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国外学者谈“什么是新兴技术” 精选

已有 7511 次阅读 2016-1-6 06:39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外学者谈“什么是新兴技术”

武夷山

 

Research Policy杂志201512月号发表Daniele RototoDiana Hicks(美国著名科技政策专家,佐治亚理工学院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和Ben Martin(英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原所长)合写的文章,What is an emerging technology?(什么是新兴技术)。经过研究,他们提出,新兴技术具有5大特征:

 

1. 彻底的新颖性

这一点易于理解。新兴技术利用不同的原理来实现给定的功能。在评价新颖性方面,论文和专利的作用是有限的。反而应该关注行业期刊和学术期刊上的新闻报道性文章(博主:请注意,不是论文)、社评、评论文章和回顾性的文章。在从事回顾性分析时,引文分析和共词分析可能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2. 相对较快的成长性

相对于其它技术领域,新兴技术的成长速度较快。同样,对于这个特征的评价,科学计量学指标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一项新技术刚涌现时,还没有多少相关论文和专利。通过分析项目资助信息、大数据和媒体影响计量学(altrmetrics)数据,也许可以发现新兴技术成长的早期迹象。

   

3. Coherence,一致性

与尚未成形、变动不居的雏形状态技术相比,新兴技术已经获得了某种确定性和发展势头,因而具有“一致性”。任何技术的发展初期,采用的专业术语都是不统一的,不一致的;然后,术语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该技术领域内的一致性在增加;再后来,相关名词的缩略语出现了,表明人们对一些概念有了共同的解释,一致性进一步增加。一致性增强的进一步表现,可能是某学术会议上为讨论该新兴技术单设一个分组讨论会,召集以此技术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学术期刊为该讨论技术出一期专辑,创办围绕该技术的专业期刊,等等。然后,可能在学科分类或技术分类系统中增设一个子类。

 

4. 突出的影响力

新兴技术改变了行动者的构成,改变了制度,改变了行动者与制度之间的互作用模式,改变了相关的知识生产过程,从而对特定领域以至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发生了突出的影响。在识别这些影响方面,科学计量学方法也无能为力,因为缺乏数据,因为在新兴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也无法将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分界划分清楚。此时,科学技术元勘学者在研究社会期望对技术变革的驱动作用时所采用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倒可以一显身手。

 

5. 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新兴技术发展的可能结果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出现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其用途也是不确定的。模糊性则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赋予新兴技术以不同的意义。

为定性估计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程度,可以考察行业期刊和学术期刊上的新闻报道性文章、社评、评论和回顾性的文章。通过研读这些文献,还有助于识别与新兴技术相关的多重未来远景。

 

博主:前面,我主要摘记了一些有关“科学计量学方法不管用”的文字,以便提醒我们自己:不要觉得我们科学计量学研究人员是无所不能的。这些话是科学计量学专家说的,而不是批评科学计量学的外行人说的,因而更有分量。但并不是说,在新兴技术研究方面,科学计量学方法完全是一筹莫展。事实上,这篇文章还是用大量篇幅讨论了科学计量学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请大家自己阅读原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48380.html

上一篇:“说成语、判人格特征”的游戏----日记摘抄(427)
下一篇:《新科学家》杂志推出2002年科学、科普类图书必读书单
收藏 IP: 106.120.41.*| 热度|

36 喻海良 苏德辰 高友鹤 许培扬 钟炳 袁海涛 王毅翔 贺飞 陆泽橼 化柏林 李竞 徐令予 黄永义 姬扬 李杰 杨金波 刘立 蒋迅 孙颉 王德华 张骥 谢蜀生 赵美娣 魏瑞斌 李健 俞立平 鲍博 李学宽 晏成和 徐旭东 强涛 葛素红 enet37 zjzhaokeqin ncepuztf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