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wzydgjj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kwzydgjjx

博文

我不赞成这样的三拒绝!

已有 1206 次阅读 2019-12-14 08:16 |个人分类:标准课堂|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技术, 标准, 课堂体系

朱永新老师1212日在新浪网发的一条微博: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是新课程改革的早期推动者与研究者。在搜狐教育盛典上,他介绍了自已创办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三拒绝原则:一是拒绝任何应试教育的成果;二是拒绝单纯用仪器设备做教育的成果;三是拒绝以写书发文章为目的不关注教育实践的成果。为他的三拒绝喝彩!

刘坚教授的“三拒绝”,我不赞成。

我认为,教育改革不能搞这样的“”三拒绝 我们很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于对立统一之原理理论,认识教育中的一些绝对和相对的问题。例如,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模仿知识和创新知识,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手段和目标,等等问题。

我国教育是从千年的应试走过来的,国外先进的教育仍然有比重不小的应试微观。应试教育如果说是我们的昨天,今天及今后的教育不可能不包含昨天。教育教学改革不是完全拒绝应试的教育,而是在整体上要让素质教育统帅应试的教育。因为世界上的一切新事物都不得不是源自于已有已知,不得不包含已有已知,这是自然的也是教育的规律。

目标应试和目标素质的教育,有相同联系,毕竟不是一回事,有异,整体上有质的区别。

从成果看,根据现有的国际的及本人的十年实践的事实,两种教育的效果不同。绝大多数学生,在知识记忆的教育教学中,知识掌握比较好,能力差一些。

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应试教育的成果要打一些折,不应该完全拒绝。

在目标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中,能力强一些,知识掌握比较差。极少数学生,无论是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表现都非常优秀。

为获得最佳教学秩序,以最先进的标准大规模的获取最优教育教学质量,集人类最高智慧的人工智的机器人进入课堂主导教学,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实际。能创造最先进机器人老师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也就是说能在某些方面超越人工智能机器的是极少数。谁都拒绝不了单纯用仪器设备的做教育,做教学。

关于人的概念,要有宏观有微观。是指人类,某个地区的人,哪一种人,个体的人,等等的人,要有区分,有注意精准描述。例如,什么人被机器绑架之类的话,就是模糊的说法。不要再冷漠技术了,那种把技术贬义为奇技淫巧的意识在现代社会并不适宜了。

文革的十年教育革命,十多年的新课程,都实践了,整体上都失败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学术技术研究,要注重实证,注重逻辑。实践仅仅是事实现实实验实践等实际的一个元素,当然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不可或缺。教育教学改革要目标培养创新思维,必须重建体系,不能忘记本能、感官和科学等等之人类教育最基础的共识理论。

教育改革需要面对很多因素,有些因素是我们无法左右的,甚至是不能碰的。最安全的、几乎是唯一能做的、必须做的,最核心的,莫过于课堂教学技术的改革,目标培养创新思维探究课堂教学体系(!)的重建,最先进的理论根据就是《教育过程》提出的几个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教育过程》提出的几个问题,如何操作?并不完整,没有科学定位,很缺少实验和实践的实际探究。

教育教学要重视学生体验,教育教学的研究要重视我们教者的体验,特别要重视我们自己能创新的体验。

爱因斯坦说:“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使我们得到有关经验世界的任何知识,所有真实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归结于经验。关于经验和理论的关系,爱因斯坦认为科学认识表现为从经验到理论,再到经验的活动过程。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理论,包括共识最大的理论,无一不是来自于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之经验。从这个意义上看,经验是理论之母。
   
达芬奇认为:那些不从经验中产生,又未曾被经验检查的知识,就全是虚假而极端谬论的。如果我们怀疑得自感性的知识的确定性,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去加倍怀疑那些与感觉背道而驰的东西。

世界的一切变化无不得不是从已有已知到未有未知,人的一切的思行和发现创新也是如此的来自于自己的已经存在的模式。特别是这个模式中的经历和体验之经验之经验是最有决定性意义,因为这样的经验之各种各样的神经元在大脑及脑外的身体中占据最大空间,流动最通畅,因而思行最习惯。

    爱因斯坦说,开普勒的惊人成就证实了这条真理: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可见,也不能把经验看的高于一切,更不能把经验作为探求真理和发现创新的唯一,要有比较法进行分析认识。感觉事物不能只有脑外感,一定要有脑内感,把脑外感和脑内感结合进行比较异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58389-1209982.html

上一篇:标准课堂之三: 标准课堂要让学生们能创新
下一篇:让我们也有创新创造的必然
收藏 IP: 183.213.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