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施一公:西湖大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事

已有 3917 次阅读 2019-3-10 10:05 |个人分类:名人堂|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施一公:西湖大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事

来源:西湖大学WestlakeUniversity(ID:WIAS2016)



“仅过去两年,西湖大学就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6000多份申请,我们已经从中选聘了近百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其中80%是中国自己培养和输送出去的优秀学子。比如:毕业于复旦的原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资深遗传学家许田,毕业于西安交大的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青年科学家李小波等。”


“西湖大学创办至今,已经收到了近万人的捐赠。生活在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温州华侨周先生,辗转33小时取道巴黎、赶到杭州,带来了当地33位华人华侨的捐赠款和对西湖大学助力祖国强大的殷殷期盼。周先生动情地说,他们是生活在亚马逊原始森林大西洋畔,离天最近、离祖国最远的华夏炎黄子孙,但他们希望祖国强大、科教兴国!”


“创办西湖大学之前,我对诺贝尔奖从来没有上过心,但是自从创办西湖大学以后我对它特别关注。因为我意识到如果我早一点得到诺贝尔奖,会对大学创办创造一个非常好的舆论环境,会让西湖大学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但是对我而言,十个诺贝尔奖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接受《光明日报》、央视记者采访时说


从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到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

从清华实践到西湖探索

施一公为一件大事而来

他常说自己是一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他领衔的西湖大学

为一个不凡的理想而来

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而来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来

西湖大学源起何时、去向何方

这所新型大学有什么不一样的魅力

在筹建的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让我们跟随施一公校长的讲述

聆听西湖大学背后鲜为人知的创办历程。


以下为视频节选内容



关于起源



与中国不少高校追求“大而全”不同,西湖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这个理念的实施,源于2011年,欧美同学会上的一次谈话。


施一公:在那次晚餐上,在座的几位包括潘建伟、陈十一,都在评论中国的科技界的一些现象和教育界的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其实话比较激烈,当时韩老师听着听着也很激动,韩老师就问我们,他说你们这些人都是在中国出生、中国长大,深谙中国文化,知道中国教育的优势和短板,又同时在海外,少则生活了十几年,都在海外大学著名大学做过教授,知道国外教育的优势和缺点,为什么不能够取其所长、也发挥我们的所长,在中国创办一所小型大学。当时韩老师话音未落,我心里激动得不行,我这个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董倩:有什么事能激动成这样?这不就是一个提议吗?


施一公:因为从小到大这种心理不平衡一直存在。纵观过去一两百年、三四百年我们对世界科学的产生,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的发明发现贡献太小。


董倩:你激动成那样,你想怎么做?


施一公:我们觉得是时候了,大家应该联起手来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创办一所顶尖大学。


关于出国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里,施一公是典型的学霸。1989年,他以本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生物学和数学双学士学位,同时也修完了数学系双学位课程。1990年初,他决定出国赴美深造。


董倩:目的是什么?


施一公:不知道,但是我决定要闯一闯,男子汉大丈夫不出去闯一闯世界,不再多看一看还能做什么。那时候我说没有我施一公做不到的事情,拍拍胸脯,就是我觉得一个青年人真应该是凌云壮志,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过来的,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有什么事情我做不到、我不能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能做到,你可以改变国家、可以改变这个社会,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关于回国



2003年,施一公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正教授。同年,他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成了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裔学者。面对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和优越的生活条件,2007年,40岁的施一公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董倩:这个决定没有人说是强按牛头让它强饮水,没有,你自己要回来的。


施一公:对,当然。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地震之后我有一次回普林斯顿大学,系主任就对我说,说一公我知道我们留不住你,因为我听说你把你工资的十分之一捐给了汶川。他认为我回国就是因为拿钱拿的更多了,待遇更好了,因为这是美国人考虑问题的方式,你去一个地方肯定是给你更多的更好的科研条件、物质待遇等等。当然了,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讲,为这个百分之一万我也不回国。但是我从来没把这个东西放在眼里,不仅当时没放在眼里,就连我穷困潦倒的时候,做博士生拿几百块美元收入的时候也没放在眼里,尽管钱对我很重要,钱重不重要,重要,但是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把钱作为最重要的东西去奋斗,全完蛋了。


董倩:那你为什么还回来?为的是什么?


施一公:改变我的母校。


董倩:改变母校,当时就这么想的。


施一公:当然是,改变清华的学生,就是希望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能够在个人的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脑子里有一个大我。


关于离开



2015年,施一公联合饶毅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等人,向国家领导人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


董倩:那时候你已经是(清华)副校长了吧。


施一公:我已经是副校长了,所以我就告诉清华大学。


董倩:怎么说啊?


施一公:我2015年第一次跟清华大学谈,说我在开始参与创办西湖大学,等到西湖大学被批准成立的那一天,我希望从清华大学辞职,全时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创办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所民办性质的研究型大学。如果你问我为什么离开清华,因为是清华教给我的,我觉得清华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你可能看过电影叫无问西东,你看看清华的历史,在有民族危难的时候清华人怎么做的,当然现在我们没有民族危难,现在是好的时候,当然清华人,清华学生更应该去担当,为担当做一些事情。


关于募资



寻求中国教育的改变是施一公要做的事情。因为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的新型高等学校,所以,寻找资金成了施一公办学的第一要务。


施一公:我有时候真想是考一考,考第一的捐钱多我就去考去了。


董倩:所以我就特别想知道,像你这么一个学术背景的人,要跟社会求钱这会是个什么过程。


施一公:我们去中关村在四环旁边一个高楼上,见了荣之联的董事长王东辉,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找王东辉不找其他人?因为当时他是我认识的唯一的一位特别有钱的企业家,我跟王东辉讲了整整一个半小时,西湖大学为什么需要有,它为什么对中国如此之重要,为什么对老百姓这么重要,讲了很多很多,就是说不出口,你能不能捐赠。因为从来没有跟人要过钱你说,而且书生气息浓重,你怎么跟他说出来要钱呢?王东辉很有意思,他说施教授我知道你是想来让我给西湖大学捐赠一笔钱,你就说吧你想要多少钱,当时我一下心怦怦直跳,当时很纠结,也是急中生智,我就说其实也确实是我们的计划,我们想在成立的时候有五位到六位创始捐赠人,我们能够向外界公布每个人捐赠一个亿或以上,那么西湖大学的创办就有了第一步。


他的回答也非常直截了当,他说施教授一个亿不是一个小数字,我得回家跟夫人孩子商量一下,我明天早上再给你答案。当时我一想坏了,这是托辞,不会有了这一个亿,我想第二天他不会打电话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刚过,我一看王东辉电话进来了,打电话他说,施教授,我们家里决定支持你们,我们捐一个亿,但是他也跟我说了个条件,你说你要找五个人六个人,如果他们五六个人找齐的时候,每个人捐一个亿我们同时捐,压力又给我了。


董倩:那段时间脑子里全是钱吧?


施一公:全是钱!甚至一看,有些网红拍个照片放网上,一下载然后可以挣钱,我在想,什么时候我有这个能耐就好了!


关于感动



在筹款的过程中,几十年没离开大学校园的施一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社会现实,也了解了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他遭受过不少拒绝,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施一公:我认识一个企业家叫邓营,我给他说了西湖大学的理念,他特别激动,在我办公室里他说我可以捐三千万给西湖大学,他的企业很小规模,一年的营业额大概就一个多亿,还养了几百人,他挺难的,他过了几天跟我讲,说施教授,我后来想了想,可能三千万有点难今年,我捐一千万,我还是很感激,我说一千万也挺不容易了,你们企业这么小,一千万挺好的,他说能不能这样施教授,我提一个要求捐一千万,我想我夫人来的时候,一起吃顿饭,我说当然可以,我们一块吃顿饭。


(吃饭的时候)照例我又讲了一次西湖大学的理念,讲完以后没有想到,(邓营夫人)侯屈平在桌子对面,突然用河南话很激烈对着我讲,哥,我也要做创始捐赠人,我一听我就愣了,因为创始捐赠人的门槛很高,要有一个亿的协议捐赠金额,但以前他们给孩子的保证是将来这笔钱留给孩子,是孩子的财产。她回到郑州第一件事告诉孩子说,妈对不起你,把留给你的一个亿,把留给你的钱,捐给了西湖大学支持教育去了,她万万没有想到孩子说,我本来就能自食其力,你们把钱捐给教育,捐给西湖大学就对了。


关于突破



2018年1月,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以赴筹办西湖大学。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举行成立仪式。在成立大会上,施一公说: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


董倩:对于那些完全可以到体制内的非常优秀的大学的这些人来说,你靠什么办法能把他吸引到你这来?


施一公:因为我们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在这,这些科学家在亚洲、在世界上是最优秀的。


董倩:有了突破会带来什么?


施一公:简单点讲,这些突破可以让我们中国人自豪。哥德巴赫猜想值几块钱?牛顿的三大定律在当时值几块钱?或者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你可以量化吗?当然不可以。但是无论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还是波尔的量子力学,还是以前DNA双螺旋的发现,这些二十世纪的重大科学发现最后都在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命运的轨迹。西湖大学,是为这些重大的科学发现而建的,不能急功近利。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理解、社会理解。我们很幸运,我认为政府理解了,也在支持,社会理解了,也在尽力。


关于梦想



在西湖大学尚未正式成立之前,2017年9月,西湖大学迎来首批19位博士研究生。他告诫这些从四百多位申请人中脱颖而出并通过西湖大学教授严格面试的“西湖一期”成员,西湖大学培养的一定是第一有社会责任感,第二才是拔尖创新人才。


施一公:有人问我这个问题,说一公你们办西湖大学有没有想过万一哪一天不允许这样办了怎么办?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中国作为世界这样一个大环境里边的负责任的大国,我相信中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改革开放,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一定是美好的,我相信政府我相信国家一定会持续不断地支持西湖大学。


施一公:我希望十年以后,十五年以后,无论是国内的旅游者还是国外的来杭州访问的人,到杭州的时候,看西湖,他要想一想是看美丽的西子湖还是看西湖大学……这是我们的目标,我相信我们能做到。所谓奇迹就是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相信他做不到的时候,他发生了,这叫奇迹,不是社会上大部分人都认可、相信一定能做到,那还叫什么奇迹?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关乎十几亿中国人的美好生活

关乎国家进步与民族复兴

尖端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的

必须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西湖大学的诞生不仅是应时势之变

更是应教育之需

承载着社会殷切期望的西湖大学

正是在科教兴国的路上奔跑

尽管最终目标的实现仍需假以时日

但她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66701.html

上一篇:[转载]上海是怎么从小长到大的? | 生态学者童春富
下一篇:[转载]从海洋颜色看气候的变化
收藏 IP: 101.80.19.*| 热度|

1 张士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