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奇思妙想无限的诗人波克 精选

已有 4996 次阅读 2016-7-18 06:45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奇思妙想无限的诗人波克

■武夷山

【波克说,人类很可能由于生态灾难、超级菌肆虐或核战争而灭亡,那么,今后仍将存活的D. Radiodurans细菌就至少可以将人类诗歌遗产给保存下去。】


Christian Bök(克里斯蒂安·波克)1962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在加尔顿大学获得文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在约克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博士学位。他从二十岁出头时就开始写诗,本身是不错的诗人。他的特别之处在于,在勃发的诗意指引下,他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诗学实验。

1994年,他发表了著作Crystallography(晶体学),这是一部荒诞恶搞的诗歌体百科全书。有人曾这样评论此书:“波克对镜子、分形、石头和冰块的简洁反思改变了人们对语言的看法,于是,原本对事物的描述似乎突然就变得与描述对象不可区分了。”此书2003年重印,曾获加拿大诗人联合会设立的杰拉尔德·兰伯特奖的提名,该奖旨在表彰诗坛新秀。

他最著名的诗作是2001年发表的Eunoia(精神正常),历时七年才完成。该书有五章,对应英语的5个元音,每一章只出现一个元音字母而不出现其他元音字母。例如,在只允许e出现的那一章,就会出现这样的句子:Enfettered, these sentences repress free speech(在镣铐般的束缚下,这些句子压抑了自由言论)。波克认为,这本书证明了每个元音都有其个性,展示了英语的灵活性。该书2002年获得著名的格里芬诗歌奖,销量达到两万册。2008年该书在英国出版后也成为畅销书。

2011年4月4日,波克宣布他的一个已经开展了9年的项目Xenotext(外部文本)获得重大突破。这个项目的目标,是要把他的一首诗编码植入一种生命力最强的细菌(D. Radiodurans)。为了开展项目,他这个文科生突击学习了分子生物化学,自学了计算机编程,项目所涉的所有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实验他都亲自参与。他所谓的“突破”,就是指移植获得了成功。这个项目有什么意义呢?波克说,人类很可能由于生态灾难、超级菌肆虐或核战争而灭亡,那么,今后仍将存活的D. Radiodurans细菌就至少可以将人类诗歌遗产给保存下去。他说,卡尔加里大学与他合作的一个实验室正式通知他,他的诗歌密码——X-P13基因——已经在多次实验中导致大肠杆菌发出红色荧光,这就意味着,他的诗歌(开头一句是“any style of life/ is prim……”,意为“任何生命形式都是循规蹈矩的”)若植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就确实能导致该菌写出诗歌(开头一句是“the faery is rosy/ of glow……”,意为“仙女身上有玫瑰色辉光闪耀”)。

到2014年,该实验已经累计花了11万多加元。2015年,波克发表了与该实验同名的诗作THE XENOTEXT: Book 1(外部文本:第一卷)。第一卷并未描述实验过程,也许会在第二卷中描述吧。书里含有多种类型的诗歌:散文诗、商籁体诗歌、计算机生成的可视化诗歌,等等。比如,全书开篇的一节题为“狂轰滥炸”,是一首散文诗,描述了冥古宙时期地球表面地狱般的景象,那时火山频频爆发,陨星不断撞击地球。第二小节题为“蜜蜂种群衰竭”,是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农事诗》的第四卷(该卷的不少篇幅是叙述养蜂)翻译为50首不押韵的商籁体诗歌。全书结构复杂、精巧,比如,尿嘧啶的分子式是C4H4N2O2,于是他在创作一首讨论尿嘧啶的诗时给自己加了如下限制:全诗要采用4个以c开头的单词,4个以h开头的单词,两个以n开头的单词,等等。他称这种诗歌形式为“分子声学”。

他的诗学实验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2003年,挪威黑金属乐队Ulver(意为“狼”)创作的一首歌曲的歌词,就采用了他的诗歌Vowels(元音)。2006年,加拿大电视专题片《诗人的心》中的一集关注了波克其人其诗。2011年5月31日,英国广播公司请波克本人朗读他的诗作。

《中国科学报》 (2016-07-15 第7版 作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91274.html

上一篇:卫生间与寝室的差异----日记摘抄504
下一篇:送别明莹
收藏 IP: 106.120.42.*| 热度|

12 钟炳 徐旭东 王桂颖 李泳 黄永义 吉宗祥 印大中 李颖业 李毅伟 刘苏峡 刘炜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