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接受记者采访,谈论文代写代发现象

已有 19441 次阅读 2015-8-29 11:22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接受记者采访,谈论文代写代发现象

武夷山

   前段时间接受青岛的《半岛都市报》记者采访,谈论文代写代发现象。记者未告诉我何时见报,故直到刚才,我才自己检索到这篇报道,如下。


10亿元“生意”是如何炼成的?
代发论文“江湖”里的潜规则
日期:2015-08-12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768×790
 

   进入下半年以来,全国多地2015年度的职称评审开始展开。为增加评审职称的筹码,很多人都在忙着抓住最后的机会发论文。随之“红火”的则是论文代发代写市场。

   据2014年媒体报道,国内论文市场年销售额保守估计为10亿元以上。2010年的数据是,国内代发代写网站超160多万个,相关业务年均超2700万。

   蛋糕越做越大渐成产业的背后,是这个庞大的生意场无处不在的潜规则。记者调查发现,假冒或伪造刊号、能快速审稿的“内部渠道”、期刊社编辑做“内应”拿提成……原本最为重要的论文质量不再是决定因素。

   上千万人的论文“生意”

   “在职称评审中,拼的往往不是实力,而是资料!如何充实您的资料?发表论文!如何更快发表论文?专业编辑代发代写,内部渠道,为您解忧。评职称的老师抓紧联系,正规CN期刊快速刊发……”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季临近,这样的邮件再一次频繁地出现在陈老师的工作邮箱中。陈老师现年35岁左右,就职于青岛某“211”高校,职称为副教授。在大约10年的执教生涯中,她从最初级的助教做起,逐步升为讲师、副教授,现在,她正向位于高校教师职称金字塔顶的“教授”冲刺。

   但这条路并不顺畅。按照学校要求,副教授要想获得参评教授的资格,需在副教授位上干满五年,职称外语水平认定合格,发表所授专业相关论文5篇,其中两篇必须为核心期刊。陈老师的核心期刊论文一篇未发,而学校2015年度的职称评选近在眼前,错过了这次,就得再熬一年。

   这时,论文中介的邮件适时、准确地出现在陈老师的邮箱中。“他们神通广大,知道我的邮箱地址,知道我正为职称发愁。他们向你推荐各个级别的期刊,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应有尽有。”

   这是一个庞大而又繁荣的市场。记者发现,淘宝网上从事代发论文这一业务的“店铺”多达5万余家,单笔交易额少则数百元,多则上万元。

   据2014年媒体报道,国内论文市场年销售额保守估计为10亿元以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兼职博导武夷山与其指导的博士生在4年前调研发现,国内代发代写网站超160多万个,相关业务年均超2700万。

   支撑这个市场的,正是发论文的迫切需求者。“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发表论文248万篇,而背有论文发表指标的人数达到1180万。”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在2010年估算。

   发论文排到两年后

   武夷山介绍,论文中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网站,规模较大,另一类是散兵游勇式的独立中介,“不少人是高学历,在杂志社工作过,熟悉期刊运营规律”。后者价格相对低一些。

   代发代写网站的发表流程是,客户提出论文发表要求,网站据此推荐刊物、报价,客户交上定金,网站再将稿件投给与之合作的期刊编辑,客户收到用稿通知以后,再向中介支付余款。如果客户需要代写服务,则由中介联系写手,费用另算。

   通过对10余家论文代发网站的调查,记者发现,论文代发代写价格对比往年有所上涨:规模较大的论文代发代写公司,普通期刊单篇论文价格一千元左右,省级、国家级期刊单篇论文2000元至6000元不等,核心期刊的单篇论文价格一般接近10000元,一些资源稀缺的核心期刊则高达数万元。

   “在核心期刊发论文是一万元起,一些比较厉害的核心期刊,五六万也很正常。”一家自称与上千家期刊杂志社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专业网站,截至2015年8月8日,已成功地为“客户”发表了65700余篇论文。

   记者与该网站一名宋姓编辑商谈代发论文,他向记者推荐了位于武汉市的某财经会计类核心期刊,但因为预订的客户太多,版面排至2017年。

   “核心期刊都得预订,我们的老顾客很多。没办法,你得等。”宋编辑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可用高价获取“替补”资格——或有人转让稿件署名权。

   当然,论文中介给出的价格有很多水分。某期刊网的一名编辑在记者婉拒托其代发论文以后,表示“为庆祝代理发表成立5周年,现在进行发表论文优惠活动”,将要价7200元的代发价格降至5800元。

   编辑自拉队伍代发论文

   论文中介能否高效地做好生意,关键是找到正确且优质的生意伙伴——手握珍贵版面资源的期刊编辑。

   “按照正规渠道发稿耗时漫长,有些期刊社审稿就得几个月。”在济南市某省级期刊社做过编辑的高扬告诉记者,论文中介通过所谓的“关系”,将这个周期大大缩短——他们声称“1至3日完成审稿,半月之内获取用稿通知,1至3月快速见刊”。

   记者以某核心期刊编辑身份联系一个代发代写网站时,该网站负责人表示,单篇论文提成1500元~2000元,“如果期刊名气高的话,提成可以高一点。”

   记者发现,对方将该期刊论文代发价格定为每篇6000元,并且需要自付1000元左右的版面费。这样算下来,编辑提成约占代发费用的25%~30%,剩下的则归入中介腰包。

   “编辑一般会预留一些版面,优先发、排中介推来的论文。有的编辑是私下里自己干,不敢让领导和同事知道,有的则是主编与编辑一起,作为收入的一种,但对外都是保密的。”高扬告诉记者,他在该期刊社任编辑期间,任务之一就是与论文中介谈合作。在利益分成方面,一般是30%左右,也因期刊好坏而有所差别,一般是期刊越好,编辑分得越多。

   “我们的杂志基本上都是靠版面费以及与中介合作养活,有的时候连水电费都交不上了,员工工资没法保障,只有想点歪招。”高扬告诉记者,除了接中介的活儿,也会收到一些亲友之类的投稿,发稿者拿点红包,或者请客吃饭。

   至于一期期刊的代发收入,高扬不愿透露,“我以前是靠那些兄弟吃饭,不能说太多,害了他们。”

   一些编辑愿意做论文中介“内应”,安安稳稳地收取提成,也有一些编辑不甘于此,自己拉起队伍做代发代写的生意。400期刊网的负责人即为某国家级期刊社编辑,这被他的团队写入“信誉保证”里面,同该公司“累积十年”行业专业经验一道,作为该中介公司“值得信赖”的依据。

   假冒刊号拿增刊忽悠人

   面对声称具备“内部渠道”的论文中介,陈老师不止一次动摇过,想拨通对方留下的电话,“花点钱彻底解决问题”,但最终放弃。放弃的理由有两个,一是“拉不下脸”,二是担心被骗。

   陈老师一位男同事的经历让她记忆深刻:他向一家论文代发代写网站支付了8000余元的费用,但没有收到洽谈期刊的用稿通知,等他反应过来被骗以后,对方已经将他“拉黑”。

   在代发论文蛋糕渐成产业的背后,是五花八门的陷阱和骗局。2013年12月,广西省公布了一批非法报刊和网站—— 它们假冒或伪造刊号出版,与正规期刊鱼龙混杂,谎称可以帮作者在某期刊发表论文,借此收取费用;去年1月,北京市打掉了一批假冒正规期刊刊号发行的非法期刊。

   记者调查了10余家代发代写网站发现,因为不符合法律允许的经营范围,其中多数没有登记备案。

   “骗子实在太多了。那些人伙同期刊社,专门拿增刊忽悠人,那对评职称、毕业、留学有啥用?”360期刊网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网上甚至有人公开售卖该网站的模板,做出假的网站专门骗人。

   因为找人代发代写论文本身见不得光,又没有明确的规定支援维权,绝大多数被骗作者往往选择“息事宁人”。

   为了与论文市场上的骗子划清界限,一些有实力的中介团队致力于为自己“洗白”:他们在线下成立实体公司,拥有自己的办公场所,然后“挂羊头卖狗肉”,让代发网站具备合法身份。

   以上述360期刊网为例,该网站在工信部有备案,属于江苏省某教育公司,在南京拥有一处不错的办公场所。“我们公司上下180多个人呢,论文代发代写是主要业务,但也做一些课题研究和实验。”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职称评审体系待改进

   对于代写行为,我国曾出台一些文件,比如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对找人代写论文者和代写论文者都有比较严厉的惩罚措施,比如,依法撤销学位,注销学位证书,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任合同等。

   而对于论文中介机构代发行为,则没有法律法规可作管理依据。“这个行业属于灰色地带,不是违法也不是犯罪,它属于道德问题。”武夷山认为,这是一种学术上的不诚信,没有学术腐败那么严重。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论文买卖的“恶习”不仅腐蚀基层科研者的学术道德,甚至蔓延至高端学术甚至国外核心期刊,对中国的学术声誉造成影响。

   据《光明日报》报道,2015年,世界上最著名的文献数据库之一、工程索引数据库EI宣布,不再收录一本印度出版的生物工程类学术期刊,原因是该期刊论文质量突然下降,而这些论文90% 以上来自中国,并且大多与期刊定位不符。

   接受记者采访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周鼎认为,从斩断论文市场主体的需求入手,改革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年年底,因不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重论文轻科研等问题,他写下《自白书》引爆舆论。作为该校公认的好老师,周鼎获有多项教学奖,但因为没有达到科研、论文的硬指标,迟迟未能改变自己的讲师身份。

   “从教师到医生,以及其他稍稍带有科研色彩的职业群体,都需要发论文,用以毕业或评职称。但全国上下能有多少期刊呢?”周鼎说,现有的职称评审体系,已经背离了职称评审的初衷和本意。

   在武夷山看来,以论文为中心的职称评审制度并非一无是处,但确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评价一个外科医生,不看他的手术做得多好,而是看他发了多少论文,这是不合理的。对于那些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群体,可以侧重于论文考核;而对于那些偏重应用研究与开发的科研群体,则需要一套重实绩轻论文的综合考核体系。”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职称评审改革实践。今年7月,湖北省推行卫生系列高级职称分类改革,最大特点即是“一增一减”:增加门诊量、手术量等利于鼓励一线职工的指标,减轻论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具体细节还未下来,值得期待,希望不要再为发论文而愁。”湖北省中医院的一名医生告诉记者。

   记者 何利权 实习生 刘腾岳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高扬为化名)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16833.html

上一篇:与一位网友讨论问题
下一篇:与一位大学图书馆员讨论问题
收藏 IP: 1.202.87.*| 热度|

40 蔡小宁 许培扬 杨正瓴 史晓雷 冯大诚 吕洪波 晏成和 黄育和 钟炳 程少堂 陈辉 范会勇 俞立平 吕乃基 檀成龙 翟远征 黄仁勇 李本先 李天成 姚伟 王启云 陈南晖 钟振余 赵美娣 杨远帆 程宗明 祝国光 张钫 王铮 李泳 祖乃甡 李土荣 魏瑞斌 符兆英 朱延平 qzw biofans wqhwqh333 yunmu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