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九龙江:水电站千座 野香鱼绝迹

已有 2710 次阅读 2013-5-22 14:26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水电站, 九龙江 |文章来源:转载

九龙江:水电站千座 野香鱼绝迹

(科技日报 2013-5-22)

 

本报记者 李禾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约44%的野生动物呈数量下降趋势;内陆淡水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长江白鳍豚功能性灭绝,江豚也濒临灭绝边缘。在福建省九龙江,被誉为“淡水鱼之王”的野生香鱼也早已绝迹。

   香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脊背上有一条香脂的腔道,能散发香味,十分罕见。它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易危”,福建省也把香鱼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与白鳍豚、中华鲟等相似,香鱼也是洄游性鱼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遥感应用室主任王维博士介绍,每年秋末冬初,香鱼在九龙江中上游大量排卵,鱼卵随江水漂流到金门附近海域,在台湾海峡繁殖成小鱼。春后,随着水温回升,小香鱼成群结队离海溯江而上,寻找水质清新、温度较低的山间溪、江、河作为短期定居生活地。

   王维强调,除滥捞滥捕、九龙江污染加剧、水质恶化外,整个九龙江流域水电站密布,大坝阻断了香鱼洄游路径,导致生境破碎化也是野生香鱼迅速绝迹的主要原因。

   九龙江是福建第二大河流,流经龙岩、漳州、厦门三市,共有9个河口入海,并因此得名。九龙江可能是我国水电站最密集的河流之一,全流域总长2000公里,密布着数量巨大的水电站。据统计,仅占九龙江一隅的华安县就有228座水电站;2010年,漳州已有大小水电站920座;龙岩2007年年底的统计数字更高达1072座。

   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珞平教授曾表示,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累积性效应十分显著,九龙江流域的河流生态系统已被严重破坏,原有自然的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已不复存在。

   遭受毁灭性打击的不仅仅是野生香鱼。在九龙江,曾生活着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黿、二级保护动物鳗鲡在内的众多水生物种。1981年龙岩市有鱼类53类,如今其中的30多种已绝迹;漳州在1984年有167个鱼种,目前野生种类几乎全部绝迹。

   也许有人会认为,即使没有了香鱼、白鳍豚或者江豚,对整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而言也是“无伤大雅”的。

   实际上,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生态是网状系统,生存其中的各物种彼此相关。“也就是说,每一种物种的灭绝,意味着与之相关的20个物种即将面临灭绝,最终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张风春博士说。

    据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0%生态系统功能已经退化或正在以不可持续的方式被利用,生物多样性消失的速度比以前大1000倍。全世界80%人口的用水安全面临高水平威胁,河流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程度与地区分布,类似于用水安全威胁。从1970年—2000年,共有1—2万个淡水生物种类灭绝或面临灭绝高风险。在高密集发展地区,多于1/3的淡水生物物种面临威胁。

   我国的情况同样令人担忧,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约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56种。“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主要包括生境破碎化、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王维说。

   他说,随着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排放强度的不断增大,我国流域水体污染、物种栖息地生境破坏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逐渐凸显,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个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重点流域、区域环境与健康调查研究”和“推进生态修复,让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目前,上述工作正在进行中。

   关于小水电“遍地开花”造成物种生境破碎,长江委水保局原局长翁立达呼吁,小水电开发前必须做好流域规划,要考虑流域和区域的生态保护建设需求。在进行水电开发时必须明确,河流规划是水电开发建设的主要基础和前提,水电开发未制定流域规划或规划未获批准的,一律不得进行水电开发建设。

   (科技日报北京5月21日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92419.html

上一篇:陈寅恪的话可回答“为什么不要攻击古人”
下一篇:美国大学的技术发明商业转让之经济影响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2 杨正瓴 孟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