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短期引用与长期引用 精选

已有 8167 次阅读 2016-4-7 06:31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短期引用与长期引用

武夷山

 

荷兰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奖得主Loet Leydesdorff和另外三位学者2016年3月底在ArXiv预印本文库发表文章,Citations: Indicators of Quality? The Impact Fallacy (引文:质量的指标?影响力谬误)。

他们认为,引文需要进一步区分为不同情形;短期引用说明了被引论文作者处于研究前沿,反映的是选题的时尚性;长期引用则能够说明,被引文献对于将知识主张转化为概念符号的编码化过程作出了贡献。研究前沿的知识主张很可能只是风光一时,因此将短期引用作为质量指标是不合适的。现在的引文影响力研究基本上都是关注短期引用,因此,相关数据所测度的并非认知质量,而只能反映出被引文章作者参与了当前的话语讨论。

本文研究了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德语期刊Soziale Welt(社会世界)的被引情况,以说明不在意贴近研究前沿的载体的情形;第二个例子是Robert Merton(默顿)这位著名社会学家的被引,因为各种引文理论都将他作为一种概念符号;在第三个例子中,分析了Scientometrics(科学计量学)、 Gene(基因)和 Soziale Welt这三种期刊的“多重被引发表年谱”(MultiRPYS,即Multi-Referenced Publication Year Spectroscopy)。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用引用来测度“质量”之工作可以进一步加以限定:短期引用反映的是研究前沿之时尚性,长期引用则可以表示知识主张编码化后被纳入知识体系的过程。可以利用作者们最近开发出的“多重被引发表年谱”法来区分短期影响力和长期影响力。

他们之所以选择Soziale Welt作为案例,一是因为社会学这门学科不属于热门显学,二是因为该刊是德语期刊而非英语期刊。因此,从该刊的引文可以看出,处于科学主流之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该刊的另外一个“劣势”是,被引文献往往是很老的文章。例如在2014年,WOS数据库记录下该刊被引用98次,其中63次(64.3%)都是引用的发表已经超过10年的文章,这些引用在计算刊物的影响因子时派不上用场。

又如,著名科学社会学家Bruno Latour于1996年在该刊发文,On actor network theory: a few clarifications(论行动者网络理论:几点说明),此文是英文。发表后的前10年,该文被引总共不到10次,从2006年起,其年度被引次数逐渐增多,2015年被引达34次。

这类例子说明,在不存在研究前沿(博主:可以理解为“时尚主题”)的学科领域里,也许需要经历一代人的时间,某个概念符号才会被消化吸收,从而被频繁引用。

默顿(就是提出了“马太效应”的那个默顿)的名字早已成为一个概念符号。本文对比了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科学之社会研究)和Scientometrics这两种期刊对默顿论著的引用,差异很大。在社会学领域,由于默顿已经成为一个背景人物,其论著只是偶尔被引;在科学计量学领域,由于学者们感到Scientometrics杂志不仅需要强调方法,也需要理论性的工作,故而频繁引用颇有理论建树的默顿。

关于“多重被引发表年谱”,我没有时间介绍了,请大家读原文: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1603/1603.08452.pdf

总之,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我们都知道,在图书市场上, “畅销书”不一定是“长销书”。短期高被引有些类似于畅销,长期被引才类似于长销。长销,长期被引,才可能不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68350.html

上一篇:英语名言辑译
下一篇:又见程琳上春晚,开心----日记摘抄452
收藏 IP: 219.143.150.*| 热度|

31 谢平 杜建 孙颉 郑小康 钟炳 杨正瓴 许文婕 郭向云 喻海良 陆绮 张端鸿 鲍海飞 李竞 邱敦莲 赵美娣 章成志 赵凤光 王启云 史晓雷 高友鹤 徐令予 翟自洋 赵庆华 强涛 许培扬 熊泽泉 易波 xqhuang zjzhaokeqin guhanxian loyalSciencef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