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潮说四十|海洋文化传播与立场

已有 2097 次阅读 2019-1-24 10:34 |个人分类:海洋文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潮说四十|海洋文化传播与立场

来源:李明春 中国海洋学会 2019-01-23


      没有传播力,就没有影响力;没有影响力,将失去引导力。

      海洋文化在海洋事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海洋文化传播严重滞后的局面,为之振兴寻找原因,寻找出路?对此,在秉承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海洋科学专业、传播立场的特殊牲,本能地把科学哲学、科学史和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用于海洋文化建设实践提出个人之见。

      文化传播,又名文化扩散,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到另一个区域以及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的互动现象。

      对于海洋文化而言,其完全不同于陆上的文化源地、其文化传播具有方式、路径以及影响扩散因素的复杂性,因此探讨其文化特征的起源是海洋文化地理研究的一个难点。而分析预测海洋文化传播的概率和传播规律必须要重视深入认识和分析海洋文化传播跨行业,跨区域现像及特殊性,针对特殊现像研究不同的传播渠道、方式和手段。

      文化传媒是文化信息、资讯传播的载体,是传媒业中的一个延伸领域,用现代的传播手段主要有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进行海洋文化传播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海洋文化传播具有自身的基本立场,这一立场主要是沿海人民群众历史实践中创造海洋文化主容观对立统一的关系思维立场;世代闯海人抱团进取、同舟共济、开拓发展的集体主义立场;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立场。

      目前,对海洋文化立场和海洋文化建设依然存在的边缘化现像应该引起人们,特别是文化建设决策者的足够重视。由于海洋文化立场、传播与建设的偏颇己经对现实海洋文化传播内容与传媒方式提出了时代性质疑。问题在于应该立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尚德的基石上,张扬开放、包容、创新内涵与外延的先进性,而不仅仅是张扬单一的慕利性,这表现在现实其传播内容与传媒方式存在着相互利用的关系链。同时凸显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从某种认识与传播来说,其传播内容似乎与海洋科普传播内容各有不同。其实,站在海洋文化的立场来看,要求海洋文化建设必须从过分強调慕利性和科普性向海洋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内容和内涵传播的转化,而实现这一转化是海洋文化未来发展的必然超越。

       海洋文化传播中突显的慕利性导致其与传媒间衍生的相互利用关系,好大喜功,用则近,不用则疏,如此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传播现像长期存在,将会形成另一种文化传播的梗阻,因为对社会过度彰显其功利性会对海洋文化传播失去其文化的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对社会是一种误导。同时用科学哲学、科学史和海洋文化与传播的基本理论检验,尤其是从海洋文化的角度衡量传统的海洋科普,便会发现传统海洋科普的诸多问题。传统海洋科普在理念上,具有强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书写心态上,居高临下地、单向地传播;在内容上,铺陈静态的、貌似“绝对正确的”的知识……

      海洋文化传播是什么?海洋文化传播在哪些方面有别于亲陆文化与传统科普的公众理解?这些问题是现实海洋文化传播概念需要充实的研究,也是海洋文化传播理论建构的过程。对此不得不反省现实的海洋科普替代文化传播现状:一是科普理念,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中衍生而来;二是科普对象,偏重大、中、小学生的倾向掩盖了社会人的倾向;三是科普导向,缺乏紧密结合海洋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需要;四是长期存在科普内容重猎奇,轻内涵;五是科普体制,一元化的组织结构。

      从海洋文化传播立场分析,有三个层面的关健词不容忽视:传统科普是国家立场;公众理解科学是共同体立场,海洋文化传播是公民立场。因此,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海洋文化传播是三个层面的问题,而不是三种类型。

      勿庸置疑,社会需要海洋科学知识,而从海洋文化角度看,必然是社会之中有科学,科学之中有社会,层层嵌套。在大文化、大科学时代,文化/科学,文化/社会,是复杂的分形嵌合体。

      科学传播需要有传播者,同样文化传播更需要传播者,两个传播者构成一个共同体就会有立场存在。必须警醒,问题出在科学知识传播的影响力与传播者及方式、方法有关,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同样与传播者的方式、方法有关。


作者简介

李明春,《中国海洋报》资深记者,国土资源作协会员。

1968年入伍北海舰队,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华师大结业。撰有新闻、科普、散文、评论、传记、科幻等作品数百万字。

出版《海权论衡》《海洋龙脉》《纵横中国海》《海洋强国梦》专著,传记《一代宗师——赫崇本》,纪实文学《中国深蓝梦》,长篇报告文学《闯海的男人》,长篇小说《红海滩》《混沌》等30余部。央视纪录片《中国向阳红——向阳红09》《蛟龙潜深洋》撰稿,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撰稿人之一。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抚顺路22号北海监测中心,邮编:266033,电话:13808984341

潮 说:

日月盛衰,道法自然;

海之物语,洋之律动;

人文情怀,水球乾坤。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58811.html

上一篇:【推荐】|《港湾生态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象山港为例》
下一篇:【推荐】|李明春:《寻梦中国海》
收藏 IP: 180.168.1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