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预出版||高精度检测方法推动油气行业甲烷排放的更精确核算

已有 1493 次阅读 2019-3-20 09:10 |个人分类:学术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预出版||高精度检测方法推动油气行业甲烷排放的更精确核算

原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03-20


石油与天然气生产过程甲烷逃逸排放检测与核算研究现状及建议

薛 明,翁艺斌,刘光全,李兴春,李 湘,于胜民,崔翔宇,宋 磊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薛明,高级工程师

1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Email:mxue@cnpc.com.cn;

甲烷作为油气生产中的主要气态污染物和增温潜势较强的一类温室气体,其逃逸排放检测与核算是中国油气行业温室气体控制与减排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根据国际能源署2017年的估算结果,全球油气行业在2015年排放了约7600万t甲烷,天然气生产过程约占其中的55%。天然气生产过程中的甲烷排放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天然气能否作为过渡性的清洁能源存在。


本研究通过比较国内外油气行业逃逸甲烷排放核算方法,总结当前国内外油气田现场开展的甲烷排放检测研究,对油气行业企业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提出了建议。

主要结论

4

4

从国际通用做法看,将油气行业企业级温室气体清单内容纳入国家气候变化信息通报,是大势所趋。在甲烷逃逸排放核算方面,由于生产过程、工艺等出现的变化,建议加快建立符合我国油气生产实际情况的排放因子,纳入放空气燃烧的周期变化、绿色完井措施使用、陆上/海上油气生产等内容,鼓励油气生产企业通过设备组件统计、现场实测等方式进行排放因子更新。


如何更好地表征非正常工况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何更好地结合油气生产规律、一般工程作业周期与现场检测,都是下一步需开展的工作。针对逃逸甲烷现场检测数据不足,影响核算结果对比的现状,在开展油气生产过程现场检测时,建议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检测方法相结合,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验证性、可重复性,并谨慎看待针对部分油气生产区块的检测结果进行大尺度区域甲烷逃逸排放量的推算结果。


全文链接

http://www.climatechange.cn/CN/10.12006/j.issn.1673-1719.2018.118



doi:10.12006/j.issn.1673-1719.2018.118

薛明, 翁艺斌, 刘光全, 等. 石油与天然气生产过程甲烷逃逸排放检测与核算研究现状及建议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15 (2)


Xue M, Weng Y B, Liu G Q, et al. Current status on fugitive methane emission measurements and inventory during oil and gas production [J].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9, 15 (2)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68498.html

上一篇:[转载]数学界最高奖迎来首位女性获奖者 | 科技早头条
下一篇:[转载]“眼神杀”真的能对物体产生压力吗?
收藏 IP: 180.168.1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