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机构失忆现象 精选

已有 6735 次阅读 2009-11-3 07:42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机构失忆现象

武夷山

英国政治学学者Christopher Pollitt在澳大利亚《普罗米修斯》杂志2000年第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机构失忆:“信息时代”的悖论?》(Institutional Amnesia: A paradox of the “information age”?)。文章说:

机构失忆指的是一个组织忘掉了、失去了不该忘却与丢失的记录、文献、档案等。具体表现有:

1、          未能记录下重要数据和决策。

2、          记录下了,后来又丢了。

3、          记录倒还在,但无法很快检索出来。

4、          没人想到去如何利用以往的记录。

机构失忆现象也许是更广义的文化潮流的回响。 它可以描述为一种后现代的行为,即非常关注扩张了的当下,而牺牲掉过去与长程未来。在管理界,人们注意创新、变革而不是稳定和前例,强调创造性而不是经验,展望未来而不是研究过去,关注时髦短语(sound bites)和关键词而不关注全文。

机构失忆的主要原因有:

1、                 组织重组越来越频繁,重组后的机构失去了与“祖先”档案与人员的接触。(博主:我在驻美使馆工作期间,碰到过这样的事:我得告诉新上任的某位美国政府官员,在其分管范围内曾经有过什么样的中美科技合作项目。此人一无所知。

2、                 存储记录的媒介在迅速变化,比如从纸质媒介变为电子媒介,软件又在不断升级,每次媒介变化或软件升级都可能丢失一些记录。(博主: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数字遗产――digital heritage――的概念。)

3、                 公职人员不被视作永久性职业,因此其责任心下降。

4、                 认为不停变革、剧烈变革是好事之观念比较流行。

博主:我国的机构失忆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比如干部一轮岗,老同志一退休,很多东西就找不到了,或者就没有人知道了。如何防止与救治机构失忆,也应是专业情报人员的职责之一。尤其是,档案数据的利用非常重要,利用得越好,越能使组织的领导认识到档案的价值,从而愿意在防止机构失忆上花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67123.html

上一篇:咏开放获取的打油诗
下一篇:庞朴先生的一分为三思想
收藏 IP: .*| 热度|

29 曹俊兴 赵星 张志东 黎在珣 王桂颖 蒋永华 陈绥阳 罗帆 刘世民 俞立平 赵霞 钟炳 杨秀海 杨顺楷 赵美娣 徐鸿儒 吉宗祥 吕喆 魏瑞斌 钱磊 迟菲 马乐宽 苗元华 柳东阳 陈湘明 刘晓瑭 丛远新 孟羽 hao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