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安娜.卡列尼娜原理与科学上的成功 精选

已有 11718 次阅读 2013-6-27 06:19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安娜.卡列尼娜原理与科学上的成功

武夷山

 

JASIST杂志2012年第10期发表了德国马普学会总部科学与创新研究处的Lutz Bornmann和马普学会固态研究所的Wiener Marx合写的文章,(安娜.卡列尼娜原理:思考科学成功的一种方式)。原文见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si.22661/pdf。文章说: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开头一句是:“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托尔斯泰的可能意思是,幸福的家庭都得满足一些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家人的健康、说得过去的家庭收入、家庭成员之间的恩爱,等等。只要有一条不满足,家庭就不会幸福。1994年,J. M. Diamond在《自然史》杂志发表文章,将托尔斯泰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推广为“安娜.卡列尼娜原理”(简称AKP),意思是:要想成功,则几个关键条件或关键侧面都得满足,其中任一方面未能满足都会导致事业的失败。换句话说,一项复杂的事业的成功总是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每一因素都至关重要;缺乏任一因素,事业就岌岌可危。

 

对于现代科学,科学成功表现在三大方面:

(A)           科研经费申请和投稿时获得较好的同行评价。这是因为,科研经费和期刊的版面空间都是稀缺资源。

(B)           文章发表后获得引用。这是认为,被接受是一种稀缺资源。

(C)           获得了新的科学发现。这是因为,学术承认是一种稀缺资源。

如果在高度竞争的研究前沿是资源很稀缺的情况,那么,只有满足了关于资源分配的几个关键前提,才有成功可言。如果一个前提都不满足,则申请经费、投稿、发表、做出科学发现等方面就不会成功。

 

科学革命需要以下这些前提条件(或曰因素):

1.      坚实的证据;

2.      激发了同行的兴趣,他们接纳了(新)观念;

3.      其他独立的研究群体核实了证据;

4.      (新)范式应能做出尽可能正确的预测;

5.      (拥有)开展测度所需的适当技术;

6.      提出了可对经验发现做出说得通的解释的理论;

7.      (新)范式简单而优雅;

8.      (新)范式具有极大的解释力;

9.      (新)范式有一个好记的名称,如“大爆炸”;

10.  完成了最后一步关键工作;

11.  研究人员在思维方式上是一根筋,且与本领域的同事有良好的关系。

 

安娜.卡列尼娜原理“戳穿”了通常的成功观,即将成功归结于成功者和成功事物所具有的独特性质。根据安娜.卡列尼娜原理,不成功的事物才是独特的,因为失败者总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而失败的。

Shugan2007年在《市场学》杂志发表的论文(Shugan, S.M. (2007). The AnnaKarenina bias: Which variables to observe? Marketing Science, 26(2), 145–148.doi:10.1287/mksc.1070.0274)中认为,为了避免安娜.卡列尼娜偏见,今后的研究应更关注不成功的例子。

 

博主:关于成功,可以讨论的东西太多了。比如,“疯狂英语”李阳说,他学习英语的窍门是:找到填空题的正确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然后再背诵正确的句子。他这样做的理由是,假定是四选一的选择题,如果看完四种选项再做选择,就意味着四分之三的时间在接触错误的表达方式,那多亏啊!而背诵正确的句子,则百分之百的时间都在接触正确的表达。那么,考试的时候,碰到自己不熟悉的表达方式,就一定可以判定为是错误的选项。您觉得,李阳的这一做法,若移换到科学生涯中,则意味着什么呢?

我在没有听说过安娜.卡列尼娜原理的情况下,也曾引用托翁这句话来讨论成功和失败,见《多年前与日本朋友的一次“舌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4310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03066.html

上一篇:GKH与JPX相通之进一步的例子(2)
下一篇:[转载]王小妮:我只跟随自己的内心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63 许培扬 陆俊茜 鲍海飞 曹广福 王桂颖 陈小润 李泳 钟灿涛 文克玲 刘波 刘玉仙 陈沐 张玉秀 李宁 庄世宇 冯珞 黄淑芳 王善勇 梁茜茜 周春雷 曹聪 魏瑞斌 王哲 陈湘明 吉宗祥 林涛 曹建军 常春 傅蕴德 杨正瓴 钟炳 彭思龙 林中祥 李侠 王芳 黎夏 蒋永华 李毅伟 董文娜 汪晓军 郭超 赵凤光 刘丽华 印大中 邱铁成 王启云 刘浔江 周忠浩 刘立 吕乃基 姚远 wgq3867 cloudyou zhangling zgg anran123 xqhuang hhahaa fishman936 chengmin8504 qiaoaiguo7801 xiaolei1953 宋敦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