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听江才健先生演讲杂感 精选

已有 8980 次阅读 2008-4-16 00:42 |个人分类:科学人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听江才健先生演讲杂感

2008.04.15

周末抽空去院图听江才健先生的演讲,题目是《由科学在文化中的定位看科学实证与文化意义》。

《著名科学记者江才健做客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论坛》信息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classinfo/info.aspx?id=4878

可以说,江先生是两岸三地中国人中比较少有的关心科学和文化的人物,他提出的不少问题也的确值得一般人去思考。不过我总觉得他有些夸大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科学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

其实按照英国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arold Kroto在Science-a round peg in a square world的演讲的说法,科学在任何社会中都与大多数人的思维和习惯格格不入。正因为如此,Karl Sagan才把科学说成是黑暗中的烛光,而绝不是什么大放光明的灯塔。所以,江才健先生认为中国人恐怕不如西方人那样能够自然而然地恰如其分地接受科学文化,很值得商榷。中国人根本不需要都接受科学,只要有一些能够接受和做好就行了。

博文《货真价实的科普(二):Harold Kroto》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75

爱因斯坦说科学不过是对我们日常经验的精炼(refinement)。所以科学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只是要有能力去做refinement需要专门的训练,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比较困难而已。江先生大概是年轻时候对科学的期望过高,而在学习refinement阶段未能深入。这种情况下,年轻时还能保持对她情有独钟,围着她的帐篷等待她的皮鞭,但年纪大一些之后不免就越发对她感到失望。

不了解科学和科学家的人常常看到科学成就的激动人心和有成就的科学家深邃的一面,了解了不少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人常常还能看到那些不成功或者异类的科学家的幼稚和癫狂的一面,但是人们常常对常态下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家了解不多。我觉得以江才健先生的气质和兴趣,他比较难以理解那些常常在实验室中get hands dirty的科学家们的辛苦和乐趣,也许这是我的偏见。

我常常回头读自己前面写的论文的时候,会对自己当时花了那么大的功夫在很细节的一些问题上咬文嚼字感到不解。在这个时候,我才会体会到我读到的同行们的论文中煞费的苦心,虽然很多时候这种苦心世界上其实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领会到,常常不过是明月空照沟渠而已。

我赞同Kroto的说法,科学很大程度上是a round peg in a square world,常常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同时,我也同意Karl Sagan的说法,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也是我们需要用来照亮这个黑暗世界的烛光。

江先生期望的那种激动人心和动人心弦的科学,偶尔也许会有,只是杨振宁先生那种能够得到上帝礼物的天才,大概是不会再有了。江先生担心现在社会对科学的期望和崇拜太多,我觉得是多虑。老百姓对科学从来是敬而远之的,无论古今中外,他们都更会对巫术着魔。

对了,您问杨振宁是哪一位歌星,您到《精品购物指南》上准能找到答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21817.html

上一篇:原来是这位Jack
下一篇:回忆我的博导生涯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