炼指南》。


2018年6月10日,刘则渊教授与武夷山研究员共同为《科学家修炼指南》作序


刘则渊教授与武夷山研究员对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领域的贡献众所周知、不必多言,他们对于林墨的成长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与支持,在《科学家修炼指南》即将出版之际,他们慷慨赐墨,题序分别为《一部关于‘科学家学’的奇书》和《帮人也在帮自己》。


2018年6月20日,500人参与投票确定《科学家修炼指南》封面


与书名相同,封面的选择也交给了所有支持林墨成长的人。投票结果决定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封面。


2018年7月5日,《科学家修炼指南》在林墨微店独家首发


《科学家修炼指南》一书凝聚了林墨公从号十余位主创成员的心血、百余位供稿人的贡献、千余位忠实用户的参与、万余位读者的传播,今天,正式与您见面!


这是我们共同的一本书!


电脑上扫码或点击链接进入林墨微店、手机上长按右侧二维码进入林墨微店




《科学家修炼指南》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论文项目那点事儿 / 2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的变化 / 4
科学知识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 7
“十年磨一剑”值得倡导吗? / 10
学术论文的发表周期是否太长? / 13
“科学守门人”,接受了平庸而拒绝了开创性的贡献 / 16
学术语言越来越随意了 / 19
学术期刊中, 3/4 的作者到此一游 / 21
你是否厌倦了当前的论文审稿制度? / 23
论文中,你的用词折射出你的人生态度 / 26
即便我们不引用维基百科,我们依然在被雕刻 / 28
申请专利会降低科学家的基础研究水平吗? / 30
为什么科学家的研究兴趣总是变? / 33
同行评议的危机 / 36
同行评议的新方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 39
同行评议靠谱吗? / 43
基金资助中的“富人俱乐部” / 45
在科研中,选题如同理财 / 47
国家为什么要资助科学研究? / 49
还在“写本子”?试试传说中的科研众筹 / 52
如果科研经费改为按人分配 / 57
跨学科研究更难得到经费资助吗? / 60
第二章
评价是个难题 / 63
研商,一个判断你学术前途的指标 / 65
原来期刊影响因子可以被这样操控 / 69
零被引论文都是“垃圾”吗? / 72
预测你的学术影响力 / 75
恰当使用科学计量指标的智慧 / 78
ESCI,又一个科技评价的香饽饽? / 82
二十年来辨是非,延迟评价行不行? / 85
CiteScore 会成为 Scopus 的撒手锏吗? / 89
一个超赞的优秀科学家遴选方案 / 94
任何定量指标都难以取代期刊影响因子 / 97
点赞替代引用:社交媒体数据能走多远? / 100
对青年学者而言,期刊影响因子是维持公平的手段 / 102
别用期刊影响因子决定科学家的未来 / 105
同行评议 vs.引用指标,差异在哪? / 109
第三章
科学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吗? / 111
科学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 113
科学是有钱人的“玩物”吗? / 116
科技论文奖励的真相 / 120
科研工作时间长,回报少 / 123
走穴,对科学家产生什么影响? / 125
第四章
科学家焦虑吗? / 127
h 指数多高才能评上教授? / 129
科学家的一天 / 131
科研到底拼的是什么? / 134
“青椒”随时可能不干了 / 136
你为署名问题焦虑过吗? / 138
摘取诺贝尔奖,你是否太年轻? / 141
菲尔兹奖,让数学家们分散了研究精力 / 143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到底应该怎么评? / 145
哪些国家的女科学家比男科学家更高产? / 150
请把“女科学家” 前面的“女”字去掉 / 160
在科研合作中,女性受歧视吗? / 162
公众眼里的女科学家 / 164
第五章
正确理解影响力 / 204
高被引到底意味着什么? / 206
什么? 2016 年奥巴马的影响力全球第一? / 209
社交媒体上的论文,获得了额外 30%的被引次数 / 213
通俗的创新,才能产生影响 / 216
科学中的“1%现象” / 219
发文越多,影响力会越大吗? / 221
科学影响并非总是可见的 / 225
你喜欢引用谁? / 228
中国论文中的“互引俱乐部” / 231
你被“致谢”过吗? / 233
科学界的名人效应 / 238
被负面引用的论文的质量往往不俗 / 241
公式越多,被引次数越少 / 244
第六章
工作、家庭与生活的平衡 / 248
如何让科学家兼顾家庭与工作 / 250
婚姻让工作更美好 / 253
Twitter 上的科学家 / 256
学术会议不仅仅是聚会 / 259
科学家也相信上帝? / 263
年龄越大,花在研究上的时间越少 / 266
孩子心目中的科学家 / 270
第七章
科学家跳槽与移民 / 274
海归归海 / 276
精英科学家为何跳槽? / 279
流水不腐,阻碍科学家自由流动不利于其成长 / 282
在美国当教授的外国人开心吗? / 287
用 ORCID 追踪全球科学家的流动 / 290
高端人才回流:回母校 vs.不回母校 / 294
越开放的国家,科学影响力越大 / 297
第八章
合作以便双赢 / 300
对文科而言,文理交叉是一把双刃剑 / 302
你可能不知道的跨学科研究 / 306
多学科交叉,成果的影响力更大吗? / 309
那些被物理学同化的学科 / 312
数据共享再利用为什么这么难? / 315
合作中,物以类聚,人以龄分 / 318
合作也有策略? / 321
城市之间的学术合作 / 325
揭秘科研团队的形成与演化 / 328
小科研团队的成果更有颠覆性 / 331
科研合作中的家族关系 / 335
合并的大学实现了 1+1>2 吗? / 338
第九章
学术不端会消失吗? / 342
你可能不知道的学术不端行为 / 344
撤稿会对作者产生什么后续影响? / 348
1997~2016 年中国论文被撤稿的主要原因 / 351
学术不端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 355
学术不端的根源与应对方式 / 359
如果能查出论文中的挂名作者 / 362
附录 / 365
科研版《成都》 —向青年学者致敬 / 365
2017 青年学者画像 / 370
2017 未来学者画像 / 379
后记 / 380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123097.html

上一篇:研究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学学者在研究什么?
下一篇:读博士,选同性导师,还是异性导师?
收藏 IP: 218.94.142.*| 热度|

9 武夷山 刘立 郭战胜 孙颉 强涛 张翠娟 籍利平 黄育和 聂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