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新时期的叶企孙在哪里?

已有 6217 次阅读 2009-12-11 13:50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时期的叶企孙在哪里?

武夷山

      我在《“斯隆风尚”与“苏步青效应”》中提到了叶企孙先生(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745)。下面再抄几段介绍他的文字:

19999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大会,隆 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的功臣, 23位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熟悉这些科学家经历的人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个人,因为这23位科学家中有 9人是他的学生,有2人是他的学生的学生,还有2人的事业也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叶企孙,中国科学界的元老之一,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的创始人,清华大学长期的校领导核心人物之一。
  23两弹一星功臣与叶企孙的直接、间接的师生关系,只不过是叶企孙为中国培养科技兴国的栋梁之才的一个集中表现。其他方面的突出事例还有以下几件。

第一,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时,第一批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院 士)中半数以上都来自叶企孙领导下的清华大学理学院的毕业生和教师,其中就有鼎鼎大名的数字家华罗庚。众所周知的华罗庚,出身贫寒,只有初中学历,但他刻苦钻研数论,自学成才。1929年被清华数学系熊庆来教授识才,又经叶企孙批准从小县城调到清华数学系资料室当职员,边工作边旁听大学课程。1931年,叶企孙在日本数学刊物上看到华罗庚写的数学论文,很欣赏他的才华。 在教授会上力排众议说: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不要为资历所限制。 后,作为理学院院长和校务委员的叶企孙,拍板决定,破格提升华为教员,并让 他讲授大学微积分课。从此,华罗庚脱颖而出。1936年,叶企孙又派华罗庚 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华终成国际知名的数学家。
  第二件事是,1957年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单 上:杨振宁,李政道(当时他们持的是中国护照,所以应该算作中国人)。这两 位能到美国留学,也与叶企孙有关。1942年杨振宁从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后,随即又考取了王竹溪教授的研究生。而王是清华物理系1933级毕业生,后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44年夏天,杨振宁考取了留美公费生(由于抗战时的交通不便直到1945年才成行)。李政道原先在浙江大学物理系读书,1944年转到西南联大。由于他年少聪敏,给叶企孙留下好印象,当1946年联大有两个公费留学名额时,叶就想到了他并推荐成功。1998年,叶企孙百岁诞辰时他中学的母校上海市敬业中学隆重举行纪念大会,李政道专程赶来讲话,对叶企孙荐才留学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为杨、李两人推翻宇称守恒定律( 他们因此而得诺贝尔奖)作出实验验证的女物理学家吴健雄,也与叶企孙有间接的师生关系。吴健雄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施士元是清华物理系首届毕业生。毕业后去法国留学,是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学生。
  第三件事是,在美国科学院和工程科学院中有二三十位华裔院士。最早当选 的两位院士都是清华物理系的毕业生:毕业于1933年的林家翘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也是毕业于1933年的戴振铎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另有一件事也值得一提:1948年,美国编撰百年来科学大事记,入选的中国科学家 仅两位:彭桓武,王淦昌。又是清华毕业生,又是叶企孙的弟子!真神了。

叶企孙为什么能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概括地说, 一是他的人格高尚,二是他的方针正确。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限 于篇幅,我们只能简要地介绍一下。(出处:http://baike.baidu.com/view/187802.htm)。

《中国科技史料》2002年第4期发表虞昊的文章,题为《叶企孙与王淦昌师生之间一段未为人知的历史及其对后人的启示》,文章说:

现在的清华一年毕业几千名本科生,近千名硕士和博士,即使他们的业务水平超过哈佛大学,可是究竟有多少人安心留在祖国最需要的科技岗位奋力拼搏?对比一下老清华物理系,在叶企孙培养下毕业出来的几百名学生吧!他们为祖国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

博主:钱学森先生大声地问:现在的科学大师在哪里?本同志弱弱地问:现在的叶企孙在哪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77833.html

上一篇:“斯隆风尚”与“苏步青效应”
下一篇:艺术推动科学
收藏 IP: .*| 热度|

17 曹俊兴 刘全慧 俞立平 曹聪 寸玉鹏 钟炳 陈国文 许浚远 刘颖彪 吕喆 王振东 李志俊 武爱 丛远新 pkuzeal zhouchunshan zhangcz07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