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毓琦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毓琦 哈佛(1961-2001) 清华(2001-date)

博文

教育和研究随笔(五)

已有 6053 次阅读 2008-4-29 16:10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这是我过去一年用英文写的”Research and Education”十篇文章.現在科学网已经全部翻譯好了. 所以在网上再發表一次. 使喜欢读中文的网友方便一些

 
休假和指导学生
 
我写这篇文章是受到黄安年教授那篇《导师学术休假 研究生‘放羊’》的文章启发。此外,我曾经在《教育与研究(二)——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一文中提到两种不同风格的博士生教育,我觉得我有必要对此做更多的解释。
 
实际上,将“Sabbatical”翻译成中文“休假”非常忠于这个词的原意。“学术休假”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待遇,而不是一种简单“权利”。然而,在最近几十年中,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学术休假则多少开始有了另外一层含义。学术休假使你有机会从教学和其它学术责任里解脱出来的,以便有时间写书,启动新的研究项目和调整研究方向。你是绝对不会想到要“休息一下”的。你也不能让你的研究和学生放任自流。你应该在学术休假期间为你的研究锦上添花。实际上,如果你上课上了很长时间而没有休假,系里有时会建议你休假。我们系里的规矩是这样的:“全职工作满6年就会有1年的半薪休假期”,别的地方也差不多都是这样。更理想的是,上面提到的6年可以进一步分成两部分,在中间插上一学期或者一学年无薪休假。这样一来,你差不多会每3年可以暂时推开一下系里的工作。按道理来讲,你应该在不上课的这段时间里找到基金资助,而基金资助意味着你必须有所产出而不是休息睡大觉。1987年我是在麻省理工学院“休假”的,每天早上我特意把车停到哈佛大学,让研究生们轮流陪我步行两英里,走到麻省理工学院。这样一来,我每周就有至少一两次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讨论每个人的研究进展。1989年,当我去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休假的时候,我每个月都会飞回波士顿同我的博士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倒不是因为我时间很宽裕,而是我明白,这样做对我自己有好处。
    这就引出了“牧羊”和“放羊”的话题。中国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发展出一套完善的考试制度。一个人可以通过乡试,会试和最终的殿试成为秀才、进士和状元。十年寒窗苦,一朝功名来。学生们刻苦自修,在激烈竞争的层层考试中脱颖而出,最后得到当时的“学位”。我认为,这些观念已经渗透到今天的理工科学生的培养制度中来。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授予是基于考试的,导师被定位为考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顾问和良师益友。导师的职责仅仅限于保证各种规则得到执行,标准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有人才会觉得他们可以同时“指导”50名甚至100名研究生。但就我个人的经验和意见来讲,这并不是培养理工科博士的好办法。科研“品质”和“品味”是不能通过考试学到的。当然,无论何时总有那么一些真正的天才,不管条件如何,他们都会做得很好。但是我们这些凡人大多数都需要必要的指导和经验,才能学会如何更好地做研究。同导师交流和相互反馈是这个求学过程中非常必要的一部分。
 
让我再以本人为例吧,其实很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的。我退休之前,在我的研究组里,博士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加起来不会超过10个。我们每周开一到二个小时的组会,某个组里的成员就他/她读到的某篇文献或是或者某个课题做口头报告。然后大家就开始提问题,考察这个人到底对这篇文献或者课题理解了多少。这样一来,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在全组面前丢人现眼。此外,听他们做报告的时候,我会毫不留情地给他们挑毛病,看他们的观点阐述得是否清楚,技术上是否可行等等。我一直对我的学生说,我不能教他们如何变得更聪明,但是我肯定可以教他们如何做漂亮的演讲。这是每个人都能学会而且应该学会的。我最喜欢听的赞扬就是有人说,“你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个演讲人以前是何教授的学生”。我的学生常常会在毕业很多年以后回来告诉我,在哈佛大学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就是如何做演讲。(参见迈克·杨在我的博文《教育与科研随笔(二)——能做的和不能做的》后的留言。)
 
小组会议结束后,我们通常会在校园附近的餐馆吃午饭。午餐中的会谈就不那么正式了,但是正是在这里学生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和正式场合不会提及的研究传统和科技界内处世做人的规则。
 
此外,每周我至少会与每个博士生单独见一次面,讨论她/他课题的进展。在这种一对一的面谈中,我会拼命地质问他们。此时,我们不再是一对师生,而是两个热烈讨论和共同寻求真理的伙伴。我们无话不谈,我们两个人都会据理力争,做出种种猜想,犯下种种错误。很快学生们就学会了在来见我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学会了如何与我争论,最后还学会了在我质问他们的时候反过来质问我。如果他们学会了这些,我就会认为他们已经学有所成,可以自立门户、闯荡江湖了。对学生来讲,求学期间两个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知道如何获得自信和怎样提出问题。我经常半开玩笑地说,一旦把课题仔细设计好,你就可以雇一名技术员来为你解决了。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讲,科研上这个成熟过程会用四到五年的时间。
 
我在2007年4月25日的第一篇博文里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曾经提及我指导的第一个清华博士刚刚毕业了,我培养他和培养哈佛大学的学生毫无二致。我指的是以上描述的培养过程。这个学生是贾庆山博士,他现在是清华大学的讲师,他的电子邮件是:jiaqs@tsinghua.edu.cn。你们可以和他直接联系,讨教经验,特别是可以好好问问他,他的博士学习经历与中国常见的用考试制度来培养博士的制度有何不同,他会从一名学生的角度给出他的见解。

(于乃森译 何姣校)
 
 
评论内容:
 
[4] 标题:你的想法太好了!
发表评论人:[游客]lucking1974 [2007-6-11 23:02:56]
 
如果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科研小组,我也会向您那样管理,这里谢谢您了。
 
[2] 标题:reply to Haidafu
发表评论人:[游客]何毓琦 [2007-6-8 5:46:13]
 
我并不认为我有什么特别之处,据我所知很多导师都和我一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导师和学生就都能建立起双赢的关系,运气也是一个因素,不过这件事情是两方面的。你自己应该首先竭尽全力,然后有什么条件就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Haidafu [2007-6-8 4:04:23]
 
何教授一定是一个负责的导师而且是有个和蔼的人。但是在美国,学生还是需要有好运气才会遇到这样好的导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65-23444.html

上一篇:教育与科研随笔(四)
下一篇:教育与研究随笔(六)
收藏 IP: 72.74.255.*| 热度|

1 vinch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