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坤舆万国全图》再谈地图答问

已有 2600 次阅读 2018-9-29 23:25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坤舆万国全图》再谈地图答客问

李兆良

谢谢钟定胜君对这问题的关注

我研究明代与美洲关系是2006年开始的。研究《坤舆万国全图》是2008年开始,第一篇文章论文是2010年在马六甲口头发布,2012年出版书。出版了三本书,其中两本直接与《坤舆万国全图》有关,内容基本一致,只是繁、简体字之差。在科学网有200篇博文,大部分谈《坤舆万国全图》。我无法一一重复所有的证据论述,希望您耐心读我的文章与书。

您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多次,既然问得详细,也要回应一下,简单做答如下:

我不愿意讨论小枝节,所以开宗明义,把分析古地图的要点列出来,按照这些法则去分析所有的地图,讲的首先是宏观性、原则性的问题,反方始终没有正面回应。我回应两个反方提出来的枝节问题,是为了不要被认为回避细节。

最重要的问题不是“现存”的这张《坤舆万国全图》是什么年代出现,最重要的问题是《坤舆万国全图》上面的 【准确信息】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用什么文字表达。“准确”,意思是数据可考,能与今天的地理坐标比较的。利玛窦到了中国,一直抱怨找不到老师学官话,不会写中文。《坤舆万国全图》没有一个拉丁字符,全部中文字。地图上,欧洲人不知道的地理是谁提供的,谁是《坤舆万国全图》的真正作者,就非常清楚了。什么时候测绘的也有时间印记,我也讲了,请再多读几遍。

16世纪的欧洲绘世界地图,所谓地图学家不是测量人员,没有自己去勘探,是资料收集者,大部分世界地图来历不明,没有原作者,是剽窃的,道听途说的,摹抄的。《坤舆万国全图》所载的一些地理,同时代的西方地图没有,多年后才有欧洲人探险。对地图学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下Peter BarberTom Harper的书 “Magnificent Maps: Power, Propaganda and Art”。他认为地图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让我引申一下:地图对地理学家是持久的科学探索与测量(这是我最认同的),对图书馆员是目录,对收藏家是市值,对文化历史学家是实用的工具(供政治野心家编造藉口)。他揭露了欧洲地图学史上的阴暗面,地图被捏造,利用作政治工具,侵略的藉口,非法占有的根据。

中国人尊师崇教的传统,应试教育,正好是纳入这种思想囹圄。利玛窦讲了一句“中国人只会‘天圆地方’”被重复了400年。中国人认为伏羲女娲是祖先的祖先,没有极乐园,没有蛇的诱惑,没有偷吃苹果,他们手里握着的是测量工具,规以画圆,矩以度方,中国人尊敬这两位始祖,因为他们制定和开示了测量的工具、方法与成果,这是圆与方的实事求是。

 

先秦典籍《周髀算经》有以下的叙述:


陈子曰:“古时天子治周,此数望之从周,故曰周髀。髀者,表也。日夏至南万六千里,日冬至南十三万五千里,日中无影。以此观之,从南至夏至之日中十一万九千里。北至其夜半亦然。凡径二十三万八千里。此夏至日道之径也,其周七十一万四千里。从夏至之日中,至冬至之日中十一万九千里。北至极下亦然。则从极南至冬至之日中二十三万八千里。从极北至其夜半亦然。凡径四十七万六千里。此冬至日道径也,其周百四十二万八千里。从春秋分之日中北至极下十七万八千五百里。从极下北至其夜半亦然。凡径三十五万七千里,周一百七万一千里。故曰:月之道常缘宿,日道亦与宿正。南至夏至之日中,北至冬至之夜半,南至冬至之日中,北至夏至之夜半,亦径三十五万七千里,周一百七万一千里。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对地球的概念、测量工具,长度单位标准都不一样,与今天的测量当然有误差,但是知道地有“周”、“径”,就不是地平说了。汉朝张衡有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坤舆万国全图》里面,李之藻也在序言里说:

所言地是圆形,盖蔡邕释《周髀》已有天地各中高外下之说,《浑天仪注》亦言地如鸡子中黄,孤居天内。其言各处昼夜长短不同,则元人测景二十七所,亦已明载。

我们今天看到的《坤舆万国全图》是经过利玛窦等人改写的,地图上写是1602年秋完成,呈给万历皇帝。利玛窦1601年到北京,被关到牢里一段时间,一年不到能绘制世界地图,提供1114个地名的地理坐标,有一半是欧洲绘地图没有的。这些地理信息许多是利玛窦死后200年欧洲人才知道的。利玛窦唯一的信息来源是中国与欧洲,不是来自欧洲,就是来自中国。这些欧洲人没有的信息又是准确的特别是美洲的地理信息最接近今天测绘,答案已经太清楚不过了。中国如何获得信息,什么时候获得,我已经在多篇文章里介绍,不再重复了。

我提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是“科学治史”:研究历史,不要光读文献,要拷问文献的记载有没有误,用科学方法去印证。

有人认为“实事求是”是文献说什么就是什么。明明一个人骑马不能九年以内走完6,000,000平方公里土地,还是有人坚信卫匡国测绘了整个明朝的中国,称他为“中国地理学之父”。光会翻书、背书、引书的不叫实事求是,叫书呆子,科盲,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实事求是”不是哪一本书上说什么,谁说什么,是它说的是否符合常识,它说的“事”是否符合科学的可重复性,能否证伪。实事求是指的是科学求证,真相不能违背推理,不符合推理的就是假的,错的,即使有人说了一千万遍,还是错的。

我对《坤舆万国全图》的重视,不只是替郑和翻案,不只是更正一段中国史,那只是引子。中国国民的科学素质只有8.5%,只有加拿大的1/5,原因是什么,如何补救,希望《坤舆万国全图》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有朋友对我说:《坤舆万国全图》是一面照妖镜,在这镜子前面的表现,可以看清楚一个人的思维,心态,智愚,和背后的利益关系。我觉得照妖镜比较难听一点,也没有看好的方面,叫它为一杆秤比较恰当。

李兆良

2018.9.2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137877.html

上一篇:再论《坤舆万国全图》的作者与明代地理大发现
下一篇:普天同庆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3 李颖业 姬扬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