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wzydgjj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kwzydgjjx

博文

天下最难事作在最易处

已有 2788 次阅读 2019-3-16 10:25 |个人分类:学而即创之|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 减负

关于中小学生减负,两会上两位教育大佬告诉了我们什么?

朱永新老师认为,要想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首先要从末端解决。也就是说我们怎样让人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工作和工作之间收入分配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同时,社会各个行业的收入差距不应该那么大。

我认为,若如此才能减负,首先是我们的经济要跟上,成为经济很发达级别的国家,这个过程至少还要20年。也就是说,让未成年人和家长们流血流泪又流汗的重负,至少还要再坚持20年。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上接受记者的采访。回答了老师、家长高度关注的减负问题。他说,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多因一果”的综合征,要多方面发力,综合整治。

朱永新老师也认为,减负是个系统工程,不是说一个禁令就能够起成效的,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才能够推进我们的中小学减负。

哈哈。减负的外部之“因”,加上学校教育的内部之“因”,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很多很多的“因”,减负就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我感觉有那么一点奇怪。中小学生重负的最直接原因莫过于作业,作业过多,这显然是学校教育的内部问题,是课堂教学技术的问题,这是减负的最核心所在。这个所在解决了,减负问题就一定解决了。

在减负提质问题上,教育人不首重自己的责职所在,大谈外部因素,是不是要把减负的主要责任推给别人呢,难道学校教育的减负要让局外人去做才能解决吗。不能深入追问,上纲上线的想象不好,还是直接一些,就事论事的进行描述为好。

多元地、间接地看世界里的客观事物,有多少果不是多因而成,有多少因而不能结多果?

例如。人类为什么能生孩子,慢慢地去想,你几乎可以把地球上和地球外的所有事都作为其原因。唯有一点,男女不交欢,永远都生不出孩子。

减负需要操作,操作要科学,讲科学要重实证,重逻辑思维,落实于技术。那些鸡汤理念,逢上理念,马屁理念,等等的语录思维不管用。在减负这个问题上,现在不是什么理念比技术更重要,而是技术比理念更重要。

不要忘记,天下最难事往往都是作在最易处。

课外作业和无课外作业这两事,包含的因素完全相同,都是作业之因素,只是方向相反。可见,解决减负的最容易也是最简单的操作,就是取消一切的课外作业,实施无课外作业教学。注意,这里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在中小学数学的发现创新思维过程的中,是必须有的,也是很常见的!

我们可以运用反证法去发现创新这一问题。

无课外作业教学是不是真理?

有课外作业的教学是我们的已知,是早就存在的很有人类共识的一个真理,其基本元素就是模仿记忆,就是要不断重复,要学而时习之。

无课外作业教学就是要搞发现创新创造,要把学而即创之作为目标,这是我们的现在最需要证明的命题。

证明过程:把有课外作业的上述已知的教学元素“代入”到无课外作业教学的手段中去,作为手段的统帅。这个统帅,不仅仅是统帅知识了,更需要重在统帅思维方式、学习经验和知识感觉,这三者是为达发现创新创造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手段。

如此,有课外作业教学的手段和无课外作业教学的目标重合了,问题得证。

这就是反证法思维,这就是,这就是数理逻辑的思维,也就是科学思维。

这样的逻辑思维,有初高中数学学历的人不会不熟悉吧。不相信?用这样的反证法思维方式,去试一试关于对顶角相等,同位角定理,等等的逆命题的发现创新。

1.

发现:5-8=

已学已知:8-5=3

过程:把8-5=3变形为8=5+3

      8=5+3代入5-8,得5-5-3=0-3

      在小学数学里,0的意义就是没有,故0-3里的0可以省去不写,得5-8=-3.

2.

发现: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已知:对顶角相等。

过程:平几形象体系中,相等的角的基本图形有多种多样,而对顶角相等的基本图形是唯一的,故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不是真命题。

3.

发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已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公理)。

过程:平几形象体系中,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基本图形相同,都是F形状;

把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法(则)图(形)“代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法图;

运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之理,出现了三平行线两交点之平行线公理的图形,运用之得交于一点的两平行线重合;

故角1等于角3;又因角1等于角2,得角3等于角1

得证:故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下文是我在20139月写的一文,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通讯录用。

 

天下最难事作在最易处   2013-9-12 11:10

学生负担过重早已是影响到全社会的大问题,已经复杂化了。现在思考这一大难题也需要复杂,自然会联想到各种各样的直接及间接的解决方法。首先需要做什么,天下最难事作在最易处。

学生重负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有作业,没有了作业重负自然消失,还有什么方法比之更简单更容易。减负十条中的不留作业,正是把减负难事做在了最易处。不仅如此,且是急事急做,易事先做,切入点准确,体现出了科学思维。

反对不留作业的权威声音中,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两个分析最具代表性。他认为“我国教育考试评价体系并没有实质性改革,中考、高考仍然以分数为重,在每分必争的升学背景下,“减负令”只是听上去很美的规定”。其核心问题,简说就是考试和评价。

事实无法否认,考试和评价是教育减负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障碍,很需要解决。教育负重与考试及评价的关联性固然需要考虑,负重与考试及评价的关联是什么样的整体性因果关系更需要弄明白。源尾很简单,是先有教育教学还是先有考试评价!现在的考试、评价几乎都是建立于必须留作业的记忆式教育之上,不留作业的本质教育教学是什么样的,包括专业于考试评价的专家学者在内,有多少人知道,有没有相应的实际实践?如果这些都没有,减负中想首先解决考试及评价问题,就只能够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很美的愿望。

熊丙奇认为“中考、高考等激烈竞争,在择校的压力之下,孩子们从小就要重视学习成绩”,这是实情。反对不留作业的多数人,担忧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证。如温习、巩固、提高、甚至是举一反三、因材施教等等原有的教学功能,在不留作业的教学中是否还会存在。这些担忧是对传统教育学理论的联想,是很正常的习惯性思维,必须的质疑,需要理解。只是担忧,不是勇敢的去进行不留作业的教学探索,不愿意学习已经成功了的经验,这种担忧永远不会消失。

86年我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实施了一无课前预习二无课后作业的无课外作业的实践性探索,历经十年三届带一个初二班,设计了看形抽、想已末、选异同的数学思维模型,建立了联想库,发现并制作了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感觉题,初步形成了引入、区分、意识、演练、解新的感觉教学模式。应试分数更高,升学率更优。

人们对教育质量的担忧,与减负虽然有直接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教育教学保质提质的最本质是在课堂模式,学生重负的最本质是课外作业。不留作业的课堂质量,就是要确保学生不需要课外作业,即使做了课外作业对保质提质不但没有多少作用,反而是降质了。

学校教育的作业可说是传统教育教学理论的千年经典,是记忆式教育保质提质的真理,如果不留作业的教育仍然是记忆式必然会失败。无论是什么形式或是什么思想的教改,从思维的角度去看如果仍然是记忆式,不留作业无法保质,更不可能提质。

不留作业的教育需要怎样的本质模式,绝大多数的人们包括我们的教育家都没看到过,有些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更无实际实践。在这样的基础上现在就蓦然实施不留作业的硬性教规,确是操之过急。

有正必有反,逆反性是自然规律。同样的,有留作业就应该有不留作业,不留作业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减负的难事在我国已磨难了半个多世纪,也有文革教育革命时期多年多元的实践性教训。教育部减负十条中明确提出不留作业,不同以往,有现实经验和历史教训作支撑,且是硬招、实招、最简招。认真分析这一招,不难看清,其方向明确也准确,理应坚守住这一最核心的基本精神,保持这一亮丽光华。

例如可以把不留作业作为提倡,大力鼓励各地学校积极进行探究实验,及时推出各种各样的成功操作,等等。

    减负十条中不留作业的这一规定,无论怎样修改,即使是完全取消,都已无法抹去无课外作业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全社会的深刻影响。      最近,德国的一个总统竟然把小学教育不留家庭作业,作为竞选的第一条件。不留作业的教育理念正在形成人类共识,其实践之势已在各国起潮,无人能挡。不留作业是我们前面的路,早晚总是会走过。

不留作业的教育在我们这里尽管还只是星星之火,毕竟有了近30年的成功实践和实朴的理性探求,在世界上是最领先的,我们需要珍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58389-1167853.html

上一篇:学而即创之之十二: 等待和不等待
下一篇:我比芬兰先进,你们为什么不学我?
收藏 IP: 183.212.203.*| 热度|

3 王安良 李斐 吴嗣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